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
武漢廣播電視台承辦的
2019年下半年電視問政
開考了!
首場電視問政關注
優化營商環境
促進高質量發展
今晚的問政
刀刃向內
曝光揭短
評論員點評依舊麻辣犀利
「不是沒做到位,是巧立名目亂收費,是態度初心沒到位」
「改一半、假裝改、不想改」
「心裡要罵娘,太混蛋了……仍然存在極個別的老鼠屎,而且又臭又硬」
「我現在調到別的部門去了,這句話還有一個姊妹篇,我剛來,情況不熟」
面對各方「連環奪命問」
看看問政嘉賓怎麼接招
01
「鈴鈴鈴」,空話套話請你停
今晚問政現場,兩位評論員有一個特殊的權利,如果發現場上不管是誰說空話、講套話,他們有權利按鈴打斷發言。
被質問最犀利——硚口區科經局局長
在解釋為什麼沒有督導徹底時,該局長說:「因為企業有各種各樣不同原因,給了企業一個月時間……」評論員郭靜首次按鈴犀利反問:「聽了半天好像是企業的問題?」
被「按鈴」最多——蔡甸區區長
針對供電整改問題,媒體代表提問:「如果您是做企業的,您會在哪裡投資創業?」區長「侃侃而談」,就是不直面問題,引得主持人吐槽:「您說話的方法就是堅決不正面回答問題。」
02
「問題不大,核實一下」
針對園區電價收費違規、退費不徹底問題,主持人提問硚口區區長:「您底下的園區督導在自查自改過程中如此改過,區長您這裡能通過嗎?」區長一邊回答「通不過」,一邊說:「問題我今天還是第一次看到,雖然問題不大……」
03
舊任返場理「舊賬」
針對道路施工,企業被困的問題,萬萬沒想到,已調走的原處理此事的政府工作人員,仍然被請到了問政現場,他說:「協調時間有點長,確實影響了企業的一些生產和出行。」主持人調侃:「所以您就走了,再來的又是第一次聽說。」
04
主持人慾送」蘿蔔章」
針對辦理公司註銷手續一波三折,有媒體提問:「為什麼部門執行不能一步到位?還要求企業找路邊刻個蘿蔔章?」主持人拿出一個蘿蔔章,調侃道;「今年過節不收禮,如果區長感興趣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禮物送給您。」
本場主持人 尹晨方
短片
價調了 錢沒退
短片簡介
今年9月,硚口區科經局發現三新、新工廠、創智園等園區存在電價收費違規現象,並協調相關單位在11月完成整改。12月10日,巡查員來到相關園區發現,雖然電價都已下調,但之前多收取的電費沒按要求退還。
主持人
電價是降下來了,但是承諾的退款企業並沒有拿到,如果您是園區企業遇到這種情況有什麼感受?
市民代表
如果我是企業政府承諾降費我們肯定很高興,承諾退費相當於是意外的驚喜,現在費沒有退下來,我們也沒有辦法,想問當初拍胸脯時他們有沒有吹牛?
主持人
武漢市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全市園區清理電費問題已經退了1.2個億,我想吹牛應該不會,但是為什麼這個企業出現這種情況,承諾的退費沒退下來,負責整改相關單位的區科經局負責人,為什麼沒有督導到底?
硚口區科經局局長兼黨委書記 易鵬
因為各種各樣不同的原因,如果一個月的時間不能把費用清退到底,按照相關的規定,將對園區管理方進行嚴肅處理。為了解決營商環境問題,也為了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硚口區專門開通硚口服務企業直通車,企業遇到類似問題都可以通過服務企業直通車向我們反映,監督我們將惠企政策落到實處。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評論員
王健
一個道理,錢沒退看上去是企業的損失,事實上損失是政府部門的公信力。
主持人
請問劉區長,您底下的園區督導在自查自改過程中如此改過,在區長這裡能通過嗎?
