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路坤 攝影
公安部今天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群眾企業公安交管6項新措施將於9月20日起推行情況。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郭林主持發布會,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交通管理局副巡視員劉宇鵬出席發布會,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陳路坤 攝影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郭林:
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公安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這場發布會是公安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推出60項便民利企措施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場,主題是向大家通報公安交管6項新措施。我們高興地邀請到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交通管理局副巡視員劉宇鵬,今天由他們向大家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提問。
大家知道,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安交管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民意民聲,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受到社會各界普遍歡迎。特別是2018年6月,根據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的指示要求,公安部交管局組織專門力量進行專題調研,在充分梳理群眾和企業需求、總結各地成熟做法基礎上,集中推出20項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舉措,今年上半年又相繼推出10項新措施,全面推行交管服務一證辦、一窗辦、異地辦、就近辦、網上辦,較好地解決了群眾異地往返奔波、窗口長時間排隊等煩心事,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了更快捷更方便更實在的服務,同時,有力地推動了交通管理現代治理格局大轉變、交管服務管理能力大提升。今天公布的公安交管6項新措施,包括3項便捷快辦服務、3項網上交管服務。下面,我們就請李江平局長通報相關情況。
陳路坤 攝影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夠參加這次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按照發布會安排,我就近日公安部擬推出的公安交管部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群眾企業新措施作一通報。
近年來,公安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先後推出車檢、駕考、號牌管理、事故處理以及互聯網服務等系列公安交管改革措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去年以來,在全國推行一證辦、網上辦、就近辦等20項改革措施,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了「駕駛證全國通考」等10項便民利民服務措施。各級公安交管部門精心部署、狠抓落實,各項改革措施精準落地,目前已減免申請材料4億多份,860多萬名群眾跨省異地檢車,100多萬名群眾享受駕駛證全國通考便利,23萬人異地分科目考試,2萬多家社會機構、郵政網點代辦公安交管業務,互聯網用戶超過2.75億,累計惠及10億多人次,節約群眾企業辦事成本400多億元,受到群眾普遍點贊歡迎。
當前,「放管服」改革仍在深入推進。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安部黨委高度重視,多次對公安「放管服」改革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推進公安「放管服」改革,努力推出更多更高質量的服務舉措。近期,公安部專門印發了公安機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群眾服務企業60項措施,其中涉及公安交管工作的有12項,主要包括:推行機動車銷售企業快捷代辦登記、推進「互聯網+交管服務」、推進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化、推進交通違法異地處理、試點接受教育減免交通違法記分獎勵等,在今明兩年分批推進實施,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更好契合企業和群眾需求,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今天,向大家介紹第一批擬推出的新措施:3項便捷快辦服務、3項網上交管服務。
