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李瑋珉:建築師應該講述城市的故事

他是中國台灣頂尖的註冊建築師

設計風格以人為本

注重人與空間、與房子本身的互動關係

強調空間的實用性與舒適性

1991年創建李瑋珉建築師事務所

2001年成立上海越界設計

作品涵蓋

都市設計、建築設計

景觀設計、展示空間設計

辦公空間設計、酒店設計

劇場設計、博物館設計

商業空間和住宅設計等多個領域

崑山巴城蘭亭園會所,李瑋珉作品

曾瘋狂地迷戀攝影

樂於研究菜譜

更喜歡在世界各地悠閑地遊走

青島海陽帆船國際俱樂部 ,李瑋珉作品

與其說

他是工作狂

更不如說

他是對設計發自內心地喜愛

對話李瑋珉

當夜幕降臨,每一個建築師都可能同城市發生對話,講述這座城的故事,延續城市的前進與發展。

北京的風格在不斷變化

新京報:您是較早進入大陸的一批台灣設計師,兩岸的豪宅設計在風格和側重點上有什麼異同?

李瑋珉:相對來講,台灣因為相對小的社會尺度設計的同質性比較高,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主流文化會達成共識,在設計上會更細膩、內斂。而大陸南北方、多樣性和差異性是很大的。市場的需求也是造成大陸在設計方面差異性較大的因素。以北京為例,它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城市,美感和價值還沒有被時代凝聚起來,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多樣化但是並不夠多元化的市場現象。

新京報:您在為北京項目做設計時,有沒有一些因地制宜的考量?

李瑋珉:我們更在意北京的地理環境,我們針對北京的地點、氣候等因素會做出一定的調整。北京的風格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一定要給北京的豪宅風格做一個定位的話,我覺得真正合乎這座城市精神面貌的詞是多元與混搭。新與舊、傳統與現代,怎樣在這之間保持平衡是我們所必須要考慮的。

台北慕軒酒店,李瑋珉作品

每一種風格都值得驕傲

新京報:對於建築的不同風格您怎麼看?

李瑋珉:任何風格存在都是有其道理的,在我看來,每一種風格都有值得驕傲的,有其文化上的重要性。歷史裡面很多東西不一定適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巴洛克風格,我個人很喜歡文藝復興和巴洛克,但是比較遺憾的是這種東西現在僅僅被當做財富的符號而並非一種生活文化符號被賦予在建築上。

新京報:目前有很多項目採用了新中式風格,為什麼這一設計風格在今天會流行起來?在您看來這一設計風格的特點和優劣都有哪些?

李瑋珉:新中式裡面所強調的禪意風格和我們文化里的價值觀比較吻合,我們今天將這種東方的哲學思維凝聚出來,可以把過去因為歷史原因而被遺忘的那種生活方式重建。所以新中式風格的設計還是很有正面結果的,它讓人們開始重新尋找自己的歷史根源,在這種根源中找到自己所喜愛的空間和形式,並且重構自己的生活。

廈門恆河七尚高層公寓,李瑋珉作品

新京報:近些年來,設計界的理念是否有較大的變化?

李瑋珉:有非常大的變化。上一代真正意義上的建築設計可以追溯到梁思成那個時代。如今,當社會經濟改變,不論市場還是建築設計師都在努力地同世界最前沿的生活方式接軌,彌補歷史斷層帶來的設計理念缺失。這中間肯定也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十年前,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去買房,那時候人們不懂什麼是好房子,客戶是盲目跟隨外國風格,也沒有什麼設計理念。但現在中國人看到過世界,對於生活理念有更多了解,在如今的北京市場上,客戶對一線豪宅的品質要求非常嚴苛。好作品需超出分工限制

新京報:豪宅產品大多被賦予了巨大的空間,您認為豪宅產品在空間設計方面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呢?

李瑋珉:我們的原則是提高空間利用率,讓寬敞變成從容而不是讓寬敞變成空洞的浪費。在實際的設計工程中,和夢想比起來空間永遠是不夠大的。

我們只能透過對空間的充分利用,來盡量讓空間顯得寬敞和從容——比如盡量減少走道、充分利用走道空間。此外,還可以將室內空間和室外結合起來,盡量讓空間有層次感。實際上在空間設計當中,空洞並不意味著會增加空間感,一個轉角有時會比一眼通透的大房間更能賦予人們想像的空間。

和逸台南新天地 ,李瑋珉作品

新京報:在一個成功的作品中,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各應該擔負什麼樣的角色?

李瑋珉:建築設計開發是一個團隊工程,還包括了開發商、企劃、銷售和設計師。不論是建築設計師還是室內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超出這些分工的限制,才能夠做出一個好的作品。

在我看來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應該是不可分割的,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做好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的銜接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很多時候我們首先考慮的是窗戶和室內空間的關係,而不是窗戶和建築外觀的關係。這種設計方式的優點是可以無縫銜接起建築和室內空間,但缺點是很難將建築的外觀做得很張揚。

通過產品提升人們的生活方式

新京報:怎樣才算是好的設計,迎合客戶還是堅持理念,努力創新?

李瑋珉:我們是一個服務業,我們替人創造他的家。不過就和市場上所有的定製服務一樣,高端產品的定製也需要在這些產品背後的企業文化和企業風格所允許的範圍內做出選擇,我們會堅持自己的一些基本原則,不會僅僅為了取悅客人而取悅客人,而是必須設法通過深刻和嚴謹的產品將人們的生活方式提升。在高端住宅里應該包括最成熟的新銳產品和最人性化的生活理念,所以我們在設計時也必須在客戶的要求同我們對建築的理解之間找到平衡。

新京報: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若遇到自己設計理念同客戶衝突的話應該怎樣解決?

李瑋珉:我們也有自己的專業底線,法規和安全方面是肯定不可突破的,做不到的我們只能斷然拒絕。不過我們有很多客戶都是長期合作的客戶,通過長期溝通我們也能夠將自己專業的意見傳達過去,並對他們產生影響。

重慶南溫泉,李瑋珉作品

新京報:設計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是什麼?這部作品有哪些特點讓您滿意?

李瑋珉:如果從北京市場上來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崑崙公寓。那時候北京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高端住宅,在設計出來之前,北京市場上也沒有現代風格的產品,有機會向北京市場呈現出來一個現代風格,能夠影響到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人理解現代感的設計也可以被賦予足夠的價值屬性,我覺得這是這個項目最大的意義所在。

而另一方面,我覺得同開發商的溝通合作也同樣令我印象深刻,這個案子的開發商是任志強先生,他有著強烈的主觀意志,並且非常尊重我的專業。在每一次溝通會上他都會讓我的團隊完整地將專業意見表達出來,顯然一個能夠融合專業意見的開發商是會給這個市場帶來更好、更科學的項目的。

采寫:陳禹銘

編輯:心塞的小編

——————

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點擊標題下方的「V房產」關注我,點擊屏幕右上鍵還可以「朋友圈」。

你也可以通過二維碼關注我們(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