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酒店巨頭華住酒店打算回港二次上市 募資最多78億港元


中概股回歸熱潮正盛。

近年來,在美上市的中國經濟型酒店很難受到當地投資者的青睞,而國內資本市場估值較高,中概股回歸已成趨勢。隨著如家回歸A股,早先在美股上市的三大經濟型酒店七天連鎖酒店集團、如家酒店集團華住集團(漢庭酒店),如今只剩下了華住集團未回。

6月18日,據消息人士指,中概股連鎖酒店集團華住酒店正與財務顧問商討回港作第二上市事宜,最快計劃今年底來港上市,計劃集資5億美元至10億美元(39億港元至78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消息人士稱,公司尚未就集資規模作出定案。據目前公司估值計算,預計公司將發行5%至10%股份,集資約5億美元至10億美元。不過,華住集團表示沒有回港作第二上市的計劃。

據了解,華住酒店集團於201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擁有不同客群的酒店品牌包括:Novotel Hotel、ibis Hotel等。受到疫情影響,公司於4月份預計,今年首季凈收入按年下跌15%至20%。如果剔除Deutsche Hospitality(德意志酒店集團)並表的影響,預計2020年一季度凈收入下降45%至50%。

華住集團(美股代碼:HTHT)是中國國內領先的酒店概念股票,HTHT的英文全稱為:HuaZhu Hotels Group, Limited。HTHT前身是在美上市的漢庭酒店集團。2012年改名為華住集團。華住集團旗下擁有眾多知名的酒店品牌,包括:漢庭、全季、桔子酒店、海友、星程、宜必思、美居、諾富特、禧玥等。

圖片來源:網路

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季琦,1997年9月,創辦上海攜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任總經理。1999 年 5 月,與梁建章沈南鵬范敏共同創建了攜程旅行網。四人按各自專長分工:季琦任總裁,梁建章任首席執行官,沈南鵬任首席財務官,范敏任執行副總裁,人稱「攜程四君子」。2002 年,在攜程發展正順時,他從攜程抽身而出,創辦如家連鎖酒店,身份也由攜程總裁變為了如家酒店連鎖的CEO。2005年創辦漢庭連鎖酒店,出任CEO。同年2月,組建力山投資公司,自任CEO ,投資方向轉為商業房地產,首期投資約 2000 萬美元。

2016年,華住全資收購了法國酒店品牌雅高(Accor Hotels)旗下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和蒙古國開展業務的子公司,同時獲得雅高子公司中端和經濟型酒店品牌的特許經營權。同時,華住還收購了雅高在大中華區經營奢華和高端酒店品牌子公司的部分股權。

2017年,主打設計感、隔音的水晶桔子酒店被華住以36.5億元收入旗下。

2018年,公司又以4.629億元收購了高端品牌花間堂酒店的71.2%股份,合計持股達到82.5%。對花間堂的估值為EBITDA的13倍。截至18年末,華住的市值約為當年EBITDA的24.5倍。

在2019年,公司旗下的漢庭酒店品牌排名BrandZ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第76位,在酒店行業中排名第一,並且是連續6年入選該榜單前100。

截止2019年底,華住總酒店數量5618家,位列全國第二。其中,經濟型酒店3485家,佔比62%,中高端品牌酒店2133家,佔比37.97%;籌建酒店共有2262家,其中經濟型酒店有826家,中高檔酒店有1436家,中高端酒店的增速明顯高於經濟型酒店的增速。

酒店的經營模式有三種,自有經營、特許經營以及管理服務。酒店發展早期一般都採用自有經營,萬豪希爾頓等高端品牌尤其如此,華住集團發展早期,通過「漢庭」品牌建立市場也是如此。待到形成一定規模,往往會尋求快速擴張,尤其是中端連鎖酒店,就會尋求特許經營,以最快的方式搶佔市場份額。而管理服務往往會尋求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來經營。

總的來說,華住旗下的酒店品牌定位不同,覆蓋了不同用戶群的細分需求,形成了較強的行業競爭壁壘、協同效應、並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定價權。同時,其主打品牌漢庭、桔子酒店等與其他同類型酒店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也獲得了相當多用戶的認可,長期穩定發展可期。所以,若華住成功回歸,也是值得持續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