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紫金山新聞
受長江上游來水、天文潮和本地強降雨等影響,南京市主要江河湖水位全線超警,7月18日8時,長江南京站水位10.23米,超歷史最高水位。當天10時起,全市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啟動。
汛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發出通知,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帶領群眾全力以赴打贏防汛搶險關鍵仗。在防汛搶險一線,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積極響應號召,帶領群眾全力以赴打贏防汛搶險關鍵仗,為安全渡汛築起了一道道「銅牆鐵壁」。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已組建黨員突擊隊1651個,33636名黨員幹部下沉防汛一線,35071名黨員志願者參與巡堤值守。
風雨中嚴防死守,守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面對嚴峻的汛情險情,我市鎮街和村社黨組織堅持對重要地段、關鍵部位保持24小時巡查,確保隱患早發現、早處置。
7月17日晚,江北新區大廠街道部分區域持續大暴雨,轄區多出路口積水較為嚴重,為了保障出行居民安全,大廠街道新華六村社區連夜組織黨員幹部和居民志願者堅守在積水路口,當好「人體警示牌」,提醒過往居民注意出行安全。太子山社區新華四村平房區因積水較深,部分居民家中出現漫水險情。社區書記畢宗平收到險情報告後,第一時間組織社區黨員幹部、網格員以及防汛志願者20餘人趕赴現場,連夜將2戶嚴重受淹居民轉移到社區,並組織人員迅速排水搶險,幫助居民清理家中積水,及時止損。
江北新區黨員在防汛一線查看險情。
7月18日凌晨,南京秦淮河站水位11.03米,超警戒2.23米。江寧區秣陵街道秦淮河東旺責任區的老後圩泵站背水坡發生滲漏險情,如不及時控制,將嚴重危害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東旺社區書記崔吉安緊急從防汛值守點帶領東旺社區兩委黨員領導幹部趕赴現場,迅速組織人員和物資進行搶險。他自己也扛著土包,跳進河裡投身防汛搶險戰鬥。在他的帶領下,20多名社區黨員幹部和志願者相互配合,利用土包、木樁等物資,精準封堵漏水點。經過3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散浸險情得以成功排除。
崔吉安和社區黨員幹部跳入水中封堵漏水點。
「在原虹光化學有限公司北面處發現水位上漲,就要漫到廠地了,請大家支援!」7月18日下午5點,六合區雄州街道冶浦社區網格黨員志願者馮聲和在巡堤過程中發現一處隱患,立即在社區網格微信群中發出險情通知,上傳現場圖片。社區多個網格的應急突擊隊接到消息後迅速集結,現場人員立即行動起來,挖土、裝袋、疊包,大家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奮戰3個多小時成功消除隱患。
7月14日,棲霞區龍潭街道陳店村接到關閉涵閘通知,下午4點左右,由於連續降雨,便民河水位持續上漲,陳店村牛角尖處涵閘閘板壓力增大,隨時可能超負荷損壞,只能應急採取往閘板前埋泥包的方法來分攤壓力。涵閘處水深六米,需要有人下河埋包,當時持續降雨,水位不斷上升,河水溫度很低。陳店村黨總支副書記武曉春和陳店村黨總支第一支部書記陳繼洋帶頭跳入便民河中潛水埋包,「6米多水深潛不下去,我們插入一根8米的杆子抱著泥包,靠著泥包的重量沉下去,特別費力氣,十幾分鐘時間就累得不行。」武曉春告訴記者,大家齊心協力,將一袋袋泥包排在水底,加固了涵閘,排除險情。
黨建聯盟信息互通,黨員先鋒隊上崗
面對當前嚴峻的防汛形勢,駐守圩堤的黨員幹部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成為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報告防汛指揮部,磚牆鎮巡邏發現襟秀庵涵洞伸縮縫處出現漏水情況,存在安全隱患,請求支援!」7月13日晚,高淳區永勝圩二分局巡查組在夜晚巡險中率先「吹哨」。市、區兩級防指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晚上10:45,由水務專家、鎮村、派出所、交警、應急、電力、志願者150人組成的黨員先鋒隊,攜機械和物資迅速抵達現場。在水務專家指導下,三台挖掘機開始分工協作,對涵洞進口兩側護坡及砂石墊層進行拆除,裝土車輛運送黏土迅速抵達現場,回填土方2000立方。凌晨3點左右,水利專家表示,涵洞封堵後幾乎沒有滲水了,然而先鋒隊隊員們依舊不敢有絲毫懈怠,自發把預先準備好的防汛沙袋傳遞到堤壩備用,經過徹夜奮戰,封堵作業至堤頂13米,襟秀庵涵閘滲漏徹底解決。