硚口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劉丹平
通不過。我們工作還是有問題。雖然問題不大,整改落實不徹底。我們接下來再核實一下,如果是政策規定要退的部分,堅決督促轉供電的主體及時清退、全部清退。
主持人
就像市民代表說的一樣,退款本來就是意外的驚喜,拿到當然最好,沒有拿到大家覺得也不怕太失望,對於政府而言這個損失誰也擔不起。郝勝勇區長您怎麼看。
蔡甸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郝勝勇
應該認真分析核查,堅決執行政策。
短片
收費換花樣 轉供電加價依舊
短片簡介
今年8月,武漢正東和泰科技工業園內企業發現園區每度電多收取了0.29元,於是將問題進行了投訴。今年10月,蔡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曾給相關物業公司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整改的結果卻是企業負擔依舊。
武漢廣電全媒體中心記者 王秋晶
兩個短片講同一個問題——降電費,硚口區這家企業在《電視問政》以後退的費用肯定可以拿到手,從此可以少交電費,在蔡甸區的企業一點好處都沒有拿到,想問一下蔡甸區區長,如果您是做企業的,您會在哪裡投資創業?
蔡甸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郝勝勇
我對出現此類問題的企業道個歉,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本來提供優質用電服務、降低用電成本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短片當中反映我區在清理規範轉供電收費環節確確實實工作沒做到位。
武漢廣電全媒體中心記者 王秋晶
您剛剛說到工作沒做到位,如果您就是開企業的會在哪裡投資創業?
蔡甸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郝勝勇
蔡甸是發展中的蔡甸,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政策沒有做到位。回去以後迅速核查,把多收的費退回去。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評論員
王健
我剛才聽到的關鍵詞是沒做到位,事實上我認為這個問題不是沒做到位,電價減一半,硚口區出現問題或許理解為好事沒做好,蔡甸的問題是幹了一件壞事,巧立名目又立了一個單子。蔡甸區在這個問題上真的好好回去查一下,是態度、初心到沒到位。
蔡甸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郝勝勇
轉供電環節收費是省市去年和今年正在清理的,說明這個問題帶有一定普遍性,它有一定難度,需要政府部門、供電公司以及企業一起來做。蔡甸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有信心和決心直面問題、迅速整改,同時也歡迎大家監督。
短片
道路施工 企業被困
短片簡介
今年4月,黃陂區前川新城工業園某公司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廠房大門外的路面被挖開,不僅導致企業大車無法進入園區,消防管道和下水管網也被損壞。找街道、找部門、找政府,大半年過去了,企業很無奈。
主持人
請問短片中的協調員,您真的是第一次聽到企業投訴嗎?
黃陂區前川街農業辦公室主任
中環線前川現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
李衛東
投訴過幾次。
主持人
請問短片中調走的那位負責人,投訴反映的問題解決過嗎?
黃陂區公路管理局總工程師
原中環線前川指揮部技術負責人 徐明
每次投訴都去現場協調。但是協調時間有點長,確實影響了企業的一些生產和出行。
主持人
請問何區長怎麼看?
黃陂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何建文
儘管修路也是改善營商硬環境,但是對於受影響的企業沒有充分考慮它過渡的出行方案,企業反映到了政府,部門和街道之間相互推諉,抓而不實,這證明我們的營商環境離企業的需求還相差甚遠。我們在機制上要更加完善,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應,企有所呼、我必有應的監管機制。
主持人
一邊有整改的要求,一邊就有應付整改的辦法,請問其他區長有什麼建議?
