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自漢代開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與「除夕」齊名,有除夕夜的火,元宵夜的燈之說,元宵節與除夕和春節,有過之無不及,因此元宵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
古人在除夕夜燃放煙花爆竹,坐在火爐旁一邊烤火,一邊聽老人講故事,稱之為「守歲」。元宵節之夜,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餃子,到大街上觀花燈,猜燈謎,歌舞昇平,通宵達旦。
元宵節之夜,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情人節」。古代未婚女子常年都是足不出戶,呆守在閨房裡,只有正月十五夜,父母和家人才能放她們出門觀花燈,是青年男女為了尋找愛情的大好時機,因此元宵節便在千百年中,成為華夏兒女的「情人節」。
現在有很多人把七月七說是中華民族的「情人節」,七月七是傳統愛情故事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牛郎送子給織女,夫妻在鵲橋相會團聚,是古人把這一天定成青年女子,向天祈福,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的時候,現代人才反其義,把牛郎織女鵲橋會認定為「情人節」,也不無可厚非的。
元宵節是觀花燈看美景的時候,在古代流傳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愛情故事,最有名的是宋朝才女李清照與金石商人趙明誠,在元宵節觀燈之夜而邂逅相遇,李清照看中了趙明誠的一表人才,才華橫溢,精明能幹,趙明誠看中了李清照美麗善良,才氣過人,於是山盟海誓約定終身,因兩個門當戶對,便很快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成為名副其實的恩愛夫妻。
自古至今,在元宵節成就了許許多多的愛情,有許許多多的青年男女在元宵節之夜觀燈賞景,而相識相知,走到一起,攜手人生,白頭偕老,相伴一生。
現在農村,在元宵節這天社戲、社火、舞獅子、劃龍船、逛廟會、看歌舞表演等等文化藝術娛樂活動,歌舞飛揚,歡天喜地,歡聲笑語,熱鬧非凡,是現代人最為歡樂高興的一天。
在南方一些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元化元宵節習俗匯聚在一起,別具一格,賦有特色,如西雙版納的大象拜年,水族人習慣把水潑灑在遊人身上,為客人送去新春的吉祥,還有苗族人的「高山流水」,用美酒招待客人,有非常壯觀的「元宵長桌宴」,讓遊客飽食當地的特色美食,有非常刺激動人的鬥牛表演,拼搏進取的賽馬會,有讓人叫絕的民族雜技表演如上刀山等,讓人留戀不舍。
總而言之,元宵節是一個古老的節日,自古至今都是被人們非常尊重的一個佳節,各地有非常多的文化習俗,請在留言區來與大家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