高淳區防汛值守點值守人員集合。
玄武環境集團黨委依託「橙·紅」黨建聯盟,整合資源,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形成「雨前、雨中、雨後」三項工作機制,黨委成員帶頭防汛值班,一線黨員不間斷巡視。鎖金村保潔中隊黨員高日余夜裡巡查時發現新莊公交站台周邊的水已經淹沒過路牙,他第一個跳進水裡,站在沒到大腿的雨水裡,和保潔員一起清理堵塞的下水道溝眼,完成作業後他來不及換下濕透的衣物,又連夜聯繫後勤保障部黨員突擊隊,將新莊廣場周邊地勢較低處的溝眼全部清理乾淨,確保積水順利排放,第二天白天不會出現淹水堵塞交通的情況。
玄武湖街道城管夜間巡邏,人工排水。
7月17日夜裡暴雨襲城,秦淮區長干里社區黨委組織黨員突擊隊巡查,黨員胡文玥發現集合村71號有居民家中出現進水險情,立即向社區和街道防汛指揮部進行報告,並按照預案將27戶居民緊急疏散到定點旅館。為盡量減少居民損失,社區黨委組織7名志願者連夜採取人工助排、泵車強排等措施排除積水,疏通堵塞下水道。7月18日凌晨6時,積水清除,居民順利返回家中。
90後黨員和老黨員幹勁十足,展示別樣風采
在防汛一線,還有一道特殊的風景線,這是一批幹勁十足的「90後」黨員和老黨員,他們把防汛搶險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考場,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黨員的別樣風采。
六合區水務局防汛分工技術幹部張益、金亞男都是「90後」,張益是共產黨員,金亞男是預備黨員,既是同行又是同事,相知相愛,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因為疫情影響和工作安排,他們把領證時間推遲到今年5月27日,不到一個月,因為汛情,身為黨員的他們又毅然加入黨員突擊隊,分別駐守程橋街道和馬鞍街道,指導街鎮防汛人員及時準確處置險情,和一線人員一起守衛大堤。對於每天聚少離多的他們,工作間隙微信里的相互問候,就是「戰時」的暖心情書。
溧水區石湫街道光明社區「90後」黨員方浩,曾經是一名武警戰士。入汛以來,他把汛情當做命令,將堤壩視為戰場,主動申請戰鬥在防汛一線。堆沙堡,鏟石子,挖溝渠、裝土方、鋪油布……方浩已連續在湖堤駐守半個多月,每天休息時間只有3至4個小時,他說:「我曾經是個兵,那就永遠是戰士!我還是一共產黨員,組織交代的任務,我一定要完成!」
浦口區永寧街道西葛社區的責任堤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位手拿竹竿、鐵鍬,嫻熟查看浸溝、浸水的老人,他就是78歲的老黨員方信有。轄區滁河水位達到防汛警戒線後,考慮到堤上環境惡劣和年齡因素,社區黨總支沒有安排主動請纓的方信有上堤「作戰」,得知這一情況後,方信有急了:「我是共產黨員,又有30多年防汛查險經驗,對堤壩情況熟悉,為什麼不安排我上堤巡查?」在老人的再三堅持下,社區黨總支安排他加入了巡查值班隊伍,和其他年輕黨員一道,頂著烈日暴雨每天在堤上值守查險12小時,用實際行動扛起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薛訓慧是建鄴區老黨員,也是江心洲的一名抗洪老將。在1998年特大洪水時期,薛訓慧就作為工廠抗洪搶險隊的隊長,奮戰在抗洪一線。如今他是江心洲白鷺社區書記,依舊身先士卒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中。白鷺社區共負責5個防汛值班崗位,每天早上7點不到,他就將這5個防汛點都轉了個遍。
建鄴區雙閘街道城管成立了一支50人的應急搶險隊。
防汛一線,黨旗飄揚,誓言如山。我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正在抗洪搶險的大考中,凝聚起萬眾一心防汛搶險的強大力量。
南報融媒體記者 毛慶 通訊員 寧組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