3項便捷快辦服務: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減證便民,推出機動車銷售企業代辦登記、租賃車交通違法處理、臨時入境車輛牌證辦理等3項便利措施,實現車輛登記更快捷、租賃車處理交通違法更簡捷、臨時入境駕車出行更便捷。一是車輛登記銷售企業快捷代辦。在機動車銷售企業提供購買車輛、購置保險、選號登記等全流程服務,群眾購車後無需前往車管所辦理登記,變多頭奔波為在銷售企業一站辦結。實行銷售前車輛預查驗、資料預審核、信息預錄入,最大限度壓縮群眾辦事等待時間,實現登記上牌更高效率、更優體驗。二是租賃車交通違法處理簡捷快辦。改革租賃車交通違法處理機制,承租人可以通過「交管12123」手機APP網上查詢、自助處理租賃汽車交通違法,免去承租駕駛人兩地奔波。對承租駕駛人未及時處理的,公安交管部門可將交通違法記錄轉移到承租駕駛人名下,減輕租賃企業運營負擔。三是臨時入境車輛牌證便捷可辦。簡化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和駕駛許可申請手續,延長臨時駕駛許可使用期限,積極推進臨時入境牌證業務向縣級下放、向邊境口岸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地延伸,切實方便臨時入境人員車輛出行,吸引境外人才來華旅遊旅居、就業創業,更好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將港澳台居民換領內地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年齡由50周歲延長至60周歲,便利港澳台大中型客貨車駕駛人在內地(大陸)駕車,支持促進港澳台與內地(大陸)融合發展,助推港澳台與內地(大陸)共享發展成果。
3項網上交管服務:不斷深化「互聯網+交管服務」工作機制,推進車輛轉籍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拓展駕駛人網上學習教育途徑,推行交管信息地圖導航提示,實現車輛轉籍更便捷、學習教育方式更多元、駕車出行更安全。一是全面推進小客車轉籍信息網上轉遞。非營運小客車異地轉籍的,可以直接到車輛遷入地申請,不再需要到遷出地車管所提檔、驗車,減少群眾兩地間往返,每年將至少為群眾節省交通等費用10多億元。9月20日起,推行城市由120個增加至300個,年底前全國全面推行。二是全面推行「兩個教育」網上學習。推廣應用互聯網學習教育平台,實行駕駛人審驗教育和滿分教育網上申請、網上認證、網上學習,提升「兩個教育」學習質量和效能。9月20日起11個試點省份所有城市推廣應用,2020年6月底前全國全面推廣應用。三是全面推行交通事故多發點段網上導航提示。全面推進與互聯網地圖導航應用企業合作,提供交通事故多發點段、占路施工、交通管制、交管業務網點等信息提示服務,將為數億地圖用戶提供精準告知、及時預警,切實提升群眾出行安全感和滿意度。9月20日起,具備條件的地方率先推行,年底前全國推行。
以上改革新措施將自今年9月20日起實施,逐步完成全面推廣應用。目前,我們已制修訂配套制度規範,召開現場推進會進行專題部署。下一步,將細化工作部署,完善工作機制,升級信息系統,精心組織推進,狠抓改革落實,並加強對改革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深入開展評估問效,確保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惠民利企成效。
陳路坤 攝影
新京報記者:
在租賃汽車處理交通違法方面,這次改革有哪些變化?
陳路坤 攝影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巡視員劉宇鵬:
近年來,隨著群眾自駕游增多,汽車租賃行業迅速興起,全國汽車租賃企業已經有2萬多家。因為承租駕駛人大多既不在違法行為地,也不在機動車登記地,沒有辦法按照現行的程序處理汽車租賃期間交通技術監控記錄的交通違法,租賃汽車交通違法處理難問題成為困擾承租駕駛人、租賃企業的難點、痛點。為便利承租駕駛人、租賃企業及時處理租賃汽車交通違法,減少承租駕駛人為處理交通違法不必要的出行和時間成本,減少租賃企業為處理交通違法增加的經濟成本,這次改革,公安部專門制定了《汽車租賃期間交通技術監控記錄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了租賃車輛交通違法處理機制。
一是便利承租駕駛人處理汽車租賃期間的交通違法。對交通技術監控記錄的租賃汽車交通違法,允許承租駕駛人通過交管「12123」手機APP自助處理,方便不在違法行為地、機動車登記地的承租駕駛人網上處理;承租駕駛人在違法行為地或者機動車登記地交管部門窗口處理時,不再要求提供租賃汽車行駛證,由信息系統自動核對租賃關係,減少承租駕駛人因處理交通違法導致兩地奔波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這項措施每年將惠及300多萬名承租駕駛人。
二是減輕租賃企業經營負擔。對承租駕駛人沒有及時處理的,經過租賃企業的申請,公安交管部門可以將交通違法記錄轉移到承租駕駛人名下,並通過在租賃合同中確認的聯繫方式,及時告知承租駕駛人處理交通違法。據估計,這項措施將每年為租賃企業節約運營成本數億元,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活力和競爭力。
三是強化違法處理警示教育功能。對承租駕駛人的交通違法,通過互聯網服務平台向租賃企業提供查詢,便於租賃企業掌握本企業車輛的交通違法,並通過租賃企業提醒告知、公安交管部門精準告知,督促承租駕駛人處理交通違法,充分發揮交通違法查處警示效果,提升駕駛人的安全文明駕駛水平。謝謝大家。