武昌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余松
作為個人多去調查研究,多到一線辦公、多到一線解決問題,另外現在市裡正在倡導民有所呼、我必有應,企有所呼、我必有應,這個機制要真正運轉起來,投訴反饋辦理的閉環要形成。
青山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劉栿堂
民有所呼、我必有應,企有所呼、我必有應,必須要靠機制保障。首先建立責任鏈條,到底哪個部門責任的層次劃分清楚,同時解決難點問題還要實地查看現場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一把手要親自抓,時效要求、考核結果、問責機制,通過機制來保證企業的合法權益和投資的權益。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評論員
郭靜
今天看到第一個短片,價是調下來了,但是前面的錢沒退,這可以叫改一半;第二個短片化整為零弄虛作假,一次收費兩張收費單,這個可以叫做假裝改;第三個短片簡直就是不想改,不管是改一半、假裝改還是不想改,都是源於有一種對整改的應付心態。
這裡有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會應付,因為覺得問題不大;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能應付,因為應付慣了。
但凡應付成風的問題可以反問一個問題,這裡的上級是否太好糊弄了,整改是否太好過關了。
整改措施千萬條,解決問題是第一條,站在部門地方領導的角度如何抓落實可能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一是我有沒有辦法知道底下在應付,二是我有沒有辦法不讓底下應付。沒有問責的機制,那麼整改就很可能會脫節,最終就會爛尾
主持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的講話中引用了這麼一句話:「善為政者,弊則補之、決則塞之」,要適應現代社會治理的發展變化和新要求,要推動公共行政等制度的改革提高我們行政的管制效能,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各位善為政者在優化營商環境當中還有哪些工作細節需要我們補之、改之?
短片
項目申報「路」難行
短片簡介
今年11月,湖北省糧食局發布了關於申報2019年度糧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申報的通知。某公司因辦事人員業務不熟,4天內在3個單位往返9趟,最終與項目申報失之交臂。
主持人
看到這,請問一下《今日頭條》的網路大V您有什麼感受?
《今日頭條》湖北公司副總經理 李朝卿
首問責任制本身就是為了杜絕踢皮球的現象,但是剛剛看了短片後,感覺這個企業就像一個球一樣四天內被來回踢了九趟。怎麼首問責任制到這裡轉了一圈感覺又轉回來了?
江岸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張忠軍
這是方便自己為難企業的不作為行為,必須徹底地整治和改進。同時對我服務的企業我想表達,投資農業很不容易,落實政策是我的職責,我回去以後將第一時間複核它的申報條件,如果符合條件我和我的團隊將儘力彌補,如果不符合條件我們將傾力扶持爭取來年申報成功。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評論員
郭靜
申報科技成果轉化來說對企業是好事,為什麼這樣一件事到了政府手裡變成燙手的山芋,大家推來推去,最後還把人家拒之門外?如果張區長您是企業您有什麼感受?而且您剛才談到我們儘力去彌補,因為實際上今年的申報時間已經過了,今年怕是企業符合條件也報不上去了,對企業彌補來說,對有關的責任人怎麼處理?
江岸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張忠軍
實際上是沒有鼓勵創新而為難了企業,我們要抓整治、問責、教育。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記者 熊峰
請問張區長,江岸區的有關部門在作風建設上,您覺得跟您抓作風建設嚴不嚴格、扎不紮實有沒有關係?如果關於作風建設答卷100分,您給自己可以打多少分?
江岸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張忠軍
實踐證明不嚴格,這種事情我回去複核以後,如果成真的話,就是不及格。
主持人
針對剛才短片的情況,李湛區長覺得接下來該怎麼來抓作風?
江漢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李湛
看了之後確實覺得有點沉重,我想是基層部門工作同志本領恐慌問題,他沒有把本領恐慌用於去學習文件、學習知識、掌握企業情況,而是把這種本領恐慌轉變為「推」,就會產生這樣的情況。立場是工作出發點的決定因素,要加強宗旨意識教育和責任心、崗位包括專業技能的提升,任何方面出現短板都會轉化為作風問題,抓作風要幾個方面同時來抓才可能補短板。
短片
網上辦,咋這難?
