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個筆電行業里很流行的「糟糕設計」

雖然現在全行業都缺貨缺得厲害,但客觀地說,各家新品多少都有進步。

然而讓我很不爽的是,在筆記本電腦的【鍵盤設計】方面,很多品牌鍵盤布局都愈發迷惑,特別是電源鍵的位置:

惠普在這方面最「有才」,他們將電源鍵放在DeleteBackspace旁邊,不僅位置奇葩,打字的時候還容易摁錯。

那麼如今的新品筆記本【鍵盤布局】習慣怎麼設計呢?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宏碁 傳奇X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它的配置如下:

R7 5800U 處理器

RTX3050 4GB 獨立顯卡(35W~40W)

16GB 4266MHz 內存

512GB 固態硬碟

14英寸 1080p解析度 100%sRGB色域 IPS屏

電池容量 59Wh

厚 19.1mm

機身重 1.39kg

適配器重 423g

目前售價5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八核R7+RTX顯卡+14英寸屏,同價位罕見

2,雙M.2插槽,可拓展固態硬碟

3,三種配色可選

缺點!

1,右上角開機鍵離刪除鍵太近,且沒有做手感區分

2,霧面屏幕膜觀感有油膩感

3,背光鍵盤光源不均勻

【升級建議】

這台筆記本電腦拆機不難,卸下底面螺絲即可揭開後蓋。

雙通道16GB LPDDR4x 4266MHz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內存為板載無法更換。

固態硬碟是512GB的海力士HFM512GD3JX016N,支持PCIe 3.0x4和NVMe。機器自帶兩個M.2插槽,如有需要可自行加裝或更換固態硬碟。

【購買建議】

1,想要顯卡性能較強的小尺寸筆記本

2,對存儲擴展性有要求

3,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宏碁 傳奇X最大的特點是配置,6000元左右的14英寸筆記本,絕大多數都是沒獨顯的,有獨顯那也是MX450這種雞肋顯卡,同尺寸同價位下,這是唯一一款RTX獨顯筆記本。

屏幕方面,它採用了一塊1080P的14寸IPS屏,實測色域容積為109.2%sRGB,色域覆蓋為99.1%sRGB,平均△E為1.79,最大△E為5.73。

這款屏幕是IPS霧面屏,霧面膜通透性一般,有油膩感。

介面方面,機身外部有一個全功能USB-C(支持PD)、HDMI2.0、2個USB-A 3.2 Gen1。

續航方面,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11小時3分鐘(場景:現代辦公),在有獨顯的情況下表現還不錯。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44.5dB,比較安靜。

宏碁 傳奇X有兩個配置,今天點評的高配版首發5799元,目前供貨正常,非促銷時段5999元,是少有的,不缺貨耍猴的全能本。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台尺寸小,且有RTX獨顯的筆記本,那麼這台全能本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要一台性能釋放更強的電腦,那麼大屏幕專業遊戲本更適合你。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宏碁 傳奇X的拆機實拍圖,雙熱管單風扇的組合。

室溫25℃

反射率1.00

BIOS版本:1.01

針對輕薄本,我們使用負載較低的Stress CPU+Furmark進行壓力測試。

在滿載狀態下,CPU溫度維持在83.6℃,功耗15W,頻率維持在3.05GHz。

顯卡溫度維持在70.7℃,功耗35W,頻率1035MHz。

左滑看背面溫度

烤機背面溫度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溫度最高43.5℃,WASD鍵位區域在42℃附近,方向鍵32.2℃。背面溫度最高約45.5℃,中心點溫度41.4℃。

總的來說,傳奇X的散熱表現中規中矩。單烤CPU能維持30W+88.4℃;單烤顯卡是40W+65.4℃,功耗表現符合宣傳。

顯卡使用的是Max-Q版,也符合我們對它的預期。

再來回顧一下傳奇X的鍵盤設計:可以看到雖然方向鍵僅有半高,但空間沒有浪費,保留了翻頁鍵。可是電源鍵位置不好,和惠普一樣放在了Delete和Backspace鍵旁邊。

最重要的是,電源鍵沒有做手感區分,點按手感和其他鍵帽一致,這就會加重打字時誤觸的概率。

好在點按電源鍵並不會讓電腦直接關機,需要長按才會觸發電源鍵,所以最多誤觸一下,並不會真正誤操作。

同樣是「鍵盤集成電源鍵」,前段時間我給我媽買的LG gram 16Z90P設計就合理很多,首先因為有數字小鍵盤,所以電源鍵距離刪除鍵很遠。其次電源鍵不是突起的,而是下凹的,手感和普通鍵帽有很大不同,所以幾乎不會誤觸。

但半高方向鍵和數字小鍵盤的布局也有點奇怪。

同樣是小尺寸筆記本,同樣是電源鍵夾在Delete和Backspace旁邊,戴爾 XPS13-9310的電源鍵進行了特殊設計,點按手感硬得和開關一樣,必須明確用力摁下去才會觸發,這樣也可以做到防誤觸。

但方向鍵設計還是有點奇怪,左右正常大小,上下僅有半高。

綜上所述,越來越多的廠商喜歡將電源鍵放在鍵盤裡,個人猜測可能是為了減少產線裝配工序進行的設計。原本電源鍵需要另外安裝,如今集成在一起之後,只需裝上鍵盤,電源鍵就裝好了,少一個步驟,效率+1。

說句心裡話,就算我們一直在呼籲優化鍵盤布局,但電源鍵設計「陰間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如果你不幸買到這個設計,還是儘快習慣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