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95後確診夫妻被罵上熱搜!背後真相刺痛3千萬媽媽的心

這個社會是怎麼了?一方面要求女人獨立,一方面又要求女人顧家賢淑。

近日韓國首爾發布一則孕婦指南,指導孕婦:住院分娩前替丈夫準備好飯菜和3-7天換洗衣物——「以免家人感到不便」。

港真,都給我氣樂了。

全社會都在說「女性獨立」。但如果獨立就是穿了「馬甲」的「女德規範」:

「什麼都得自己干,什麼都得幫別人干」。

那麼,去他的女性獨立,女性還不夠獨立嗎?我們最該提倡的,難道不是「男性獨立」的概念?男人們沒有女人,就不吃不喝不生活了?

01結婚後,女人活成了一座孤島

這兩天,石家莊一對確診夫妻的流調報告曝光,撕開了中國婚姻最驚心的秘密惹哭近3000萬媽媽。

這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妻子26歲,丈夫25歲。

在這份2020年1月19日到2021年1月10日的流調報告里,妻子去過30多處公共場所,幾乎全部都和家庭、孩子有關:給兒子看病、母嬰店購物、買文具、買包子、買菜、買水果、修手機……一直在操勞。

與此同時,她的丈夫,孩子爸在幹啥呢?6天在上網、6天宅在家,好像自己不是家庭中的一員。


報告背後,我們不知道這個丈夫是否真的在家庭中如同隱形人。

但一個女人瑣碎而雞毛的一天,卻讓我們落淚:

男人不管妻子孩子沒事,女人要是不管老公孩子就是天理難容。

不要誇讚一個女人的十項全能,那是對「不作為丈夫」的最大諷刺!

因為你指望不上,所以我只能逼自己強大。

02好像是女性,就天然要在職場和帶娃間做選擇題

說一說我的朋友酉酉媽。

狼狽,孤獨,無助,焦慮,迷失……「是她當三年媽媽後,給自己的關鍵詞。

「狼狽一定是第一位的。」她強調。

但生孩子之前,她可是閃閃發光的新女性:心態陽光情緒健康。大部分時候,生活狀態就一個字:

生娃後,她面臨的第一個(也是到目前為止三年間)最大的問題孩子沒人帶!

她要反反覆復在職場和帶娃方面做單選題,無比折磨,痛苦又壓抑。

可是男性,好像天然不需要做選擇。

我們帶娃,完全是母性使然,不期待自己的犧牲,能夠換來什麼。

我們只希望「作為孩子爸爸,他能懂我的犧牲,珍惜我的犧牲。」

很多對生活失望的時刻,是孩子讓我不得不堅持,堅持也有意義。」更多時刻,女性被迫選擇,咬著牙微笑,放過自己,跟生活和解。

所以你看,如果用世俗觀念來看,有些女性因為種種原因,真的,在孩子小的這幾年沒有辦法有所謂的「獨立」。

我們只能盡量保持相對獨立的人格,隨時準備接受重回職場的考驗。

那麼,角色互換一下呢?男人選擇在家帶娃會怎樣?

03網紅奶爸帶娃一年離婚收場:誰帶娃,誰弱勢

抖音上有個全職奶爸叫小強,帶娃一年後和妻子領了離婚證

咋回事呢?

2019年5月21日,因為心疼妻子帶娃辛苦,小強決定讓妻子重返職場,自己回家當一名全職寶爸。

「挺有信心」的小強,當天就切身體驗了帶娃第一關:「睡不好

「23:20、00:10 、3:20、5:30……「一次次被娃的「飢餓鬧鐘」叫醒,慌慌張張迷迷糊糊,還沒咋睡,天亮了。

接下來,這位奶爸領略了帶娃的N道關口

超費神:沒有老師,只能靠自己摸索

「孩子是出廠不帶說明書的產品,是個逆天的存在,超長待機,耗電量驚人。而且完全不按照書上套路走。」

時間緊:每天像陀螺,一刻不停轉

「餵奶、哄睡、換洗尿布、哄娃、帶娃放風、給娃洗澡、買菜、做飯、洗衣服、拖地、收拾房間……每天工作約21個小時。忙得不可開交,洗衣做飯是日常消遣。」

失去自己:沒有自我,只有家庭和孩子

「看上去很正常,實際在崩潰的邊緣感覺身體被掏空,快不行了。」

沒有社交圈:只有隨時要面對的「婆媳矛盾」

「寶寶這麼小,一個人躺在床上多可憐。你們不抱,我抱。」(說著抱起寶寶就一直搖晃。)

「怎麼,我親生的孫子還不能親了?」

沒收入沒尊嚴:不好意思伸手要生活費

「老婆,你看看我的口袋?(潛台詞:空了)「

「嗯,不錯,衣服洗的挺乾淨的,繼續加油!「

「我……那個……我……我……直說好了……生活費沒了「

抑鬱不自信:脫離職場,感覺自己一無所長

「以全職寶爸身份去老婆公司,感覺不太自信了」

從精神抖擻的「帥小伙」到黑眼圈成標誌的「黃臉大叔」,從自信的職場白領到卑微怕被拋棄的家庭婦男……沒錯,你只差一個娃。

這不是娃的錯。奶爸小強的經歷揭露了一個現實:當代社會或者說多數男性,習慣性忽視女性的付出,認為帶娃就是享樂,在職場衝鋒陷陣的男人才是家庭的英雄。

家庭地位唯收入論,似乎成為隱性規則。

所以女性才感嘆:

家是兩個人的,責任是兩個人的。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誰強誰弱。

有誰還記得,當初婚禮上含淚對彼此說出的誓言:

我們自願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鍾愛一生! 今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富有還是貧窮,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青春還是年老,我們都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同甘共苦,成為終生的伴侶!我們要堅守今天的誓言,我們一定能夠堅守今天的誓言。

生兒育女贍養老人必須是兩個人的事,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不是儀式結束了,婚姻就不需要經營了。恰恰相反,儀式結束,婚姻才真正開始

小編說

今天,我們不是要歌頌女性多麼偉大,作為男性你就該對撫育幼崽的女性俯首叩謝。

而是提醒各位男性,不要覺得有什麼是【理所應當】。問問自己:

你知道怎麼換尿不濕嗎?

知道寶寶便便都有什麼顏色嗎?

知道妻子一天晚上起夜多少次嗎?

知道她如何面對隔代育兒矛盾嗎?

……

如果答案是no,就別動不動質問:「為什麼你會變成這樣」。

多年夫妻成兄弟。

是,好的婚姻就是處成兄弟。但兄弟最重要是什麼,講究江湖義氣

問問自己:你對「兄弟」講義氣了嗎?

而對咱女性自己來說,也不必用受害者的姿態心理暗示自己。人生總要取捨:

高跟鞋是生活,口水巾是生活,雞飛狗跳是生活,有經濟實力請人解決雞零狗碎也是生活,香水還是尿不濕都是選擇。

既然選擇了,就努力在新的領域讓自己更好。

在家庭角色里,如果願意,我們照樣可以追求「獨立」:做好人生的OKR(目標管理),統籌規劃,學會處理和平衡多方關係,也能維持相對獨立的自我並讓自己加速成長。

這可是比職業經理人還要酷的工作,每個「潛力股」麻麻,我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