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詳細!敏感星人從懷孕到哺乳期的護膚品清單


太太們,你們當媽媽了之後,皮膚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呢?


七太太常聽說懷孕時顏值的變化能預示生男生女:「媽媽變醜了,那就是要生男孩;媽媽皮膚變好了,那就是懷了女孩。」


七太太直到生完了一兒一女,才確定要給這句話蓋章——胡說八道!


想當年,我在懷哥哥的時候還處於膠原蛋白滿滿的年紀,懷孕後身材二度發育,有胸有屁股,從後面看還有腰,自我感覺老好了,我常常覺得自己就是全世界最美的孕婦,七先生也誇我懷孕後更有女人味了。唯一有個相識了20多年的閨蜜在我生完才馬後炮:「就猜你會生兒子,你真的變醜了,尤其是鼻子明顯大了一圈!」(我os:什麼鬼!)


但是到懷妹妹的時候,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一來,畢竟被哥哥「摧殘」了幾年,臉上皺紋都已多了幾條,底子跟一胎的時候完全沒法比。二來,我二胎從懷孕開始就莫名巧妙地一直大過敏,隔三差五就流鼻血,臉上兩道法令紋的位置長期泛紅,加之我本身膚色又很白,遠遠看上去連嘴唇一圈,就像在臉上掛了個大寫加粗的紅三角形一樣,既丑且超怪異。


碰上那段時間還很多需要露臉的工作,我只能寄希望於遮瑕膏。但是,敏感星人最悲哀的就是越是用化妝品去蓋,臉上的皮膚就越是掉皮、泛紅。那段時間,我的素顏簡直就是太慘烈了!七先生每天醒來看到我就吐槽:「哇,你又變成烏嘴狗啦……」(我os:老娘要殺了你!)


我當機立斷地就把平時用的護膚品全部停掉。但是,換哪些牌子才能把我的臉救回來呢?


作為一個懷孕的過敏星人,我當下已經無法根據平常對自己皮膚的了解去選護膚品了,我也並不相信那些打著孕婦護膚品名號的小牌子,能有什麼比大牌還驚艷的護膚效果。所以,我乾脆選擇在特殊的時期里做一枚嚴苛的「成分黨」,先踏踏實實地從成分入手,然後再去考慮使用感受和效果。


STEP 1

我首先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於孕期美容成分的安全分級,把需要特別注意的成分勾出來:

註:FDA把美容成分分為A、B、C、D、X五級,只有A和B類,是可以安全使用而不影響胎兒健康的。

1. 水楊酸:在安全分級中屬於C類,常出現在消炎抗痘和去角質的產品當中,還有一些洗髮水裡也會有。孕期里使用乙醇酸,乳酸和扁桃酸會更加安全。


2. 過氧化苯甲醯:C類,常見於祛痘產品當中,對胎兒有一定風險。


3. 對苯二酚:C類,是強大的皮膚美白劑,即使孕期長斑了,也不要冒險使用它。


4. 水氯化鋁:C類,常用於止汗劑當中,它能影響汗液里的細胞,孕期應該避免使用。


5. 維甲酸(維A酸):皮膚科常用藥,屬於X類,已知會導致胎兒出生缺陷。


STEP 2

我再根據皮膚科醫生的建議,勾出了以下需盡量避開的敏感成分:

1. 精油:如果精油使用不當,即使在非懷孕狀態下也是有害的。孕期應避免茶樹油和迷迭香油,前者可引起雌激素效應,而後者則可能提高血壓並引起宮縮。


2. 甲醛:很多指甲油當中都含有較高甲醛,長期接觸將增加生育問題或流產風險。


3. 染髮劑:產品配方的頻繁變化使評估潛在風險變得非常困難。為了安全起見,醫生建議孕婦在頭12周內不要染髮,這時胎兒正處在身體部位和器官形成的重要階段。之後偶爾染髮是可以的。


4. 化學防晒劑:孕期應使用物理防晒劑,如氧化鋅和二氧化鈦等礦物成分是更為安全的。


5. 香精、酒精:容易致敏。


基於以上標準,我嚴格地篩選出了一份孕期護膚品清單,然後在此基礎上,我再根據自己的使用感受和效果,精選出以下產品,它們讓我安全平穩地度過了最敏感、最挑剔的時期。


1、潔面

我最重視的護膚環節,因為孕期要慎用磨砂去角質的產品,所以洗臉環節就要更講究了。


芙麗芳絲洗顏泡沫:日常洗臉用,它是氨基酸潔面產品,無皂基,而且泡沫很豐富,既溫和又洗得乾淨。成分里還含有煙醯胺及一些安全的美白祛斑成分,一舉多得,對我這種容易暗沉、長斑的敏感肌媽媽很友好。


