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已經9個月大了,是個愛笑的女寶寶。儘管如此,有件事情總是讓小言的父母鬱悶在心,那就是小言出生至今一直大便困難,大便時常常都要使勁用力,一臉痛苦而且哭鬧不安,直到排出大便為止。
最近一個月,每次大便時,小言都哭鬧得更厲害了,甚至有時要兩三天才能排得出大便,且大便變得很硬,為此小言父母苦於到廣佛兩地尋醫,均未有所獲。
直至上周,小言在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順德區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就診時檢查才發現,孩子竟然沒有肛門!怎麼回事?

意外:9月大女嬰竟無肛門
據院方介紹,當時小言來到了小兒外科診室,肚子有點脹,據其父母描述,寶寶近日每天大便有3至4次,但每次大便都較硬,且量很少,經察看發現,小言本該有肛門的地方竟然是密閉的皮膚,取而代之的是靠近陰道不到1厘米的地方,有一個直徑約0.8厘米的開口,裡面能觸摸到一塊呼之欲出的硬大便。經灌腸造影檢查顯示,小言的乙狀結腸、結腸已經開始有擴張了。
此時讓小言從出生後一直大便困難的原因終於揭開了,原來小言是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合併直腸會陰瘺,也就是「肛門閉鎖」。
據專家介紹,所謂的「肛門閉鎖症」又稱鎖肛、無肛門症。該病是常見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佔新生兒1/1500~1/5000,男多於女。
在分類上,「肛門閉鎖症」常合併其他畸形,約佔41.6%。本病的病因不清,嬰兒出生後即肛門、肛管、直腸下端閉鎖,外觀看不見肛門在何位置。
手術:為女嬰再造肛門
據介紹,儘管孩子沒有肛門,但是在肛門前面靠近生殖器的地方,有一個小瘺口。
「這個瘺口比正常的肛門小,也沒有正常肛門的括約肌,能夠排出一點大便,但不能完全拉出來,所以肚子越來越脹。」專家還表示,在孩子半歲前,孩子的大便是不成形的,尚能夠順利的經過瘺口排出。但在添加輔食以後,因為孩子大便逐漸成形,這時候就難以通過瘺口排出來,所以孩子每次排便時都會出現哭鬧。
「時間久了若沒有得到外科手術治療,腸管積便越來越多,可能會出現繼發性巨結腸、腸穿孔、腹膜炎等後果。」該院專家稱,通過手術來治療非常有必要。
經過與小言父母的溝通討論,小言立刻在該院的小兒外科辦理了住院。
就在近日,由小兒外科專家為小言進行了「會陰肛門成形術+直腸會陰瘺切除術」,為女嬰再造肛門。其中,在術中將肛門重造成形移至其本應所在的肛穴當中。
術後,女嬰恢復良好。院方表示,在術後查房中,小言媽媽還反饋,孩子近期「便便」不再像過去一樣哭得很凄涼了。「有時候是靜悄悄地拉,我們都不知道,直到聞到便便味道才換尿片。」小言媽媽說。
專家:肛門閉鎖可以治癒
寶寶患上了肛門閉鎖後,其實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治癒的。
院方專家建議,小兒出現了便秘情況,除了餵養不耐受、飲食習慣等原因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先天性的畸形導致的,例如先天性巨結腸、肛門閉鎖、肛門狹窄等,這時候都需要外科的手術,才能解決排便的問題。
另外,嬰兒出生後應及時對身體相關器官進行檢查,養育過程中也不要忽視一些異常現象。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黃子寧 通訊員:黃欣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