陳路坤 攝影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財經頻道記者:
此次改革在機動車代辦登記服務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
交管服務社會化是優化服務供給、解決資源配置不足的重要途徑,是織密服務網路、滿足群眾新需要的有效載體。近年來,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打破部門、警種、地域界限,推進交管服務觸角延伸。目前,全國已有8800多家汽車銷售商、二手車市場,1100多個保險網點,5700多家郵政網點代辦交管業務,城市交管服務覆蓋半徑由過去的10多公里縮短至現在的3公里左右。
今年上半年,公安部推出實施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10項便民利民服務舉措,推進在機動車銷售企業設立交通管理服務站,發放臨時行駛車號牌,方便群眾購車、領取臨牌後即可上路行駛。新政實施以來,交通管理服務站共發放臨時行駛車號牌230多萬副。此次改革,公安交管部門進一步聚焦民憂民愁,總結提煉各地經驗做法,深化警企合作工作機制,依託公安交管專網,推行機動車銷售企業快捷代辦登記,群眾在機動車銷售企業即可完成購車登記全部環節,實現企業獲益、群眾滿意。
一是購車上牌一站辦結。在機動車銷售企業提供購買車輛、購置保險、選號登記等全流程服務,群眾購車後無需前往車管所辦理登記,變群眾多頭奔波為在銷售企業一站辦結,變群眾長時間等候為現場立等可辦。二是精減環節服務提速。將查驗、審核工作前置化,實現銷售前車輛預查驗、資料預審核、信息預錄入,群眾購車後直接選號辦牌,當場領取行駛證、登記證書、臨時號牌,正式號牌郵寄到家,變多個環節為一個環節,最大限度地壓縮等候時間,實現登記上牌更高效、更優體驗。
該措施將自今年9月20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市、自治區首府市、計劃單列市等大中城市率先推行,年底前在全國全面推行,逐步增加機動車銷售企業代辦網點數量,實現服務全覆蓋。此項措施實施後,群眾購車登記不需要再往返銷售企業、保險公司、車管所等多個地點,每年將惠及1500多萬車主,時間成本由原來1天甚至幾天減少為1個小時之內,年均節約交通成本至少2億多元。謝謝大家。
陳路坤 攝影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中國交通廣播記者:
請介紹一下我們提供全國範圍交通事故多發點段導航提示服務改革措施方面的具體情況?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巡視員劉宇鵬:
這項措施的基本考慮是,近年來一些地方的交管部門和導航應用企業建立了合作機制,對排查出的事故多發點段通過導航軟體推送給駕駛人,及時進行預警提示,對保障群眾出行安全、預防交通事故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社會普遍歡迎。這次改革,公安部認真總結各地的實踐經驗,全面推進與互聯網地圖導航應用企業的合作,逐步將交通事故、占路施工、交通管制、公路事故多發點段等交管信息推送至導航地圖,及時發出安全預警提示,保障群眾出行安全順暢。
一是提供交通事故多發點段導航提示,及時向用戶推送交通事故多發點段、交通事故等安全提示信息,提醒駕駛人安全謹慎駕駛,提高群眾出行安全感。二是提供交通事件信息導航提示,及時向用戶推送道路交通擁堵、占路施工、交通管制等信息,提示駕駛人合理規划出行路徑,引導避開擁堵路段,提高群眾出行滿意度。三是提供交管業務網點導航提示,將事故快處快賠點、車駕管服務網點等交管業務網點信息納入導航發布範圍,在導航地圖上精準標註,並結合本地道路交通特點,發布交通安全宣傳提示引導信息,提升群眾辦事便捷度和體驗感。
這項措施從9月20號起,具備條件的地方率先推行,年底前全國推行。謝謝大家。
陳路坤 攝影
澎湃新聞記者:
此次推出的臨時入境車輛人員出行便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巡視員劉宇鵬:
為方便境外人員入境駕車出行,吸引境外人員來華旅遊旅居、創新創業,促進國內旅遊消費、經貿發展,也服務國家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戰略,公安部在深入開展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基礎上,研究提出了6條臨時入境車輛人員出行便利措施。
主要包括:一是簡化臨時駕駛許可申領手續。對申請小型汽車、摩托車臨時駕駛許可的,持入出境身份證件、境外駕駛證及其中文翻譯文本即可直接申領,不需要再進行身體條件檢查、提交身體條件證明。二是延長臨時駕駛許可使用期限。對入境短期停留的,可以申領有效期為3個月的臨時駕駛許可;停居留時間超過3個月的,有效期可延長至1年。臨時駕駛許可有效期內可多次使用,方便在國內工作、生活、學習期間駕車出行。
