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進入實質交鋒,標的已清晰,誰的後背在發涼?

中美博弈,進入實質性階段,標的正在清晰化。

螳螂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5日應詢表示,一段時期以來,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等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極力煽動兩岸對立、惡意攻擊誣衊大陸、謀「獨」言行惡劣、勾連外部勢力分裂國家,嚴重破壞兩岸關係,嚴重危害台海和平穩定,嚴重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

名單出爐後,竟然有「台獨」分子向大陸抗議!

抗議的不是被列入名單,而是沒有被列入名單,囂張至極。

台當局駐德代表謝志偉說,自己「台獨」言行也不遜色,「怎麼可以漏掉我的名字?」

他說,自己未被列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別人會嘲笑他,甚至可能因此被認作「線人」、「特務」,要求立刻將他補入名單中,名次無所謂,「我寧可墊底,也不願被當作是卧底」。

謝的囂張正是這群「台獨」分子頑固心態的一個縮影,除了極盡表演之能事,更是把「台獨」當成一個職業,不怕過頭,就怕欠火候。

謝明知自己極有可能被列入名單,因為台辦說的是蘇、游、吳等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這個「等」字就是給這些不知死活的謝志偉之流準備的。

而謝本人不甘寂寞,主動跳上前台表演,這是在民進黨內邀功,對大陸極盡挑釁。

大陸是依法對清單內的人物實施懲戒,禁止其本人及家屬進入大陸和港、澳特區,限制其關聯機構與大陸有關組織、個人進行合作,絕不允許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在大陸謀利,以及採取其它必要的懲戒措施。

有了更精準的措施後,會有兩種後果,一,清單內被點名和未被點名的人物會有所收斂,二,更加破罐破摔,窮凶極惡,變本加厲。

謝就是第二類的典型。

大陸方面說,「台獨」是一條死路,一條絕路。

這句話不是簡單的政治口號,而是大陸對於圍繞可能干擾統一的因素研判分析後,得出的終極歷史結論。

謝志偉只是歷史車輪下的一隻螳螂而已。

要錢

統一,除了兩岸,唯一最大的「外變數」就是美國。

從美方利益看,兩岸自行談判、和平統一,對美國沒有好處,因為統一的代價是大陸付給台灣或者補貼給台灣,美國吃不到,收割也將就此打住。

特朗普說美國第一,美國優先,他說出了美國政客羞於公開表白的心裡話。

從根本上說,美國的利益就兩個字:「要錢」

美國實行民主政冶的目地、就是要選出以美國「利益第一」的執政者。

200多年前,美國人也鬧革命,根本原因是不肯交稅錢給英國政府。

為什麼打南北戰爭?

同樣是為了錢!

因為工業革命後,美國的北方急需工人,而南方不肯放棄奴隸。

美國人一直宣傳南北戰爭是為了人道、解放黑奴,那是後來自圓其說的,不明真相的「哈美族」就這麼人云亦云。

事實上,1776年美國革命時,不但沒提到解放奴隸,包括華盛頓在內的多位領袖都擁有大批黑奴。

所謂「人道、人權」和「民主政冶」,那隻不過是美國人和歐洲人一直用來做宣傳工具的。

英國在19世紀不也是民主政冶嗎?

還不是照樣搞鴉片戰爭和殖民主義!

但是今天,世道變了。

美國人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去佔領別國,去偷搶殖民地。

那美國不勞而獲的途徑就不是通過打仗這種方式,而是通過看起來更文明,實際上每個細胞都在滴血的美元和美債。

美國人黃世仁當慣了,基本不怎麼需要勞動、生產,全世界給他們打工、輸送。

大量物資靠進口,所以過去幾十年每年都是大舉入超。入超的意思就是國家貿易在一定期限內,對外進口貨物的總值超過出口貨物的總值,換個熟悉的說法就是貿易逆差

「續命循環」

美國政府赤字高企、要不斷的發債和印鈔。

這個把戲已經玩了很久,也讓美國人過足了舒服日子。

但是,許多人不了解的是這個把戲怎麼玩,能玩這麼久。

能維持這麼久,關鍵是美國當「全球領袖」,而且是唯一領袖,手段就是打壓、打擊可能威脅美國地位的國家,哪怕這些國家根本沒有任何挑戰的意思。

但在美國的定義里,「追近」就是挑戰,就是威脅

美國在中東打了N場戰爭,不是為了搶石油,美國自己都生產石油過剩。

美國把伊朗塑造成中東大撒旦、出兵伊拉克,弔死薩達姆的目的,是美其名曰要保護沙特、科威特這些國家。

美國給他們提供軍事保護的時候,那他們就必須用美元做石油交易,沒得商量。

沙特等國家還要用收到的美元買美債。

只有這樣,美國才能不斷的發債和印票,這個「續命循環」才能維繫。

美國在日本、韓國建立軍事基地、大量駐軍,「軍事支援」台灣,也是這個道理。

沒有假想敵,美國就起不到保護作用,駐軍就失去意義和根基!

