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一:
作為學生,你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大學裡的氛圍是什麼?自由。不懂得追求自由的學生不是好學生。大學生不再是聽從老師指揮棒,讓你東就東,西就是西的應聲蟲,你們要的是自由的思想,以及自由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勇氣。不得不說,這一切與軍人格格不入,所以,聰明的教官選擇與你不告而別。
有句話說的好,距離才能產生美。彼此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為什麼偏偏要加了微信加扣扣,然後漸漸懂了相互不是一路人。就讓這份年輕的記憶留在彼此的心裡好了,其實在許多學生眼中,所謂教官不是某個特定的人,而是一個象徵。一個作風嚴謹的軍人的形象。既然是一種形象,就讓我們共同來維護這個形象,讓他定格在你的記憶里。
最後,教官的任務完成了,彼此真的只是生命中的過客而已,只能選擇默默離開了。
網友二:
這是軍人的一貫作風,很正常的:
第一、傳承八路軍老傳統絕不擾民,1945年八路軍解放上海,不拿老百姓一塊門板,集體睡大街。到現在部隊換防,深夜或者凌晨出發,不給道路交通添堵,軍訓過後默默離開這是優良傳統的延續。
第二、軍人堅毅剛強,不需要太多的眼淚與不舍,更不想流露出眼淚和不舍,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經歷多了老兵復退、新兵入伍。呆部隊時間長了的老兵都厭倦了離別。
第三、再送教官離開的時候,很多學生會送小禮物、保留聯繫方式,而教官軍訓結束後,又要恢復緊張的部隊生活,保持聯繫不利與教官的角色轉換。
網友三:
軍訓期間,教官訓練時很嚴格,休息時跟我們玩得特別開,給我們連起各種口號,喝水都要動作口號,在別人眼裡,我們連一直處於很歡快的,會帶我們打王者,各種好玩,而我們也經常學我們教官的口頭禪,偷拍他的照片當表情包,軍訓期間我們連練的操也是比較獨特,看起來比較帥的,會操前一天教官跟我們說如果我們會操做的好的話就陪我們下來,陪我們多半個小時再走,到了最後一天會操結束直接走人,說是不想看到我們的眼淚!
我們最後一天還在排隊會操還沒開始就有好多人哭成淚人,教官在下面走,看到了都假裝沒看到,心酸。軍訓雖然累,到時真的不舍,教官也說了也許以後都沒機會跟軍訓一樣幾個班一起,既然一起了這就是緣分,教官來訓練我們這也是一種緣分!
網友四:
有的教官可能只是與學院同齡,或者沒有沒有學院大,但是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他們經歷了很多,比大學生們更加懂得怎麼在這個社會下生存。他們看著學員沒有規律,內心會想起的,或許時候在新兵營的生活。他們是軍人,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得軍人,有著良好作風的軍人。
不告而別,或許是給這些大學生上的最後一課,學會面對社會的冷漠。也或者,他們只是不想讓相處了半個月的朋友們看到眼裡得淚花,也不想看到同學們眼裡的水霧。我得教官在分列式結束後被一聲緊急集合得哨聲喊走的,這是他留給我能最後的精神,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能感受到,他是不舍的。
網友五:
可能這是紀律吧,並非教官臨時設計的場景。這也是軍訓的最後一節課,軍人的離別式,深遠、冷峻、默契、堅決。借這個問答帖感謝一位不知名的教官——上個月我的一位家人參加訓練營,家人因為一直生活在溫和的環境中,對軍營的信息傳遞方式不那麼融入,幾次受到教官嚴厲提醒。這種嚴厲,對於長到十幾歲從未被人說過重話的家人來說,情緒有點受不了。
離開軍營的前一天訓練結束時,教官從操場邊的海棠樹上摘下這枚果子,送給我的家人,什麼話也沒說,就摘下這枚果子,遞給他。這個事想起來忍不住深思,冷峻的紀律執行者,有一顆溫暖而細緻的心。這是一位了不起的教官,他把軍人的感情方式也教給了學員。可惜我這位家人懵懂的很,因為沒有互留信息之類的分別儀式,只知道教官姓張,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網友六:
不是為了讓你們難過傷心,教官們只是想教你們,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離別,每一個在你們生命中出現過的人都是非常珍貴的。是為了讓你們在以後的日子裡學會珍惜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有可能一次再見就再也不見了。
軍訓結束後,教官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仼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訓練,這些新兵學生蛋子,從一個拖垃不起的社會閑人,訓練成手握鋼槍的戰士,一個從量到質的變化,使學生們明白,你們已經是個小戰士了,國家的重任將慢慢的壓在你肩上,你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祖國的未來,希望將由你們肩任,你們必須努力,努力,再努力,擔當起這份大任,當軍訓上完最後一節課時,歡送的哨聲吹起,學生們為結束這有意議的生活而鼓掌,教官卻默默無聲的離開了,這是紀律,也是規律,讓學生們留下親切美好的記憶,這人生的一課,將深深洛在他們心裡,一個從父母懷抱進入群體生活就是從今天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