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的結婚例俗,你知道多少?

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家庭乃至家族中的大事。現代人提倡婚姻自由,有蜜月結婚的,大多簡化了婚姻例俗,普遍採取酒店請客慶祝結婚。可是,許多的婚姻例俗,至今仍在民間傳承著。

潮州人結婚在過去通常是由媒人說合開始的,媒人介紹男方的家庭之後,通常是帶著女方家長,到男方家考察門風,女家同意提親,便將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送男家合婚,兩命宜合,婚事即成。

當然,還要男女雙方見面相親,進入戀愛。如是一見鍾情,情投意合,便開始操辦婚姻了。

婚事的第一步是求親,也是女子為爭取尊重的做法。潮州俗語叫「契定」,「有臼來豬來羊,無臼來姿娘」,契定舊時有定金,大吉,禮品,餅乾,豆條等。現代社會發達了,家庭富有了,禮金多之外,有送酒送煙送電器的,全在心意。

送聘,是婚事重要的儀式,宋陸遊《長干行》:聘金雖如山,不願入侯家。說明婚姻自由,送聘只是一種形式,男家的聘禮中有糖食粿品,女家會分贈親鄰,這是民間公開告知婚事的常見方式。

女家收聘金聘禮,要回贈回禮,如女家家庭富裕,會回汽車,床,電器等,當然,還有糖果,這就是俗稱「嫁妝」的。男家收到回禮,當即布置新房,同時向親鄰送糖果和請柬,邀請親鄰於婚慶之日赴喜宴。

送聘之後,布置新房,貼上紅雙喜,請好命的男丁安床,貼上「安床大吉」,在門前張掛喜燈,房門楣貼上「麒麟到此」。

結婚日迎娶的時候,舊時多避開白天,新娘還要撐一把雨傘,現代已經沒有這樣的講究了。

新娘在出嫁日之前要挽面整容,邀請同寅姐妹一起吃甜厚命菜,同寅姐妹送賀禮。然後是新郎騎著白馬抬著大嬌來迎親,現代都改為汽車了。

新娘踏出家門,新娘的兄長把門關上,寓意是新娘自此為夫家人。新娘上轎,長輩往花轎潑花水,也是「潑水難收」之意。

花轎來到夫家門口,鞭炮響起,鼓樂齊鳴,「轎簾捲起喜萬分,新娘美貌又溫存,新郎來牽新娘手,雙雙舉步入府門」,新娘頭蓋紅巾,由伴娘扶出花轎。

新郎家早早就張燈結綵,準備各式結婚用品,通常是潮州特色的各種粿,有紅桃粿、發粿等。新郎新娘在族老指導下,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拜土地,拜天公,拜父母,夫妻對拜,禮成新娘入洞房,新郎揭開新娘紅頭巾,夫妻飲交杯酒,食結房丸,五果湯。

△▴

結婚用品

招待親友鄰居一般在中午舉行,喜宴必須有全雞,全魚,有「頭甜尾甜」兩道甜品。新娘要拜見夫家及族中的長輩,要端甜茶,行跪禮,長輩贈以紅包或金銀首飾,叫做「賞面禮」,平輩和晚輩就沒有賞面禮。

新娘婚後回娘家叫做「返厝」,第一次回娘家是「頭返厝」。頭返厝新娘必須插如意,插仙草,穿出嫁時的衣服,夫妻一路不能說話。新郎作為女婿第一次拜見岳父母,必須帶上豐厚的禮品,主要有大吉,檳榔,麵條,禮餅,糖果等,這些禮品女家收存大吉和部分檳榔,並送紅包回贈女婿家中親人。

岳父母要宴請女婿,有甜品、大吉,還有公雞切成的「四點金」,菜式通常是八式或十二式。

之後的夫妻生活,早生貴子便成為頭等事,為圖吉利,新娘通常會求神拜佛,求生下健康聰明的寶貝。

懷胎十月,喜得貴子,又是夫家和女家都忙的時節,新娘家的兄弟通常會帶上雞蛋和禮金,上夫家看望新娘,夫家也必須備好喜宴,宴請親鄰,喜得貴子之日,在潮州稱為「開初」。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是人生大事,

在潮州,通常把婚姻大事辦的十分隆重,

婚慶之日,

經常是親友鄰里之間歡聲笑語,高朋滿座的日子。

潮州的婚姻例俗,儘管有些已經不再傳承,

但那種一家親,甚至是全族都親的風氣依然存在。

文章轉載自潮州市旅遊局

素材來源丨空心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