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罕見的老照片,今昔對比,大不一樣!

為美軍服務的咖啡廳。

清末時的天后宮,像不像孫悟空打二郎神時變的房子。

上世紀90年代的青島模特外拍。

青島老公共汽車,經典的前開門。

青島老字號茶莊---大陸茶莊,1941年開業。圖為90年代初的買茶場景。

20世紀20年代,在青島神社前拍照的日本女人。(即今天的兒童公園,大多建築都已拆掉,留存下來的只有那108層階梯)

70年代老膠片機拍攝的四方路上的土產店。

70年代,一體前的排球女將。

40年前,改造前後的膠州路。

1950年代,異常兇猛的女屠戶,殺豬不眨眼;一點也不輸給男人的女電焊工人...這是那個時代女性勞動者的一個縮影。

1910年,一清朝男子和其在前海打漁的帳篷。

1899年在青島的第一家德國麵包店。( Deutsches Bundesarchiv)

80年代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當時的即墨路全國聞名,共分:小百貨、編織品、小五金、小家電、箱包、眼鏡、皮鞋等幾個區,整個市場攤位達1340個,從業人員3000多人。國家領導人胡耀邦、楊尚昆、習仲勛、谷牧、萬里等均來視察過。1997年經「退路進室」,市場已遷至了聊城路,但大家還是習慣叫「即墨路」。

1967年的延安路。

1956年8月的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在青島可能有人沒有過嶗山,可能有人沒去過海底世界,但絕不可能沒去過「第一」。

1951年的青島火車站。青島火車站始建於1900年1月,竣工於1901年秋。德國人魏爾勒和格德爾茨設計。1991年,增設膠濟鐵路複線工程,青島火車站擴建,將德建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

1951年12月19日,市公安局封閉福香班妓院。

1951年「六一」兒童節少年兒童在市府門前接受市領導檢閱,照片上「孩子們」的兒孫們應該都有微信吧,轉給他們看看有沒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