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監管層扶持新經濟以及鼓勵「獨角獸」公司A股上市的暖風下,A股對中小創股票的熱情再次被點燃。
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顯示,2月10日以來,創業板指數上漲超過12%,同期中小板指數漲幅也達到近10%。
專業人士分析,推動新經濟登陸A股無論對於改善A股結構,還是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都有極大好處,短期也有利於改善資金對於中小創的風險偏好。在此前提下,部分機構開始調股換倉尋找機會,一方面增加新經濟直接對應的中小創倉位,另一方面則直接參与新經濟公司上市相關概念股的投資。不過業內人士提醒,相關概念股存在過度挖掘和炒作的情況,投資者需警惕風險。
「調倉換股」 捕捉「新經濟」交易機會
A股市場正展現出擁抱新經濟的巨大熱情。
從上交所的「新藍籌」行動到深交所強調「擴大創業板包容性」,交易所紛紛向新經濟企業拋出橄欖枝。
3月5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及「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A股對於新經濟支持的政策信號愈加清晰。
「新經濟IPO加速,是國家創新戰略的具體落地,對於推動新產業發展有著積極的指引效力。」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表示。
隨著支持新經濟的趨勢確立,市場也給與了積極的反映,2月以來,創業板指數在新經濟概念的推動下大幅上漲,一些「獨角獸」概念股更是連續漲停。
在行情推動下,一些機構也抓緊「調倉換股」,增加中小創倉位。
「我們年前把藍籌的倉位減少了很多,開年以來主要布局中小創,」上海一家中型私募投資總監告訴中國證券報(公眾號:xhszzb)記者,「新經濟對於中小創不僅是概念上的利好,我們認為在概念的催化下,中小創過去兩年被低估的價值也會被挖掘,優質股現在值得布局。」
深圳一家私募也表示增加了中小創的倉位,「我們從1月就開始逐步加倉,在2月又有幾次比較大的加倉,現在中小創持倉大概占我們持倉佔比的4成左右。」
上海富鉅投資首席投資官唐弢表示,中小創行情的上漲確實得到一些增量資金的支持,「我們的量化產品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從市場資金流向來看,新年以來中小創資金流入明顯加速。
財匯大數據終端顯示,2月22日開始,中小創資金流入明顯加速。中小企業板每日資金流入從2月22日的293億元左右增加至3月6日的487億元,創業板每日資金流入從174億元增加至316億元,同期上證A股每日資金流入則維持在1100億元到1300億元之間。
「雞犬升天」概念股挖掘過度
分析人士強調,無論是大舉增倉中小創還是直接參与概念股交易,目前都存在一定風險。
比如在富士康IPO帶動下,安彩高科股價從2月9日的最低5.08元飆漲至3月7日的最高9.26元;小米將在港股和A股同時IPO的傳言則讓精達股份3月1日後的三個交易日連收3個漲停板。
近期市場表現突出的新經濟概念股

數據來源:財匯大數據終端
但從相關業務上看,「獨角獸」們上市對相關概念公司的業績影響非常有限,市場存在過度炒作的嫌疑。
精達股份5日晚間就澄清,公司通過香港子公司投資小米的份額佔比較低,該項投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投資影響很小。
3月6日晚,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的安彩高科發布了《股價波動風險提示公告》,稱其與富士康IPO相關事項無任何關聯,極力澄清與富士康的「曖昧關係」。安彩高科稱,富士康IPO與公司無任何關聯,對公司生產經營無任何影響。另外,公司第二大股東富鼎電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與前述富士康公司實控人同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但截至目前公司與第二大股東富鼎電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無業務合作事項,也無任何投資意向。
不僅如此,安彩高科還表示,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5.92萬元,2016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9.43萬元,增減幅度為-505.14%。2018年1月31日,公司披露了2017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0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公司盈利能力較弱,請投資者關注經營風險。3月7日,安彩高科股價下跌-2.62%。
「新經濟的方向是對的,應該提倡,但是對於創業板來說,相關標的必然會存在分化,」唐弢認為,只有那些擁有核心技術、核心商業模式的公司才能做為真的新經濟標的來投資,要謹防「披著羊皮的狼」。對於投資者而言,安彩高科等股票由於沒有業績支撐,必然會存在較大的波動,投資風險較大。
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認為,新經濟概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小創的風險偏好,成為近期中小創行情的導火索。但是中小創並沒有看到業績整體好轉等趨勢,除了部分業績優質的龍頭,大部分股票都不具備反轉的趨勢。對於直接追漲相關概念股更需要謹慎。
不過王劍輝表示,除了國家鼓勵新經濟政策的推動,創業板上漲也有自身的邏輯,「創業板經過前兩年的風險釋放,泡沫已經消化較為充分,預計今年整體收益會優於大盤。」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