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很喜歡,TVB關於醫學、破案的電視劇,那麼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裡面提到的一種現象叫「死後發光」,這個現象可比我們看到的殭屍電影更可怕。 殭屍電影裡面說的有些東西是正確的,比如殭屍身上會出現的「大理石花紋」皮膚就是真實存在的現象。
人類的血管是細菌通行的高速路,殭屍沒有免疫系統保持清潔,所以皮膚會變成那個顏色。我們死後,免疫系統會停止工作,血管里充滿細菌,於是皮膚就變得灰暗如大理石。 不過,這類電影中我們錯過了一個真實的詭異現象。如果要在電影中看到,在黑暗中發出熒光的殭屍,畫面就會像在夜視狀態下的一樣,東西都是綠色。
因為,有些殭屍在特定的某個時間點,屍體會在黑暗中發光。在法醫書籍中記載了死後發出熒光現象,雖然這很反常,但是又屬於人體自然分解腐爛的一部分,尤其當屍體被拋棄在野外時,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有時候這種熒光產生的原因是蜜環菌,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種真菌的菌傘是金色的,而且在沾濕之後會變得很黏。蜜環菌的菌柄並不會發光,只有它細細的、螺旋狀的菌絲會發出淡淡熒光。
這些蜜環菌會生長在腐爛的物質上面,而腐爛的屍體身上要是長了這種真菌就會被照亮發光。 死後的生物熒光現象,還有一個原因是費氏發光細菌。這種細菌常見於鹹鹹的海濱環境中。它們既會在腐爛的肉上生長,也會在活生生的肉體上滋生。許多動物身上都帶有這個細菌,讓它們的身體發出熒光,比如短尾烏賊。
這種烏賊身上會繁殖著大量的發光細菌,因此它們身上就會發光。 死後發光是殭屍電影還沒有考慮到的一個現象。這是真實存在的,不是所有殭屍都會發光,除非感染這種細菌是他們變成殭屍的原因,不過如果殭屍們成群結隊地到處亂竄,互相碰撞了,這些細菌和真菌就可以在群體間傳播。
這些細菌有群體感應系統,也就是說它們在另一個生長地會把菌落變大,直到足以發光發亮。也就是說電影里其實可以出現怪獸們,在黑暗中突然發光的場景的。 不過小戴想說,專家們為什麼不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一下,其實人死後不會變成殭屍.. 不會變成殭屍.. 不會變成殭屍..重要的話要重複三遍。
PS:點擊查看原文,可以收聽本文章的音頻節目,歡迎下載考拉FM客戶端,收聽更多的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