她,25歲香消玉殞,在人生最絢爛的時刻選擇凋零,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卻是「我很快樂」。
在她離世那天,有5名少女自殺,隨她而去。一周後,上海萬人空巷,30萬民眾自發地為她送葬,被美媒稱為「近代國際上最大的葬禮」。
這個人,就是阮玲玉,中國默片時代的靈魂演員。有人說,愛情是杯酒,醉過才知酒濃,而阮玲玉卻是個貪杯的孩子,一飲三杯。
她以為那就是愛情,卻沒人告訴她,愛情對她來說是杯鶴頂紅。
一提到她的感情生活,必會提及三個男人:紈絝子弟張達民、茶葉大王唐季珊、電影導演蔡楚生。而阮玲玉與他們之間都有著理不清的感情糾葛。
01 邂逅張達民,帶著美好的憧憬走向未知的明天
1910年,阮玲玉出生在舊上海,但她的出身並不像她的逝去那樣,萬眾矚目。
在她6歲那年,父親積勞成疾,因肺癆去世,母親則帶著阮玲玉去張家做傭人,從此她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
阮玲玉的整個童年就是在僱主家的後院里度過的。這也為她命運的轉向埋下了伏筆。
15歲時,阮玲玉遇見了她生命中第一個男人——張家少爺張達民。張達民那時剛滿18歲,正是春心萌動的年齡,他猛烈地追求著出落得亭亭玉立的阮玲玉。
從小缺少愛與關注的姑娘,沒有經歷過被人百般呵護,沒有聽到過這麼多的甜言蜜語,阮玲玉漸漸地對張達民動了心。
他就那樣自然地出現在她年輕的生命里,輕易地拿走了她最初的愛情。
1925年,因張阮兩人的戀情不被張家認可。阮玲玉和母親被趕出張家,她也因此輟學,過上了未婚同居的生活,那年她才16歲。
16歲,或許還沒成熟到可以承擔愛情的種種附加、人生的未知、命運的無常。
可是不管怎樣,愛情還是無所畏懼地來了,她以略帶單純的眼神,凝視著第一杯酒的神秘與美麗,而後微笑著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他倆的愛情看似是緣分,實則是一場劫難。
一個19歲的青春男孩,一個16歲的花季少女,靠張家給的月份錢暫且可以維持生活,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而做慣了少爺的張達民不思進取,整日吃喝玩樂,生活的重擔自然落在了阮玲玉身上。
於是,阮玲玉機緣巧合地走進了電影業。她參加了明星影業公司的面試,被導演一眼看中,出演《掛名夫妻》女一號。
憑藉自己的藝術悟性和努力,阮玲玉在電影界嶄露頭角。而此時,張達民卻在萎靡的生活里越來越暴露出紈絝子弟的本性。
她為了電影,竟然用兩個小時畫一道眉;他在歌舞場沉迷兩個小時,用盡她半個月的收入。更糟糕的是,張達民家道衰落後,開始抽大煙,混舞廳,變成了十足的流氓。
但是,阮玲玉不願因經濟的原因而束縛張達民的快樂。
因為,她始終認為,張達民離開家、離開父母、離開富足的生活皆是為了她,她感動並感激,便竭盡全力滿足他所有的要求,卻忘記了自己才是那個最需要愛和關懷的人。
失衡的愛情,失衡的生活。時間一長,阮玲玉感覺自己好像戴上了一副無形的鐐銬,張達民手握她致命的把柄,她只能在畫地為牢的生活中日復一日。
在和張達民的初戀中,阮玲玉一定有過美好的憧憬,她曾經抱著共度一生的決心與愛人私奔同居,然而,到最後換來的卻是張達民紙醉金迷、坐吃山空的結局。
阮玲玉累了,她看清了一切,生活再也不似當初嚮往的那樣,曾經的心動和承諾好似灰燼都已飄散,她想到了離開。這場本應如詩如夢的初戀,最終還是謝幕了。
02 遇見唐季珊,她越是缺愛,越經不起別人示愛
倘若阮玲玉不愛張達民,他便傷害不了她;倘若張達民沒有傷害她,她也絕不會離開;倘若她有更好的歸宿,她也不會選擇唐季珊——一個喜歡玩弄女人的情場高手。
唐季珊是茶葉富商,也是聲名大噪的聯華影業大股東。他在廣東鄉下有個老婆,又曾與阮玲玉的前輩張織雲同居過。
對阮玲玉這個漂亮女明星垂涎已久的他,在聽說了阮玲玉的感情經歷後,毅然地把張織雲甩掉,抓住阮的「弱點」,趁人之危。
唐季珊外表成熟穩重,對阮玲玉更是疼愛有加,阮玲玉被這一溫柔網纏住,掙脫不開了,在激情的波濤下,被沖得暈頭轉向,一時喪失了辨別真假的能力。
就這樣,命運將愛情釀造的第二杯酒,放在了阮玲玉面前。
第一杯愛情苦酒儼然灼傷了她的心。
她猶豫良久,最終還是伸出手,端起了第二杯,閉目而飲,以為這一杯定會沖淡第一杯的苦澀與濃烈。
唐季珊愛女人,愛所有風情萬種、熱鬧燦爛的女人;唐季珊懂女人,懂得何時在女人面前出現,又懂得何時消失;唐季珊又是善變的,面對上海鎂光燈下身著旗袍的佳麗,他時而熱情如火,時而冷酷苛刻。
深知女人心的男人是女人的天敵,渴望愛情的阮玲玉自然逃不過他的手掌。
1933年3月,阮玲玉又和唐季珊同居了,看似開始了新生活,實際上卻從一段破裂的關係跳到另一段不明朗的關係里罷了。
阮玲玉在那樣的境遇里遇見他,究竟是好還是壞,是對還是錯,她自己也說不清了。或許只是唐季珊帶著她暫時脫離了眼前的痛苦,卻不知將走向更為盛大的滅亡。
