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NS學院正式啟動,引領腦轉移瘤戰役新征程

導語:2019年4月21日,備受矚目的中國CNS學院正式成立,並在廣東順德成功啟動,國內外腫瘤領域知名專家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為了進一步提升全國惡性腫瘤的規範化診療能力,加強對腦轉移瘤特別是肺癌腦轉移的認識與防控,2019年4月21日,中國CNS學院正式成立,並在廣東順德成功啟動。來自腫瘤科、呼吸科、胸外科、放療科、神經外科等國內外多學科知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聚焦腦轉移瘤治療現狀及新進展,為全國腫瘤領域的同道們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學術盛宴。

啟動儀式

本次會議由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張力教授、蘇黎世綜合癌症中心Rolf A. Stahel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王綠化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神經外科牟永告教授等共同擔任大會主席。張力教授講到,腦轉移瘤患者在臨床上,發病率高,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獲益和生活質量。CNS學院的成立,旨在通過這一平台,匯聚更多多學科臨床專家的力量,為腦轉移瘤特別是肺癌腦轉移的綜合防治做出貢獻,不僅要治療,更要關注預防,延長病人總生存期的同時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最終惠及更多臨床患者。

開場致辭

在激動人心的啟動儀式後,大會進入學術宣講環節。專家們指出,腦轉移瘤的發生嚴重威脅著患者生命,目前針對腦轉移瘤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浙江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科範雲教授提到,FLAURA研究顯示對於初治EGFR敏感突變陽性NSCLC腦轉移患者,奧希替尼較標準治療顯著延長中位PFS(15.2個月 vs. 9.6個月),降低53%顱內疾病進展風險,且奧希替尼組患者發生CNS的進展更少,因CNS新發病灶導致的進展也更少,可預防腦轉。Rolf A. Stahel教授強調,對於EGFR敏感突變陽性NSCLC患者,與其他EGFR-TKI相比,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提供了更長的PFS, 更少的副作用,更好的CNS功效,目前已得到NCCN指南、歐洲ESMO指南等最高級別推薦,是目前一線治療的優選方案,同時也非常期待奧希替尼在中國一線適應症的獲批。

范雲教授、劉安文教授

在Q&A環節,專家們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就腦轉移防治策略、奧希替尼應用時機以及聯合治療的模式探討等熱點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大會現場

最後,張力教授在總結中指出,腦轉移瘤作為臨床上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次啟動會的成功召開,在全國範圍內吹響腦轉移戰役的集結號角,通過構建以患者為核心,以臨床專家主導,社會組織和相關單位等共同參與的平台,2019將發起一系列項目活動,線上線下全覆蓋,多科室聯動,加強學術宣傳與交流,我們期待更多臨床醫生用科學的力量,守護更多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