Suisai佳麗寶酵素潔顏粉:它清潔力很強,所以每周搭配用1-2顆就差不多了,我就當是深層清潔來使用。


2、爽膚水/精華水

敏感肌的鎖水能力是比較弱的,在潔面後如果不迅速銜接補水保濕的產品,皮膚的水分就很快會流失,後面接其他產品也會比較吃力。


HABA潤澤柔膚水:大名鼎鼎的G露,是一款可以用來濕敷,在皮膚泛紅的時候起到急救作用的爽膚水。


SK-II神仙水:我唯一從孕前到孕後一直保留使用的產品。以前經常出差的時候就會隨身帶一瓶小樣在身上,皮膚水土不服的時候就服它!這次懷孕也飛了好幾個地方去拍節目,是的,就是那種大凍天凌晨12點還在候場的綜藝節目。

懷孕16周時去拍了芒果台的《我是大美人》節目, 我也是太拼了~

還好行李箱里常備著一瓶神仙水,在我敏感的臉在異鄉寒風中熬夜時,可以很快地調理好水油平衡,讓皮膚迅速地喝飽精華,恢復滋潤彈性。

3、精華

孕期里我把精華液都換成精華油了,優點是塗臉更滋潤,保濕效率更高,塗肚皮幫助預防妊娠紋,一瓶多用,非常方便。


DHC純橄情煥采精華油:純油橄欖果油成分,作為南方人,我感覺全臉塗會稍油了些,但是脫皮粗糙的部位用一滴就非常見效。平時冬天乾燥時使用也是非常合適的。


HABA鯊烷精純美容油:純角鯊烷成分,這本來就是皮膚主要脂質之一,所以吸收起來毫無壓力,和上面DHC的橄欖油相比,用感會更清爽一些,每天全臉使用都是可以的,放手心搓熱了再按壓到臉上會更爽。


IPSA保濕精華棒:這是一支固體的保濕精華,干皮親媽,小小一支可以隨身攜帶拯救泛紅起皮,個人感覺比保濕噴霧好用。

4、面霜

安全起見,孕期要暫停使用功能性的產品,包括祛斑、美白、祛痘、抗皺等等,重視基礎的保濕工作,讓皮膚和身體都「喝」足水分,達到水油平衡之後,皮膚問題就會更少地發生。


Curel珂潤浸潤保濕乳霜:去日本必帶的葯妝,它真的是敏感肌的福音,畢竟一大瓶也不貴,厚塗不心疼,而且還很好吸收,不黏膩。以前我在當雜誌主編的時候就有試用過這款面霜,但當時本身皮膚狀態好,就沒覺得它有多厲害。這次懷孕敏感大爆發就讓我見識到它的好了。現在我已經沒有泛紅脫皮了,但我還在繼續用它來做基礎保濕,讓我的臉維持穩定水潤的狀態。


5、防晒

孕期里確實特別容易長斑,所以日常防晒就更為重要了,首選用物理防晒產品。


FANCL防晒隔離露:物理防晒成分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FANCL在孕婦界很出名了,安全性不必多說。物理防晒無可避免的小缺點就是容易泛白,但這一支成膜還算快,有一定修飾膚色的效果,對我這種冷白皮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膚色較深的媽媽就要慎選了。


6、面膜

孕期里很多醫美項目都不能做,尤其是侵入性的美容手段是不建議的,囤多點面膜,在家裡好好享受吧。


Minon蜜濃氨基酸面膜:超補水的保濕面膜,可當急救面膜來使用。它是果凍質地的,用起來膚感好,非常舒服。


IPSA粘土按摩面膜:清潔面膜,用天然礦物泥成分來吸附毛孔里的髒東西,是敏感肌也可以使用的溫和去角質產品,T區可以重點多按摩一會兒,用完感覺很清爽又不會緊繃。


7、潤唇

唇部產品容易吃進肚子里,所以還是要很講究,主要要警惕重金屬成分,最好香精也不要,簡單、好用就足夠了。


ettusais艾杜紗護唇精華液:資生堂旗下cosme大賞的明星產品,我已經回購N次了,強烈安利!我的嘴唇在冬天超容易起皮,以前換過很多潤唇膏都不好使,直到遇到這支。它還有防晒功能,可以說是很全能了。


DHC護唇膏:膏體無色無味,包裝上卻經常有一些很可愛的IP合作款。日常用,性價比高。


8、身體

雖說妊娠紋更多還是和遺傳有關,但是我還是相信塗了肯定比不塗更好,至少也可以保持皮膚的滋潤和彈性呀。


Mama&Kids防妊娠紋乳霜:這款身體霜是經過多項敏感測試的,連嬰兒都可以用,因為沒有香料,所以孕吐時也可以使用。


以上就是經過七太太嚴選和親測的,從孕期到哺乳期的主要護膚品清單。敏感肌+孕期激素飄忽不定,真的是不好伺候,好在辦法永遠都比問題多!希望大家都能在脆弱敏感的時期里,依然保持美美的狀態和心情哦!


最後想做個八卦小調查,大家生的是女孩還是男孩呢?你們覺得懷孕時變美或變醜,跟生男生女有關係嗎?歡迎在留言區里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