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不到20萬的律師,現在都怎麼樣了?

前幾天,我的一個高中朋友向我訴苦,說他朋友在做洗浴行業,每個月七八萬的收入,而自己快30歲了還是一個授薪律師,年薪不到20萬。


聽到這個,其實我也非常的惆悵因為我過去也有過這樣一段經歷,律師並不是一個來錢快的行業,尤其是在執業初期的3到8年,這段日子是非常難熬的,因為律師非常看重資歷和經驗,年輕律師想要突破壓力是非常困難的。相比於此,經商,做程序員都能有明顯高於律師的收入。這不得不令為數眾多的掙扎在生存線上的律師心裡不斷地打退堂鼓。

一、律師行業需要沉澱時間長,操心卻非常大

律師行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專業知識和積累專業經驗,這是絕大多數行業所不需要具備的,或者比絕大多數行業要求要高得多。可見律師行業不是一個投入和產出成正比的行業,你也許投入了很多精力和知識,但是由於你沒有資源和人脈,你還是遠遠不及其他的律師。


律師行業是一個非常看重資歷的行業,都說律師越老越吃香,這句話雖然不全對,但是也反映了社會對律師行業的一種普遍的印象和看法,律師年齡越大,給人的感覺就是經驗越豐富,點子越多,社會經驗越豐富(雖然實際上並不一定如此),但是隔行如隔山,在這種固有觀念的禁錮之下,年輕律師被年老的律師壓得死死的。前一段時間律師行業搞了一個律師的評級,其實這也是對年輕律師的重大不利事件。


操心大。一個獨立律師,一個人承擔了研發、營銷、售後等等全部環節,所有環節都需要這個律師操心,如此以來律師需要花費的心力是非常之大的。


總而言之,律師行業的產出和投入比是非常低的。


二、其他行業的誘惑

在這個信息泛濫,人們普遍販賣焦慮的年代,賺錢的消息可謂漫天飛,今天張三在房地產月入八萬,明天李四搞抖音年入百萬,後天王二考寫作別墅靠大海……


而律師呢?每天還是拿著微薄的工資,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打拚的年輕律師們,看到這些消息,內心其實很難平衡呢?二十多年的寒窗苦讀,無數個日夜的背誦和考試,最終還比不上那些專科生甚至是初高中生。再加上看到別人賺錢那麼容易,自己每天卻要加班加點地工作,看著日益稀少的頭髮,很多的律師開始轉行,另謀他業,這就是真實的現象也是真實的現狀。


三、有恆者則斷無不成之事


人生只有一次,選擇了一個行業,再去選擇其他行業的成本是巨大的,尤其是技術性行業,比如法律、醫生或者其他技術性工人。


人生最忌諱的是什麼呢?最忌諱三心二意,從事法律行業,就和從事醫生是一樣的,不能老是向錢看,要是老想著賺快錢,建議不要從事醫生或者法律行業,因為他們無法賺快錢。要想賺快錢,你可以去做銷售、炒股或者金融等行業。


從事法律行業,要做到內心平衡,我們的內心必須要有一種信仰,就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成為一名解決世間苦難的行者。為了把自己和保險員區別開來,律師必須要學會創造價值,如何創造價值呢?就是產出知識和觀點,輸出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法律知識。


成為一名度世界一切苦厄的行者,就是要有自己精湛的專業知識,現在很多律師都是半吊子,他們為什麼會成為半吊子呢?因為學法律或者考司法考試,單純就是為了做律師賺錢,其目標就是賺錢,一切向錢看,而沒有一種信仰,一種懸壺濟世,一種解決世間疾苦的信仰。沒有了這層信仰,每天他們的目標就是賺錢,只要能夠把別人的錢揣進自己的兜里,那就萬事大吉!目標達成。


有恆者則斷無不成之事,做事的人最大的忌諱就在於三心二意,這不僅會導致自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什麼都積累不到,還會導致自己錯過很多機會。所以有時候不得不說選擇多了是壞事,沒得選,才會促成大家,古往今來,很多人都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成就了一番事業。


所以,本文最後用一句話來作結:路從來都是走出來的,不是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