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成舟
不只想做蘋果的御用供應商,造車會成為富士康的下一個答案嗎?
郭台銘對造車這事有自己的見解:「既然我們能造iPhone,為什麼不能造電動車?不過就是四個輪子的iPhone而已。」
這次71歲的郭台銘動真格了。
10月18日,在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舉辦科技日活動上,郭台銘駕駛著一款Model E電動車出場,並正式發布三款電動汽車,分別為與中國台灣本土汽車製造商裕隆汽車合作的輕型 SUV Model C,豪華轎車 Model E 和電動巴士 Model T。
沒錯,富士康也要下場了。
雖然車的名字還在「碰瓷」特斯拉,但郭台銘想造車確實不是一天兩天了。
2005年,富士康豪擲3.7億收購台灣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的安泰電業,並著手於倒車雷達及智能設備等用於車輛的電子用品,這也被認為是富士康首次涉足造車。彼時,特斯拉也還是一家初創公司,剛剛在前一年拿下馬斯克的630萬美元投資。
這之後,富士康便多方位布局於汽車行業,2013年就打入了特斯拉、寶馬、賓士等車企的供應鏈。
但郭台銘也不滿足於汽車行業里供應商的角色分工。
2015年,和諧汽車、富士康、騰訊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和諧富騰,進軍新能源汽車,和諧富騰這個名字很多人沒聽過,但這家合資公司孵化了兩家汽車品牌,一家是拜騰汽車,另一家是愛馳汽車。
是的,就是那家「3年燒光84億造不出量產車」的拜騰汽車,最近正在申請破產清算。而愛馳汽車,如今新能源賽道火熱,不過也沒什麼聲浪。
這一次再度嘗試,富士康似乎還是沒有選中一個合適的合作對象。
裕隆汽車是中國台灣省內的品牌,1960年成立以來,一直立足台灣市場,但90年代末,裕隆在台灣市場的份額急速下滑,到2009年,裕隆的銷量已較15年前腰斬。
為了生存,裕隆轉而投身大陸市場。2010年,裕隆與東風汽車組建合資公司東風裕隆,該主要生產製造和銷售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汽車。但這個品牌在大陸市場一直表現不佳,由於油耗太高,有網友將其稱為「中石油的合作夥伴,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加油的路上」。
作為著名的蘋果代工廠,富士康因為代工明星產品iPhone而名聲鵲起。如今下海造車,是要擺脫蘋果,還是造車給蘋果看還不得而知,但郭台銘要想成功,確實還有很長一段路。
畢竟,這行的「前輩」馬斯克在五年前接受採訪時就說了,「與手機或智能手錶相比,汽車非常複雜。你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然後說,『給我造輛車』。」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