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2月24日開始,俄烏戰爭已整整持續了8個月。目前的戰局似乎很奇妙,強大如前蘇聯的俄羅斯打一個昔日的小盟國,竟然打成了拉鋸戰,處於僵持狀態。因此很多網友認為,俄烏戰爭會形成持久戰;俄羅斯甚至會像前蘇聯入侵阿富汗一樣,陷入戰爭泥潭無法自拔。
真的如此嗎?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和意圖。
作為聯合國「五常國」之一,俄羅斯動不動被美國在政治上不斷抹黑,在軍事上不斷被北約東擴威脅,在經濟上被美歐變著花樣制裁。這讓俄羅斯的老臉往哪裡放?面對「顏色革命」後不聽話的烏克蘭,俄羅斯說干就干,戰爭開始了。
實際上,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最終目標,不是摧毀烏克蘭,也不是扶植親俄派領袖上台。而是以戰促談,讓烏克蘭中立化,不得加入北約,在國家利益和安全上,受俄羅斯的保護。俄羅斯想以此來打破西方讓烏克蘭成為俄邊界堡壘的企圖,遏制北約東擴,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戰略。當然啦,像澤連斯基這樣的親美派,俄羅斯是不希望見到的。
這一點,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得很清楚:俄軍的特別軍事行動旨在終結美西方國家的貿然擴張和在國際上的魯莽路線,以及他們制定的霸權規則。
北約東擴,俄羅斯處境艱難
明白了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和意圖後,我們就會明白,俄烏之間的戰爭是一場「有限戰」。俄烏開戰8個月來,俄羅斯是在按照既定的戰略方針,實施整個特別軍事行動。
首先是戰爭初期的四面出擊。2月24日,俄羅斯在邊境線上從北、東北、東、南四個方向對烏克蘭發起了全線地面進攻。值得注意的是,北線俄軍借道白俄,在一天之內就直搗基輔城下。俄軍逐漸滲透至東、北、西三個方向,對基輔形成了半包圍,但沒有攻入城內。為什麼?要知道基輔是烏克蘭的首都,拿下首都,相對於對方亡國了,這在國際道義是站不腳的。否則,2月24日俄軍就出動空中突擊隊群直撲基輔安東諾夫機場,要奪取機場,迎接大批運輸機機降傘兵閃電奪取基輔。
俄羅斯對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
其次是雙方經歷了五次和談。從2月28日到3月29日,俄烏共進行了五次談判,最後無疾而終。
3月底4月初,西方開始援助烏克蘭後,俄羅斯仍然希望和平談判。
4月26日,普京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舉行會談時表示,俄方不會拒絕與烏克蘭進行談判。
5月20日,俄軍徹底控制了馬里烏波爾全城後,俄羅斯還是沒有放棄談判,並表示,俄方從來不拒絕進行談判,包括最高級別的談判。
從6月1日拜登宣布向烏克蘭提供4套海馬斯火箭炮系統後,西方的軍援力度開始加大,烏克蘭顯得有底氣了。6月8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烏克蘭方面已經退出俄烏談判。
由此看來,俄羅斯一直想採取談判的方面解決問題,然而烏克蘭在美國的操控下,還是放棄了這個機會。10月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批准了國家安全委員會關於不可能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談判的決定。
俄烏談判
第三是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針對性較強。開戰後,俄羅斯並沒有無差別的狂轟濫炸,盡量減少平民傷亡。除了軍事目標外,俄羅斯摧毀的都是具有戰爭儲備功能和保障功能的准軍事目標,包括電力等基礎設施。以此削弱烏克蘭的戰爭潛力和民生保障能力,進而激發民眾和反政府情緒。這與美國在伊拉克的狂轟濫炸明顯不同。
俄羅斯轟炸烏克蘭電力設施
第四是適時提升戰爭烈度。既然你不談,那麼我就繼續打,打到你坐下來和談為止。從5月底開始,「鋯石」、「縞瑪瑙」、「匕首」、SA-8導彈和9K37防空導彈系統和多管火箭炮等尖端武器開始投入戰場。而且有媒體爆出烏軍的蘇-27和蘇-24,被俄空天軍蘇-57擊落在217千米外擊落。但是在北約幾乎無節制地支援烏克蘭後,特別是美國101空突師部署到羅馬尼亞境內後,俄羅斯面對的再不是烏克蘭了。這個時候,烏克蘭更不會坐下來談判。怎麼辦,俄羅斯肯定會繼續打下去,但會控制節奏。
俄羅斯打擊力度加大
最後來說戰爭的走向。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前身是前蘇聯的克格勃,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和以色列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肯定不傻,讓國家步美國入侵越南、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後路。也肯定會考慮到俄烏戰爭的各種因素和結局。以後的俄烏戰爭,俄羅斯會讓烏克蘭吊著一口氣,讓北約保持巨額的軍事資源支持,特別是能源短缺以及持續的通貨膨脹,使其內部慢慢產生戰爭疲勞感和不滿感,不得不考慮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甚至施壓烏克蘭與俄羅斯和平談判。這才是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終極目標。
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會不會實現,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