短片簡介
今年9月,張女士受朋友委託在網上辦理營業執照時,不僅被要求提交不需要的證明,還因辦事人員業務不熟反覆修改材料,原本承諾3天就能辦好的營業執照結果拖了3個月。
主持人
林區長您認為是怎麼導致的?
洪山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林文書
這是基層工作人員能力問題。剛才說的這些東西沒有道理,他說沒一次告知,實際上是告知不清楚。
主持人
能力問題涉及到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不同的人能力不一樣,甚至前後矛盾,相關區的單位負責人到底誰在後台審核?接電話就可以把材料打回去改?誰讓他們改?負責審核的人員有沒有資格證?誰都可以審核嗎?
武漢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黨委書記 局長 鄢衛華
這裡還有首問負責制沒有落實的問題,不同的時間打電話不同的人接到了,就形成不同的回復。當然還有一個審核問題,如果接到這個投訴會督察請他們改,對這些審核工作人員我們內部會有一個培訓。
主持人
為什麼經過培訓以後不同的人他審核的結果不一樣,而且還不能保證自己審核的結果是否沒問題?您怎麼培訓的呢?
武漢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黨委書記 局長 鄢衛華
這反映我們工作教育管理的不足。有些工作人員業務不熟,不能一口清,不能把事情說清楚。
主持人
這個不熟的不止一個是四個,請問彭浩書記,這樣的後台能力怎麼保證審核的專業性、權威性?您如何評價?目前在「放管服」,服的技術瓶頸算是打通了,管的質量怎麼提升呢?您作何考慮?
市委常委,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工委書記 彭浩
這個審核應該要有專業性和權威性,顯然工作人員沒有做到,根本上講還是初心意識和服務企業的理念有差距,再就是工作上還是不規範,更重要的一點是能力和素質還達不到當前工作的需要,當然這些問題在基層、在下面,但上面是根源,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確實需要系統性地研究採取措施來解決。
短片
註銷公司一波三折
短片簡介
今年6月,漢陽的金先生幫妹妹辦理公司註銷手續,沒想到註銷一波三折,一趟程序變N趟 ,還被要求作假走形式。
湖北衛視記者 汪佳睿
為什麼審核通過上面寫的字樣是「去投融資」,而不是「同意註銷」,是企業找的部門找錯了?為什麼部門不能執行一步到位?還要求找路邊的拿個蘿蔔刻的章子,相關部門為什麼不執行市裡文件精神?
漢陽區原金融辦負責人
(現區財政局副調研員 )於紅娟
我們也是按照武漢市指導工作意見辦理的,事情確實有,對於投融資企業國務院包括省里、市裡都有專門的文件對投融資企業要進行嚴格地把關,也是為了防範金融風險。對原來投融資企業審核通過以後確認沒有金融風險或者沒有潛在的金融風險,而且這個企業沒有投融資的業務,我們就認定它不是一個投資企業,它就是一個普通企業,所以它拿到確認我們審核的東西以後到行政審批局就可以辦理註銷的手續了。
主持人
從剛才的解釋來看,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其實它的結果是一樣的,不管是同意註銷還是同意去掉投融資,從審核來看企業沒有什麼問題,區別在於過程不一樣,如果去掉投融資意味著企業必須接下來先給公司更名然後才能再去註銷,問題是相關的工作人員一邊是依法依規地走程序,一邊又指導企業怎樣作假去走形式,請問徐區長為什麼要保留這種形式,這種流程形式應不應該優化、能不能夠優化?
