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是第4838篇原創首發文章字數 2k+ ·
· 欣言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幾天前,老家前線抗疫的小夥伴打電話給我,聊了40分鐘,了解香港的情況。今天(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內地的疫情防控進一步放開了。
從深陷谷底到生機重現,我國香港過去10個月的經驗和教訓可能最適合借鑒和反思。
在新冠疫情的前兩年,香港本地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始終保持在極低水平,去年曾一度保持連續3個月沒有本地案例,聖誕節前兩地將通關的消息不斷。
但隨著今年1月「高傳染性、低毒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帶來的第五波疫情,香港此前跟隨內地「動態清零」「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策略徹底被擊破,也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公共安全危機。
隨著抗疫策略調整和重啟路線圖的制定、執行,香港用了近半年時間走出了新冠陰影,11月通過舉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香港金融科技節三場大型國際活動,展示香港已經重返國際舞台。
截至12月6日,香港累計確診個案逾217萬宗,但實際上很多人並不會主動申報。早在疫情高峰期的4月,香港大學便預測香港已有約六成人感染,近期每日確診案例仍保持在8000宗左右,但社會已完全有條不紊,活力重現。
由於大量市民已自然感染和有較高的疫苗接種率,香港幾乎已達到全民免疫,香港大學學者估計,香港當前應有超過95%的人口具有防重症免疫屏障。截至12月6日,香港92.9%和82.6%的人口已經分別完成兩針和三針疫苗接種。*

香港抗疫時間線
讓我們一起快速回顧一下香港這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1月:奧密克戎BA.2亞型傳播進入香港。
2月底:疫情海嘯式暴發,公立醫院急診室和老人院成為重災區,醫療體系被擊穿,公立醫院太平間超負荷,急診室內病人和遺體共處一室的場景震驚全國。
3月初:學校提前放暑假;內地各界紛紛派出援港醫療隊,向香港捐贈防疫物資;特區政府在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指導下調整抗疫策略,從「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轉向「減死亡、減重症、減感染」;推行分流分層治療,設立多家新冠定點醫院,提升醫院收治患者能力,重點照顧老年人,陽性患者可選擇居家隔離治療。
3月中下旬:疫情到達高峰後持續回落。特區政府在中央支持下理順資源配置,並宣布抗疫重啟路線圖,不進行全民強制核酸檢測,轉為向全民派發抗疫物資包,取消部分海外國家禁飛令,縮短海外抵港檢疫時間,分階段解除社交限制措施,並提出疫苗接種率目標。
4月:特區政府總結其抗疫策略為「三減三重一優先四集中」,即減少死亡、減少重症、減少感染;重點人群、重點機構、重點區域採取精準有力措施;優先救治長者;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救治。4月21日分三階段三個月內逐步解除大部分社交距離管控措施,學校恢復面授課,社會重拾正軌,開始恢復生機活力。
5月初:歡送內地援港醫療隊。
9月底:海外返港「0+3」,來港前無需核酸檢測。
10月底至今:Hong Kong is back!


經驗與教訓
從疫情暴發到理順資源配置,香港用了至少2~3周,疫情高發期藥物和抗原檢測劑都成了稀缺物資。社會生產力下降,比如快遞小哥中了「陽」,沒人送快遞;紀律部隊和醫療人員輪流中招,前線人力緊張;除了醫護支援,內地甚至派出了屠宰師。大量市民居家辦公兩三個月,本地學校提前在倒春寒的3月開始放暑假,直到4月中旬社會才開始重拾正軌。
但香港並沒有完全像新加坡一樣徹底放開,目前在香港上學仍需自行做抗原快測,進入餐廳需打齊三針的疫苗通行證,除運動外還需要戴口罩,政府也要求海外返港人士進行強制核酸檢測及前三天不能堂食,以及繼續檢測大廈污水。市民違反強制核酸檢測令將被罰款1萬港元。
從這個角度看,香港應該提供了最適合借鑒的經驗和教訓,最大的教訓就是錯過了普及疫苗接種的黃金期,未能保護好老人。疫情至今累計死亡10,629人,逾七成為80歲以上老人。但值得留意的是,香港並未區分died with(其他基礎疾病伴隨新冠病毒死亡)還是died from(因新冠病毒死亡);故死亡數據並不能完全作為真實參考。
疫情上升期帶來的衝擊不可避免,個人要自救,即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備好葯做居家隔離準備,不要去醫院擠兌。因為絕大部分的人,熬幾天就會由陽轉陰。

|港府發的居家隔離物資,有退燒藥、蓮花清瘟膠囊、血氧儀、溫度計、快測劑等

在香港的備葯和居家隔離
以下是在香港備葯和居家隔離的一些經驗,僅供內地朋友參考。
備葯:
——退燒類最為重要。撲熱息痛Paracetamol(內地的泰諾)必備;如果燒到39度以上用布洛芬。這兩種退燒藥可以同時吃,但要嚴格控制每天的總量。有兒科醫生建議,超過38.5度直接上布洛芬,然後每兩個小時監測體溫,假如2個小時後發燒仍降不下來,就加上撲熱息痛。
香港衛生署對確診者居家隔離的指引是,吃了退燒藥還退不下去的情況,才聯繫醫院。如果反覆發燒,是正常的。我反覆發燒兩天,最高到38.5度,伴以全身肌肉酸疼,但只是兩天喝了必理通的檸檬特飲四包即恢復。
——嗓子舒緩類。喉糖、沖劑、蓮花清瘟。有朋友說癥狀「如生口吞刀片」,還有說如坐在火山上,以及斷斷續續咳嗽一個月的。蓮花過於清涼,有朋友吃了後導致大姨媽失調。
——增強抵抗力類。維C沖劑、多種維生素片。多吃優質蛋白,睡好覺,讓身體抵抗病毒,加快自愈。
至於多少天轉陰因人而異,一般5-7天,但我和幾位朋友也用了12天才轉陰,每個人癥狀強度都略有不同。如果屬於有基礎病的特別人群,仍然建議去醫院。
居家隔離:
——患者單獨居住一個房間和使用一個衛生間,最好是選擇有衛生間的套間作為家庭居家隔離點。衛生間每日消毒,房間保持通風。
——避免和其他人接觸,飲食清淡健康,放在隔離房門口,患者使用單獨餐具。
——患者保持睡眠和健康生活作息。
——患者生活垃圾需包紮好再棄置。
根據我身邊的不少案例,有家人中了而其他人並沒有受感染的情況,也有一家輪流陽和同時陽的情況出現,但不管怎樣,不要怕也不要過於輕心,希望這個冬天快點過去。

註:*數據來源:https://www.coronavirus.gov.hk/chi/index.html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