同居後不久,唐季珊便原形畢露,變得喜怒無常,不可捉摸。他控制欲極強,不準阮玲玉參加聚會應酬,不許她私自會見朋友。
如果阮玲玉外出了,唐季珊還會給她臉色看,甚至粗暴對待,想罵就罵,想打就打,當初持重儒雅的風度、甜言蜜語的情話蕩然無存。
更可悲的是,在與阮玲玉同居不到一年的時間,唐季珊就移情別戀梁賽珍。
阮玲玉曾向朋友哭訴:之前,張達民把我當搖錢樹;現在,唐季珊又把我當專屬品,他們都不懂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可是,她自己又真的懂嗎?
她明明知道唐季珊在老家有原配夫人,還是搬到他的小洋樓,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我太軟弱了,我經不起別人對我好。要是有人對我好,我定會發瘋似地愛他。
真正的愛是兩情相悅,有情感上的相互吸引,有靈魂上的相互共鳴。而阮玲玉的愛只是因為「他對我好就行了」。
她愛別人,也許並不是真愛,而是她只想得到別人的愛,這種錯誤的想法,也註定了凄慘的結局。
很多人不理解阮玲玉為何要嫁給唐季珊這種西門慶似的人物。其實,不難理解,她因為缺乏愛,所以才經不起旁人示愛。
要知道,一個自信健康、敢愛敢恨的女孩,背後一定有一個支持她、關愛她的家庭,讓她相信自己足夠好,不需要在情感上依附任何人。
可是,阮玲玉沒有這樣的家庭,沒有得到過這樣的疼愛,父愛的缺失,母親的自私,愛人的背叛和反目,她所有的親密關係都是灰暗的,破碎不堪的。
她渴望得到愛,卻又因為太急切,所以,她尋找一個又一個對象去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然而,這正是她無法分辨什麼是真愛的致命弱點。
03 迎來蔡楚生,一廂情願的錯誤讓她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當阮玲玉陷入張達民和唐季珊的名譽糾紛中備受煎熬時,迎來了她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對藝術有執著追求並對阮玲玉讚賞有加的蔡楚生。
阮玲玉曾奮不顧身地飲下兩杯愛情毒酒,飲得太急,來不及悲傷回望的她又端起了第三杯,一飲而盡。
在主演蔡楚生導演的《新女性》時,阮玲玉得罪了黃色小報記者。
得知此事的張達民更是起了歹心,為了錢他勾結記者,造謠誹謗阮玲玉與唐季珊通姦。唐季珊也因自己被報紙誹謗而惱怒不休,轉而將怨恨發泄在阮玲玉身上。
於是,阮玲玉跑去找蔡楚生,希望他能夠帶她離開上海。
但蔡楚生始終沒有勇氣接受阮玲玉的愛,他擔不起這樣的風險,更放不下藝術導演的盛名。可以說,蔡楚生的退縮與軟弱,成了壓倒阮玲玉的最後一根稻草。
無論阮玲玉多堅強,多想擁有美好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可當現實中的一切鋒芒直指向她時,脆弱的她終於扛不住了,於是,她選擇了逃避這一切紛爭擾亂,毅然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1935年3月8日,阮玲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25歲。
寫在最後:
縱觀阮玲玉短暫的一生,縱然擁有無數影迷追隨著她,也無法填補她內心的愛的缺失。她始終在尋找那個愛她的男人,愛情回報給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傷痛,最後她絕望地隕落於愛情的墳墓里。曾經的愛也好恨也罷,都已隨著斯人的離去飄散了。
但是,從阮玲玉的遭遇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
張達民、唐季珊與蔡楚生是阮玲玉悲劇人生的推動者,但是,她脆弱敏感、愛依附的性格才是她走向生命終結的導火索。她的死雖有抗爭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懦弱和逃避。
一代電影明星隕落了,雖然時空甚遠,但是我們也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那就是一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無法逃避種種際遇,卻可以選擇一種自珍自愛、活出自我的生活方式。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如果你也有情感經歷想傾訴,可以私信小編留言。
作者:urnotlily
審稿:山高水長 春暉
配圖:風禾
編輯:竹芯小平
版權歸許昌隆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