漢陽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徐麗
我認為應該要優化,而且能夠去優化。有些問題為什麼能反映到《電視問政》,但是我作為區長我不知道,這就反映我們對一些信息反饋系統是不暢通的。
主持人
我現在手上就是剛才企業給我們提供他所謂的蘿蔔章。今年過節不收禮,如果區長感興趣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禮物送給您。改進工作作風、改進工作質量、改進工作流程,其實這些問題其實這些年一直在抓緊,而且工作成效越來越好,可是今天《電視問政》還是把這麼多問題又曝光在大家面前,您怎麼看王健老師?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評論員
王健
看了三個短片感覺有些憤怒。為了一個簡單的事情來回地跑路結果辦不了,辦一個網上的網店為什麼網上辦要辦好幾個月?徐區長說能夠簡化流程,但是辦起來的人說我只能寫去掉兩個字,不能寫註銷。他的意思跟您的意思不一樣,怎麼簡化?還是先統一意識,讓大家先把這件事想明白了。說句實話,武漢今年的營商環境真的大幅提升,上半年那場《電視問政》我來後,一直關注著武漢的發展。今年武漢整體的營商環境發展質量非常非常好,但剛才的幾個小片告訴我們仍然存在極個別的老鼠屎,而且老鼠屎又臭又硬,要好好地查一下。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管理流程中個別工作人員對程序理解得不清楚,有些又理解得特別清楚,就按照他理解的文件來。究竟怎麼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對待群眾就是兩個字「辦了」,當你把他的事辦了他就有獲得感,當你把他的事沒辦,讓他一趟一趟跑路,他就會罵娘。去掉這幾顆老鼠屎,才能讓武漢市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取得大的飛躍。
主持人
總書記提醒我們記住一句話:「惟以改過為能,不以無過為貴」,我們今天討論怎麼改,這也是武漢市能夠不斷提升營商環境的關鍵所在。
短片
致富路變成「攔路虎」?
短片簡介
2012年,東西湖區某公司在該區購買了35畝土地用做辦公和商業樓建設。根據與東西湖區招商局簽定的合同,「保證在項目建成竣工前通電、通氣、通路」。然而直到今年5月,企業總部辦公大樓竣工驗收合格,門前的馬路依舊未動工。
市政協委員 王琴
承諾七年沒有兌現,表面上看是資金問題,歸根到底是統籌協調問題,問題解決了嗎?這種統籌協調問題,問政一次就解決一次,但是問政每年只有兩次,請問您轄區內有多少個這種問題,這種問題到底需要等到哪一年才能徹底解決完呢?
東西湖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
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彭濤
回答我們這位同志的問話,這條路的修建有統籌問題,但從根子上來說,今天是作風「營商環境」的建設。2012年來,企業一直在反映問題,直至近兩年到街道部門,我在想,這裡面又是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企業呼得暢不暢,第二個環節,是部門、街道「告知企業」的責任沒有壓實,告知企業如何修、怎麼修沒有說,第三個環節,就是到了政府層面,督導得嚴不嚴、實不實,既然政府有投資計劃,就應該政府投資興建。歷史的賬我不敢說,政府立了2019年計劃就應該開通,最起碼是這幾條路。反映的雖然是一條路,但也反映我們區在這方面為企業服務的責任還沒有盡到,雖然一個點位不能全面代表營商環境的狀況,但肯定我們在上面有短板,這是問題導向。
主持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講過這麼一句話,「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承諾的東西七年沒兌現,不管作出多少努力都沒法給企業交代。作為統籌協調來講,您覺得政府這方面的能力與企業、群眾的期待是否相符,與新形勢下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是否相應?
東西湖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
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彭濤
不相符,也不相應,今天反映的是我們這一條路,雖然是單個項目,容易解決,我也可以作出承諾,我們什麼時間開工,什麼時候完工,我看規劃圖上這兩條路都不長,應該三四個月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核心的問題是,我們標本兼治難,這也是我們政府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就是下一步工作的突破點。
主持人
我們再來問問東湖風景區的黎東輝主任,我們都說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目前來看突破的重點在哪?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工委書記
管委會主任 黎東輝
武漢市做了四辦改革,這是很好的方向,短片中暴露出的問題,下一步要進一步找准發力點,個人感受有這麼幾點:一是在技術上要進一步實現網路通。二是要在體制上要實現數據通,政府要共享這些數據。三是要在流程上實現業務通。這「三通」實事求是地講,必須建立在最後一個通的基礎之上,那就是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一定要和企業心相通,心相通了萬事通,心不通一切都是空。
短片
凈地不「凈」 無奈「插花式」開發?