三是簡化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辦理程序。對在境外登記6年以內的7座以下(不含)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摩托車,申請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免予到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四是延伸臨時入境牌證窗口服務,推進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和臨時駕駛許可業務向縣級下放,推行在入境人員車輛較集中的機場、港口、車展及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地設立了交管服務站,提供交強險投保、車輛查驗、憑證審查、學習教育、牌證核發一站式服務,方便入境車輛就近辦、一次辦。這項措施實施後每年將惠及上億人次的來華旅遊、工作、留學等境外人員。五是試點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電子化。對香港和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通行,澳門機動車進入橫琴,台灣地區機動車進入平潭的核發電子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不再發放紙質牌證。電子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有效期為1年。
六是放寬港澳台居民換領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年齡。對持港澳台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換領內地駕駛證的,申領年齡由50周歲延長至60周歲,便利港澳台大中型客貨車駕駛人在內地(大陸)駕車。其中這裡面第五項和第六項措施主要是延長港澳台人員駕駛車輛的工作年限,增加就業機會,保障改善民生,促進港澳台和內地(大陸)物流運輸發展;進一步優化提升進入內地大陸的車輛牌證服務管理,便利港澳台駕駛人在內地(大陸)駕車,更好地服務促進港澳台和內地(大陸)經貿發展和人員的往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平潭綜合試驗區的發展,讓港澳台居民更便捷全面地了解內地(大陸),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
今年8月1號,臨時駕駛許可免體檢、延期限、便捷辦這3項措施已經先行在海南試點,受到了境外來華人員的普遍歡迎。謝謝大家。
陳路坤 攝影
中國新聞社記者:
請問推行網上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會帶來哪些變化?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業態的發展,「互聯網+政務」已經成為政府部門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為解決傳統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駕駛人接受教育不方便、教學師資力量薄弱、學習效果不佳、監管存在漏洞等問題,公安部交管局在制定《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記分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工作規範》基礎上,依託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台,組織研發了互聯網學習教育平台,開發了「交管12123」手機APP網上學習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減少了群眾「跑路」。原來參加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的駕駛人一律要到現場學習,現在除本記分周期外,最近連續兩個記分周期均無記滿12分記錄且不是大中型客貨車和校車駕駛人,可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台或「交管12123」手機APP進行自主報名、預約,選擇5天線上學習、2天現場學習。一個記分周期內記1至8分持AB類駕駛證的非校車駕駛人,未發生造成人員死亡承擔同等以上責任交通事故的,3小時的審驗教育科全部通過網路學習,網路學習結束後,還可以直接在網上提交審驗申請,不需要專門到交管部門業務窗口辦理了。
二是簡化了辦事手續。申請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的駕駛人不需要再填寫《機動車駕駛人滿分教育記錄單》或《機動車駕駛人審驗教育記錄單》等紙質材料,通過互聯網申報身體條件情況,系統自動記錄相關信息。
三是拓寬了教育渠道。駕駛人可以通過互聯網自主選擇在駕駛證核發地或者違法行為所在省份任意地市參加滿分教育,選擇任意地方參加審驗教育。四是提升了教育效果。公安部交管局組織專業團隊製作了豐富的課件、視頻等學習教育資料,上傳至平台後,實現全國共享,有效解決了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系統會根據機動車駕駛人參加的教育類型、駕駛證准駕車型以及違法行為等信息,針對性推送學習內容,實行差異化學習。
五是遏制了「分蟲」和替學替考的問題。通過建立網上學習監督機制,利用活體檢測、人臉識別技術和隨機抓拍技術,結合人工後台抽查,確保駕駛人本人學習。
自2017年底,網上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試點以來,已有112萬人申請網上滿分、審驗教育,96萬人完成網上滿分、審驗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目前,公安部交管局已部署全面推行網上滿分教育和審驗教育,2020年6月底前完成。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