所以,沒有敵人也要製造出敵人!

但是,台灣和沙特、科威特、日本、韓國不一樣,因為它是兩岸暫時沒有統一前的一個地方行政當局。

美國可以對其他國家無底線揩油、壓榨,對台灣做不到無底線。

中華民族

中國這個國家,之所以歷經磨難卻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在於幾千年來,這個土地上的人,共同目地是:維持「中華民族」的生存和延續。

每個中國人,一生「承前啟後、傳宗接代」,其實都是中華民族延續的一個環節。

歷朝歷代的帝王,品德、能力各不相同,但有一點不能含糊,就是他必須是中華民族的守護者,這也是君臣之間,天子與百姓之間,恪守的一條底線。

否則,政權不會持久。

這就是為什麼元朝只有短短不到一百年就玩兒完的根本原因。

話題拉回到現實,台灣島上的執政者,如果不懂中國歷史,不明白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基因,而要當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那就「不會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這話不只是說說的。

硬道理

美國拋棄台灣、中美在1979年建交已經有42年了。

這段時間裡,美國還不斷支持中國大陸跨入聯合國WTO,都是因為有錢可賺,有利可圖,大陸也一直用賺來的美元、購買美債。

某種程度也是一個閉環。

但這種模式極大限制了中國生產製造往高端邁進和突破,把中國定位成中低端產品生產基地,為美國人繼續衣食無憂的生活提供廉價商品。

這種定位顯然和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勤勞奮進的品質不相符。

終於,歐洲人的想法和做法給了中國人啟發:歐盟使用歐元、成立歐洲央行發債。

這種做法的本質是打破美元的壟斷

歐元變成國際貨幣,RMB為什麼不可以?

人民幣國際化之後,中國大陸就不需要靠外匯收入來吸納國際資金。

外商賺了人民幣,可以直接買中國的公債

中國通過紀律約束和道德約束,有機會在金融上完成一次脫胎換骨的革命。

而更大的意義是從美元霸權中突圍,撕開口子之後,美國三大霸權就失去最重要的一根支柱。

另外兩個霸權是科技霸權和軍事霸權

什麼是硬道理,這才是硬道理。

人民幣國際化怎麼踏出去?

答案是「一帶一路」。

亞非拉國家的短板是基礎設施,中國和他們發展外貿的最大瓶頸是運輸。

所以,有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就是亞投行,美國當然是堅決反對參加的。

美國立場是基建投資必須透過美國控制的世界銀行來做。

這才是中美之間真正扳手腕。

中國和更多國家發展外貿之後,使用和持有人民幣的國家就越來越多,還會吸引中東的沙特、科威特等國家參與石油的人民幣交易。

賣石油可以收人民幣,那美國的經濟制裁,武功不就廢了嗎?

美國給沙特等國的所謂安全保障,不就破宮了嗎?

中國穩紮穩打,不斷推進,美國則窮盡一切手段阻撓中國向目標邁進。

台灣,就是美國的手段之一,也是最後的手段。

美國早就在1979年與中國大陸建交、美軍撤退後,放棄了派軍保衛台灣這一條路。

美國賣了幾十年的破銅爛鐵武器給台灣,也就是收點「保護費」,讓台灣人覺得交了錢心安。

為了保住這棵「搖錢樹」,美國只會去扶持能配合他們的民進黨「台獨」分子。

大陸已經表達了兩岸必須也必然統一的決心,其實告訴美國人,這棵「搖錢樹」終將不保。

基於美國的基因是「收錢」,那麼拜登和美國的「國師們」,應該已經在考慮怎麼能把台灣賣個更好的價錢給中國大陸。

而國台辦拉了清單,美國或許意識到,這些人就是籌碼,到時候是可以為了交易而放棄的籌碼。

台駐德代表謝志偉自求入列的無知,就在這裡。

中美博弈,到實質階段都會有具體標的。

此時再來看國台辦出台的清單,標的已經越來越清晰。

國台辦拉清單新聞稿,最後一句話是,大陸方面將依法對「台獨」頑固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終身有效」。

終身有效的意思就是統一前後都有效,沒有時限,追到為止。

在名單上的人物,以及數量不明的「等」,是不是已經感覺到後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