短片簡介
今年2月,某公司以招拍掛形式取得新洲區陽邏開發區的一塊項目用地,政府6個月凈地交付的承諾未能兌現,企業只能「插花」式開發。
新洲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劉潤長
短片反映問題當然存在,坦白地說我親自協調過,未拆遷區域造成企業施工組織和財務成本增加的問題,政府是要道歉的,當然這個地方有它的特殊性,因為是一個城鄉結合部,從九十年代起,經過多次項目拆遷,有些遺留問題我們正在解決。
主持人
這個問題有特殊性,不是凈地就拿出來招拍,說好的依法執政呢?
新洲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劉潤長
法定化程序都是完善的,相關部門和街道作出了承諾,在6個月內完成拆遷。這個片區我當時了解過,是我到新洲工作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掛的牌,總拆遷是600多戶,掛牌的時候大概還剩60戶未拆遷,到今年,還剩一半左右,大概32戶,當然這個不是我們推託的理由。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評論員
王健
我現在特別想問劉區長一個問題,剛才說您自己去協調過,目前協調不下來,能否在這,我替企業來問一句,能協調下來不?什麼時候能協調下來?
新洲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劉潤長
我們做出相應政策來進行研究,我們有信心在三個月左右把剩下30戶消化下來,當然中途的過程比較複雜,因為前期部分啟動了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程序。
中央廣播電視台總台央廣評論員
王健
這中間確實存在一個問題,言必信,行必果,承諾6個月凈地交付,企業每個月損失30萬,剛才已經損失了3—4個月,您又說還有三個月,6—7個月,企業拿出一百二十萬去幫助解決拆遷問題說瞎搗亂,不知道瞎搗亂是從何而來?企業心急如焚都可以看得出來,從這一點當時對企業所作出的承諾確實沒有兌現到位,這一點要向企業道歉,第二能賠償損失就賠償損失,第三這件事情給我們的啟示不是說下次學聰明了,不拍胸脯了,誰也不跟你說6個月,希望下次說6個月就6個月,能解決問題就解決問題。
短片
始料未及的異地重建
短片簡介
2013年因金龍大道拓寬,配合重大工程建設,江夏某企業根據政府要求異地重建。沒想到,新廠房建了沒多久,被告知是違建,最後政府承諾解決問題,卻一拖四年,毫無進展!
市人大代表 鄭健
還建變違建,還是依法行政?眼睜睜看著企業當了冤大頭。
江夏區委書記 王清華
這也是我當區長期間,在我手上發生的事情,街道的同志說不是街道的事,這個說法肯定不正確,是典型的新官不理舊賬。短片中企業受傷,實際政府也受傷,政府的信用、政府的營商環境受的是外傷,而企業真正受的是內傷。這件事梅先生今年年初找到中紀委去反映這個情況,我站在企業的角度,如果我是一個企業負責人,我覺得有點欲哭無淚的感覺,街道找了,可能去年也找過,最後可能沒辦法了,才找到中紀委去了,我了解到相關責任人都受到應有的處分和處理。
主持人
我相信梅先生現在關注的不是怎麼問責、怎麼處理,他關注的是自己的企業何去何從?是否因為我們要依法執政,哪怕您是區長書記,對現在這樣的企業都愛莫能助?
