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海運價格曾一路飆漲,出口集裝箱一箱難求。如今,「瘋漲」的海運費正在回落。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髮現,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在2022年2月11日創出20多年來新高之後,一路掉頭向下。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BX)則顯示,熱門航線亞洲-美西,40英尺標準集裝箱運價已從去年9月10日20586美元降至當前的13935美元,跌去32%。
那麼接下來海運運價走勢如何?還會繼續下降嗎?全球航運巨頭們和國內專家有不同的看法。
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攀上24年最高值後扭頭一路下滑
此前,海運價格上漲周期已經持續近兩年時間,國際港口擁堵,集裝箱一箱難求,已成為外貿企業心頭之痛。
由上海航運交易所編製發布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反映從中國港口出口的集裝箱貨物運輸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CCFI於2020年9月25日再度突破1000以後快速上升,今年2月11日達到3587.91,為24年來最高值。此後,CCFI連續下跌,5月13日該數值為3088.03,下降14%。
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BX)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航線亞洲-美西運費於去年9月10日達到近年峰值,40英尺標準集裝箱運費高達20586美元,今年5月17日該數值為13935美元,跌去32%;亞洲-美東運費也從最高值22173美元下降至15963美元,跌去28%。亞洲-北歐航線目前維持在一萬美元以上,也比最高峰時下降三成。
不過上述數值相對於去年同期運費,仍屬於高位運行。2021年5與17日,亞洲-美西、亞洲-美東、亞洲-北歐航線運費分別為7301美元、8711美元和8345美元,分別為當前的52%、55%和79%。
疫情發展和港口擁堵狀況
將決定下半年運價走勢
在全球兩大海運巨頭看來,下半年全球供應鏈將面臨較大壓力,運價可能繼續下跌。
據財聯社報道,德國最大的集裝箱運輸公司赫伯羅特(Hapag-Lloyd)第一季度財報新聞稿表示,今年開局格外強勁,雖然有初步跡象顯示市場已過了高峰期,但我們預計第二季仍將表現強勁。不過,由於俄烏危機和中國的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繼續面臨巨大壓力等原因,預計這種情況將在下半年得到改善」。其財報稱,全球經濟疲軟和供應鏈持續中斷,將減緩今年海運行業的增長。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承運輸公司馬士基第一季度財報預計,2022年全球集裝箱需求的增長在-1%至+1%之間,這相較其之前的預測範圍+2%至4%則顯著下調。該公司認為,經濟中的風險正在增加,同時歐洲和美國的消費者和商業信心正在下降,主要製造業經濟體出口的訂單也在下降。
該公司稱,第一季度公司的貨運量由於供應瓶頸而下降了7%,但運費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71%。但該公司預計,運費增長將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放緩。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大山接受經濟日報採訪時則認為,境外部分主要港口的擁堵問題持續影響著全球海運物流供應鏈,預計今年上半年集裝箱海運運價仍將維持高位,下半年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供求狀況及境外疫情發展和港口擁堵狀況將繼續決定市場走向。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數據梳理、采寫:凌慧珊
設計:歐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