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企業格林精密上市!董事長透露了這些重要動向

4月15日,廣東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林精密」)在深交所敲鐘上市,順利登陸創業板,成為惠州第14家在A股上市的企業。

作為一家專攻精密部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格林精密上市有哪些考慮?今後的發展方向如何?對於技術研發和人才引進有什麼布局?近日,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圍繞這些話題,專訪了格林精密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寶玉。

南方日報:公司在招股說明書裡面提到,此次擬募集約5.99億元,除了補充流動資金外,還將投入精密結構件智能製造技改與擴產項目。公司為什麼要投入這一項目?近年來在產線智能化改造方面做了哪些事情?

吳寶玉:格林精密的定位是一站式機構件方案解決商,所以這些年來投了很多錢做智能設備的硬體開發,以及和有關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這些成果在公司到處可見,比如在裝配自動化生產線車間,以前一條生產線要36個工人,現在4台機器人加2名工人就形成一條線。前後一對比,現在的生產線由於是機器裝配的,肯定比人工裝的要精準,以前良品率約為90%,現在達到99%以上。不僅產品的品質提高了,而且由於減少了工人,人工成本也降下來了。

另外,公司在模塊化方面也做了很多改進,節省了入庫等中間環節,提高了物料周轉效率,工人也節省了很多。考慮到行業技術在不斷進步,為進一步提高生產率,同時也保障不斷增長的產能,此次擬募集資金的最大一部分將用於智能改造和擴產,約有3.79億元。

南方日報:這次募資的另一個用途是研發中心的擴建,可否介紹研發在公司發展中處於怎樣的地位?給公司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吳寶玉:一個公司的競爭力實際上就是來自技術和人才的競爭,尤其是對於科技企業而言,現在大家都能感受到。未來企業能否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看企業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以及研發投入和產出情況。

公司發展之初是仿製別人的產品,但到2010年左右明顯感覺這條路走不下去了,毛利率逐步下降,所以不得不搞研發。到2019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是6.13%,2020年上半年是8.42%,都高於行業同期的平均數。研發人員佔總人數的10%左右,也是一個比較高的佔比。所以,這些年來公司在研發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增強了和客戶的粘度,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這從財務數據也看得出來。可以說,公司從研發裡面嘗到了甜頭。

南方日報: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科技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今後公司在吸引人才方面有哪些考慮?

吳寶玉的確如此,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跨界融合,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最終帶來的是技術和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所以,研發一定要放在首位,技術投入必須要加大,我們也會招聘更多高端人才。

其實上市對人才的吸引是很明顯的。以前,我們想招聘一些國際人才,但由於不是公眾公司,一些信息不透明,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不夠。上市以後,公司的知名度會大大提高。當然,上市也可以表明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效益良好,對各類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今後,公司還將在股權激勵等方面做出一些安排,讓更多高端人才分享公司發展的成果,也希望藉此讓格林精密成為一家更有競爭力的企業。

【記者】劉光明寶

【作者】 劉光明寶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