江夏區委書記 王清華
確確實實之前異地還建時,推薦給他的地塊是農業用地,希望梅先生繼續在江夏發展,找一塊合適的地塊,解決梅先生投資興業出現的問題。
主持人
遇到規劃調整、政策變化,這是各個區和全國各個城市都會遇到的問題,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依法執政才能真正地幫助到企業,聽聽陳平主任的建議。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
管委會主任 陳平
聽了這麼多,非常贊成王健老師給我們開的方子,就是要不斷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建立,實際上當時在承諾時,我們是否真正地做到了依法執政,我們在兌現承諾時,是否真正拼盡了全力來踐行依法執政,我想這應該正是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於我們各級領導幹部提出的要求,就是要不斷地提升依法執政的理念,不斷地提高我們依法執政的能力。比如說剛才的這個例子,是否可以考量在當時的時間節點上,對於是否違建進行一個正確的研判,再比如前面碰到的諸多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三辦改革、「放管服」進入了深水區,我們唯有不斷地提高依法執政的理念和水平,才能真正地回應企業和老百姓的訴求。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我們的提升不斷地在路上。
中央廣播電視台總台央廣評論員
郭靜
如果站在企業的角度,整場看下來會覺得有些糟心,就拿剛才最後這個案例來說,梅先生面對督察員時身上一直戴著黨徽,那枚黨徽讓我們看著非常搶眼。讓人痛心的是,守信的是企業,失信的是政府,這個對比看起來太強烈了。我在想,這個問題目前不僅是武漢,也是全國營商環境比較好的地方面臨的難點痛點,是硬骨頭。
今年10月底,在全國營商環境會上,我們胡亞波市長在現場推介武漢經驗,說明武漢營商環境在全國已經名列前茅,這和市委市政府對標先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分不開,也和我們一場一場《電視問政》這樣刀刃向內、不怕自亮家醜分不開。這些難點痛點,正好可以成為我們下一步為武漢,包括為全國探索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這項改革的一個抓手,可能會成為明天武漢經驗的亮點。
明年的1月1日,《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就要正式開始施行了,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意味著優化營商環境不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久之策。營商環境建設馬上就要走出我們以往文件治理的老路,而步入法治化軌道,全國的營商環境將迎來一次全面大的提升。武漢如何保持甚至擴大營商環境上的優勢,非常值得關注,也很令人期待。
中央廣播電視台總台央廣評論員
王健
這是我第二次來武漢,第一次是因為今年上半年《電視問政》,漸漸喜歡上這座城市。為什麼要搞《電視問政》?因為武漢想當優等生。就像《電視問政》一樣,找自己工作當中的問題、毛病,一個個地去改,舉一反三地去改,把這些問題解決好,武漢就能進入優等生的行列,並且成為最優等生。什麼是營商環境?最重要的標杆、最重要的基石——誠信。政府講誠信,是營商環境最加分的事情。最後一個片子企業講誠信,政府說搬我就搬,政府說到哪去我就到哪去,最後好孩子、乖孩子、守信用的老實人吃了虧,反倒是偷奸耍滑,最後鑽營的人得利,那哪行?優化營商環境讓老實、聽話的企業能夠賺大錢,這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胡亞波
參加今天晚上這場《電視問政》,我也很受教育和啟發。今天反映的這些問題看似是一個個的個案,但是非常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剛才各位書記區長也分析了原因,但是還有一條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對企業主體、對市場主體缺乏敬畏,對自己的崗位職責缺乏敬畏,沒有真正地把宗旨意識、服務意識轉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作為市政府分管營商環境的同志,武漢市營商環境的問題我都有責任。下一步,一是抓立行立改,進一步強化責任,細化方案,鎖定時間,把整改落實抓到位。二是要抓教育、抓培訓,對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漠視、高高在上,不作為、亂作為的行為加強教育,全面提高服務能力、專業素養。三是抓流程再造。四是抓平台建設。把「民有所呼、我必有應」,「企有所呼、我必有應」這兩個平台進一步加強完善和優化,讓企業、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優化營商環境,抓政務環境是重點、是核心,但不是全部,還應該同步抓好法治環境建設、市場環境建設,包括人文環境的建設,需要我們廣大的武漢市民更多地理解、更廣泛地參與,我堅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武漢打造世界政務環境最優、營商環境最佳的城市一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