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學者:鄉村是兩岸青年合作藍海

中新社福建福清11月25日電 (記者 林春茵)25日,第九屆海峽青年節村村「young」力量《兩岸新農人》短視頻大賽暨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福建省福清市舉行。兩岸專家學者指出,鄉村成為兩岸青年合作的藍海,吁為兩岸從事農業活動的年輕人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圖為論壇上舉行兩岸新農人對話。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唐永紅認為,台灣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即提出「富麗鄉村」建設;大陸當前將實施鄉村振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任務,有巨大市場需求和廣闊舞台,具有成本較低等後發優勢,兩岸新農人可在農業生產現代化、農業經營現代化和農業業態創新等進行密切合作和交流。

唐永紅指出,當下,大陸人民更注重綠色、環保、安全、健康,智能消費、數字消費、智能支付和智慧購物成為主流,為農業業態創新帶來強大的市場需求,在後疫情時期,應為兩岸從事農業活動年輕人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台灣新農人需具備大陸市場知識,了解市場品類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才能發現市場需求缺口。」

金門大學教授劉燈鐘錶示,兩岸新農人攜手合作,用科技賦能農業大有可為,包括農業電商、灌溉給水、無人機、自動化機械和精準農業,予以農業發展得到更多助力;用創意文化包裝農產品,活化老舊農舍,讓農村再生,「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一道靚麗風景」。

台灣神農廣播電台台長戎屏國說,疫情前兩岸農人即互訪取經,往來頻繁,兩岸農業交流雖因疫情關係受阻,但不管外部環境如何巨變,中國農民幾千年來共同的敬天愛地、愛物惜福的文化底蘊,仍是我們面對挑戰的最大力量。

台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認為,政治紛擾近年來阻礙台灣發展,致使許多台灣鄉建鄉創人才「學無所用」;而大陸廣闊的鄉村市場對台企台青而言,是生機無限的新藍海。「台灣年輕人在大陸有很多機會,用善意和創意去發揮所長。」

本次活動是第九屆海峽青年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由福清市人民政府主辦,福清市台港澳辦、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廣播公司承辦,福清台灣農民創業園協辦。(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