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地震時,是底樓安全還是頂樓安全?專家:全看你自己

提到自然災害,最讓人難以招架的可能就是地震了。相比於其他災害,人類都能找到提前找到應對措施,最大程度減少損傷,但是地震不同,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還沒能掌握徹底預測地震的有效辦法,這就是事實。

目前,人類應對地震的方式主要是提高建築物的抗震等級、增強人們的防震意識以及做好災後救援等。

實際上,我們普通人面對地震時還是非常無力的。作為現代化的城市來說,地震更是讓人談之色變,這甚至影響到了人們選擇住房時的樓層。

那麼,一旦發生地震的時候,是住在樓房靠上的頂樓安全還是底樓安全?這可能會是許多人潛意識裡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結合專家觀點,簡單做一些分析。

從住房的角度考慮,底樓和頂樓可能都不是太受歡迎的選擇。底樓的缺陷主要是電梯房的公攤面積,而且一樓的房間較為潮濕,採光也差。頂樓主要是防水壓力大,日常出行只能依賴電梯,一旦遇到火災、地震等突發情況,頂樓是相當無助的。

那麼在地震發生的時候,底樓和頂樓又有什麼不同呢?按照人們一般的觀點,底樓無疑是在地震中最有優勢的樓層。

因為只要一感到地震發生,底樓的居民就能迅速逃出樓層逃生。而頂樓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不能使用電梯,往往沒有跑出去,樓房就已經倒塌了。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專家表示,地震對樓房的影響不光是左右搖晃,還有上下震動。一旦地面發生開裂,底層反而是塌陷最快的,而且被埋的最深,影響救援人員的速度。較高樓層雖然有倒塌的危險,但卻最容易被救援人員發現,獲得一線生機。

而且,在強地震發生的時候,專家並不建議立刻跑到戶外,而是應該保持冷靜,等震後再跑出樓外。因為地震時,跑出樓很容易被高空掉落的重物砸死砸傷,這在許多地震中得到了證明。這樣的話,一樓唯一的速度優勢也就不存在了。

綜上所述,在地震發生的時候,無論是底樓還是頂樓,都沒有更加安全的說法,更重要的還是人們在地震發生時的表現。在地震發生時,人們應該第一時間保持冷靜,在建築物內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有一個地點大家需要特別注意,那就是暖氣旁邊。

一般來說,暖氣採用的是金屬管道,不易發生斷裂。而且暖氣管道通氣性好,內部還有存水,會極大增加被困人員的存活機會。此外被困人員可以通過打擊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求救信息,更快獲得救助。

不過,中國的大部分地區的人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建築物在建設的時候就要求一定的抗震能力,比如北京居民樓房的抗震等級被要求為8級,足以抵禦大部分的地震。我們大可不必擔心,按照常規的防震措施行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