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前稱《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辦,始於1984年1月28日,而一直舉辦至今,翡翠台每年會現場直播(2008年起,高清翡翠台加入聯播),在頒獎典禮舉行後會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綜合頻道、綜藝頻道,以及一些在海外的中文電視頻道播出。
上一章介紹了1983年的第一屆十大勁歌金曲獲得者的前5個,這章就介紹下面的5個和一些其他的重要獎項。
說到這裡呢,不得不介紹一位香港樂壇巔峰期的靈魂人物:譚詠麟
1968年譚詠麟成為Loosers樂隊的成員,從而進入演藝圈。1973年任溫拿樂隊主音歌手。1975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大家樂》。1978年溫拿樂隊宣布解散,譚詠麟以個人身份發展。單飛後的譚詠麟事業走向人生巔峰,拍電影得金馬獎,唱歌拿獎無數。
六、一段情--鍾鎮濤、彭健新
鍾鎮濤(Kenny Bee,又稱「阿B」、「B哥」),1953年2月23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演員、
彭健新(Benette Pang)是溫拿樂隊吉他手。80年代進行個人發展,有大碟《二等良民》
七、赤的疑惑--梅艷芳
《赤的疑惑》原是日本歌手山口百惠的一首經典歌曲,當年在日本唱得街知巷聞。後來,被鄭國江重新填詞,由樂壇天后梅艷芳演唱,收錄進了她於1983年發表的專輯《赤色梅艷芳》,並在當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雖然已經過去三十餘年,但《赤的疑惑》仍是十分經典的。
八、交出我的心--梅艷芳
梅艷芳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個人唱片就賣到了五白金的驕人戰績(二十五萬張),專輯中的歌曲亦給梅艷芳帶來了不少獎項。這首《交出我的心》在1983年十大勁歌季選中獲得「十大勁歌金曲季選金曲」,並在當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梅艷芳在1983年帶著《交出我的心》的日語版《強吻之前》(《唇をうばう前に》)參加了日本第十二屆東京音樂節,並且獲得了「亞洲特別大獎」和「TBS大獎」兩項大獎,並趁勢在日本推出了兩張單曲個人黑膠唱片專輯《唇を奪う前に 》(強吻之前)(1983華星),《白い花嫁》(白色新娘)(1983華星)。
九、遲來的春天--譚詠麟
譚詠麟這個名字,歌迷實在是太熟悉了。他從20世紀70年代出產至今,在香港歌壇叱吒風雲獨領風騷已逾20載,有「歌神」之封號。其間儘管歷經不少風風雨雨,但鮮花掌聲以及數百個大小獎項始彈頭將他映襯得超然奪目,縱觀香港歌壇恐怕一時再也無人望其項背,說他是一個歌壇神話確不為過。1982年譚詠麟加盟寶麗金唱片公司,開始進入事業最輝煌的歷史。譚詠麟曾經說過「對於一個藝人來講,獲獎當然是很刺激也很鼓勵人的事,我也不例外,每次獲獎可能還會持續幾年,而這些獎對新人來說比我更重要,我不能擋著他們,我認為應該讓新人出來給歌壇新的衝擊。」從他這番話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初譚詠麟的理智以及過人眼光。如果沒有當初阿倫的退出以及在此之後張國榮、梅艷芳、林子祥的相繼離場,我們或許無法看到後來的新人們給香港歌壇帶來的生氣。
十、常在我心間--關正傑、黃露儀
關正傑 ,1949年3月27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南海,是香港著名歌手與建築師,1982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85年獲英國頒授榮譽獎章。關正傑是一名在早期粵語流行音樂發展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歌手,亦為粵語流行音樂的發展做出過一定的貢獻,許多當代歌手,其中張學友更是多次在重要的公開場合演唱關正傑的歌曲,藉以表達對這位前輩歌手的喜愛和尊重。關正傑淡泊名利,香港電台曾考慮頒發金針獎予他,但他本人以「不想為領獎而減肥」為由拒絕返港領獎。自1980年代後期徹底淡出音樂領域後,他就一直再拒絕公開露面。並移居美國,現在是西雅圖的地產發展商。
黃鶯鶯(1951年8月29日-),台灣著名女歌手,早年藝名為黃露儀。1974年推出第一張唱片《雲河》。之後便嫁到新加坡。1976年再度復出發行專輯。1979 「Feelings」專輯,榮獲香港唱片業協會(IFPI)頒發的金唱片獎。1981 「呢喃」專輯,榮獲金鼎獎。1983 「常在我心間」榮獲香港「十大勁歌金曲」﹐同時也獲得「季選最受歡迎金曲獎」。1987 「賭徒」榮獲金嗓大獎。1989 「日安,我的愛」,榮獲金鼎獎「演唱獎」及「優良唱片獎」。1992 「葬心」獲香港商業電台叱吒樂壇過江龍銅獎。1993 「阮玲玉電影原聲帶--葬心」獲第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主題曲及最佳電影配樂獎。
十大勁歌金曲
勁歌金曲季選最受歡迎獎:《常在我心間》關正傑、黃露儀
AGB觀眾抽樣調查最受歡迎獎:《今宵多珍重》陳百強
作曲作詞人最受歡迎獎:《一段情》鍾鎮濤、彭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