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茅台」董事長吳遠之去世「金融茶」模式屢遭質疑,大益茶價已現大跌

每經記者:胥帥 朱萬平 每經實習記者:范芊芊 每經編輯:陳俊傑

曾被稱為雲南「茶王」,今年55歲的雲南大益茶業集團(以下簡稱大益集團)董事長吳遠之突然去世。

12月21日凌晨,大益茶官方微信號發布消息,吳遠之在加拿大旅居期間,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去世。目前,大益集團已成立特別委員會,全面負責公司運營管理工作,公司生產、經營、決策等各項工作均正常進行、穩定開展。

從一名金融業人士到雲南「茶王」,外界對吳遠之的看法存在巨大爭議。支持者認為,吳遠之帶領大益集團成功崛起,在雲南打造了一家龍頭茶企,帶動了當地普洱茶產業與當地經濟的發展。批評者認為,吳遠之開創了「金融茶」模式,將大益茶炒至天價,將茶葉這種消費品變成了金融屬性極強的「奢侈品」,而近年大益茶期貨頻現爆雷。

如今,隨著吳遠之逝世,其一手開創的「金融茶」模式還能否維持,其打造的被稱為普洱茶「業內第一」的大益集團未來又將去往何處?

雲南「茶王」吳遠之去世

實際上,在大益集團正式官宣前,12月20日就有吳遠之逝世的信息在各大普洱茶群傳播。

「最開始,經銷商也是懵的,他們也在向集團核實。」大益集團前員工李靜(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如今,隨著消息傳開,悲傷的情緒在大益集團瀰漫。目前,益友會和官網都已經換做黑白色調。20日下午,已有大益集團的員工在朋友圈發出悼念文字。

「影響肯定是還有點大的,但是該布局的肯定早就已經布局好了。」李靜說,吳遠之一手創辦大益集團,他的去世自然會對企業造成影響。

吳遠之最後一條微博發佈於12月17日:「中日茶道,同出一源,花開兩枝,各自精彩!」

實際上,吳遠之是半路與茶結緣。

大學時期,吳遠之主修的是飛機設計專業,隨後又遠赴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學習工商管理。畢業後,吳遠之一直在從事金融相關工作,曾在海南省政府經研中心、海南證券交易中心、海南清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海信投資有限公司工作。2003年,吳遠之成為博聞科技的董事。

金融相關工作經歷或許日後對吳遠之首創「金融茶」產生了啟發。

2004年,大益茶前身雲南勐海茶廠實行民營制改革,吳遠之就在此時帶領團隊收購了雲南勐海茶廠,開啟了大益茶的新篇章,也開啟了中國茶葉市場的新篇章。

在吳遠之入主前,勐海茶廠已經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茶廠。1938年,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范和鈞和畢業於清華大學張石城帶領9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技術工作者到達勐海(舊稱佛海)籌建茶廠。兩年後,茶廠建成。1976年後,勐海茶廠的「7542」、「7572」等產品成為了普洱生熟茶的典範和標準。

在善於營銷的吳遠之執掌下,大益茶打開了知名度,後來,大益茶還玩起了飢餓營銷,用高調的宣傳包裝和限量的配貨打造出「號字茶」系列,引來「炒茶客」炒作。

大益茶位於成都某處的銷售門店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金融茶」模式惹爭議

而對於吳遠之,外界評價頗有爭議,其留下的最大爭議恐怕要屬他開創的「金融茶」模式。

在吳遠之看來,茶並非消費品,而是一種「奢侈品」。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茶,自古就是一種『奢侈品』,要把大益普洱茶打造成為中國的奢侈品。」

在吳遠之的推動下,大益集團不斷強化普洱茶的收藏屬性和金融產品的功能。甚至推出了茶葉市場的「期貨交易」模式,也就是所謂的「金融茶」模式,助推了大益茶的炒作。

比如,大益的年份茶,2017年的「軒轅號」這款茶,其出廠價為3萬元/件,今年最高峰「軒轅號」甚至漲到200萬元/件出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多位熟悉普洱的業內人士獲悉,大益茶的普洱知名度較早,市場認可度高,這是茶品本身的競爭優勢。基於這種優勢之下,藏家也更加喜歡大益的普洱,便有了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

今年6月,大益集團宣布新茶「2021倉頡號」上市,官方配貨價是7萬元一提,零售指導價2.18萬元/片。在到貨十天期的最後一天,「倉頡號」價格一路飆升,從7萬的出廠價已經漲到了20萬。

瘋漲的價格加之極少的現貨,一度導致廣州芳村出現茶商堵門、搶茶等肢體衝突事件,並引發監管介入調查。

7月,多名芳村茶葉交易平台的經紀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雲南大益給經銷商渠道的「倉頡號」配貨量為6000提,但實際流通到「二級市場」的數量則不到1000提。像大益倉頡、軒轅這類的新茶,足夠稀缺,以大益專營店的規模為標準,每家店的配貨比例均不一樣。

「通常大店的配貨要比小店多。」當時,一名已從大益茶離職的前員工透露。實際上,成為大益專營店的門檻較高,據其了解,現在加入大益要有上千萬資金才行。

大益茶位於成都的某處銷售門店內的產品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大益茶價近期大跌

目前,吳遠之開創的「金融茶」模式所造成的問題,並非浮在表面上的「炒茶」那麼簡單。

12月21日,成都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餘明(化名)給記者講了一個案例。

不久前,餘明曾接到一個朋友的諮詢,他這位朋友加盟了大益茶的門店。在加盟時,大益茶對其承諾,如果開店後兩三年沒有把產品賣出去,公司將把產品和店面整體回收,還會按照一定的利率支付相應利息。

然而,這名加盟商意圖退店時,卻遭到了公司的拒絕,對此,餘明律師分析認為,大益茶的經營模式存在一定的風險。在他看來,大益茶並沒有將茶葉視為一種消費品,而是一種金融投資品。

「這個圈子比較隱秘,只做熟人圈子,合同做得比較隱秘,表面看就是開個茶館,可以喝茶。賣得最便宜的也是一餅幾百幾千元,高的也有一餅幾十萬元,每個城市店鋪不多。」餘明介紹。

而「金融茶」運營模式中,大益集團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餘明認為,「對於此類模式,公司肯定知情,要提供宣傳,加盟店裝修統一,返本付息也是公司背書。」

在吳遠之去世後,主打「金融茶」、「天價茶」的大益集團將去往何處?

「現在大益茶在朝大健康方向走,其他的我也不清楚了。」李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實際上,大益茶的市場價格波動已經出現。根據百家賦大益行情網截至12月20日20時的數據,大益大盤指數下跌5.56%。像比較熱門的「倉頡號」大跌超20%。20日,大益「2101倉頡號」降價35000元/提,降幅28%;「2101倉頡號」禮盒版下跌25.92%。而從一周走勢看,1901國寶貢餅下跌30.2%。

在某平台的1901國寶貢一提(7餅為一提)的價格變化

記者注意到,倉頡號和國寶貢餅都是大益茶今年被爆炒的品種,一度登上熱搜。不過整體來看,大益指數行情全年下跌13.52%,高點出現在今年3月。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