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義烏公安
四個微信號 多重身份
蜀黍看完直接人格分裂
誰能想到啊
「閨蜜」「男友」「前男友」是同一人
再次提醒
網路交友需謹慎
11月7日晚上,市民張女士來到義烏市公安局赤岸派出所報警,稱自己被幾人合夥騙了5萬多元。
赤岸所民警在接到該警情後,根據張女士提供的線索迅速鎖定目標況某,並前往溫州瑞安市進行抓捕,並於11月10日抓獲。在案件調查過程中,民警發現,況某手機中存在多個微信賬戶,推斷他是一人分飾多角實施詐騙。

經審訊,況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也印證了民警猜測,他用四個微信號編織成了一張「網」,將張女士耍得團團轉。
今年五月份,況某在刷快手過程中通過「同城交友」功能認識張女士,看她長得漂亮,故意用女性身份「童欣」進行接近,並加為微信好友,利用變聲器進行聊天。
在相處過程中,兩人漸漸無話不談,成為「閨蜜」,之後況某發現張女士不僅長得不錯,而且性格單純。缺錢的他便動起了歪腦筋,說自己要介紹一位名為「王道」的高富帥朋友給楊女士認識,張女士欣然接受。「王道」是況某的第二個角色。
在與「王道」的交往過程中,張女士覺得他人品不行,想要分手。然後「王道」卻不想讓這條大魚白白溜走,不但不同意分手,還對其進行人身威脅。
無奈之下,張女士選擇向自己的好閨蜜「童欣」進行求助。

(童欣的「安慰」)
「童欣」在了解事情的經過後,表示「王道」很有勢力,曾將前女友一家送進監獄,但是她認識一位微信名為「落寞」的朋友,和「王道」認識,應該可以幫到張女士。
「落寞」表示可以幫忙,但是需要張女士轉賬8000元給他作為答謝費。之後表示自己的微信號不方便收款,又給出微信名叫做「況」的微信收款二維碼進行收款。至此,況某的四個微信號「童欣」「王道」「落寞」「況」都浮出了水面。
隨後況某開始了人格分裂式的「自導自演」「自說自話」。
他先是以「落寞」的身份稱張女士是其前女友,讓「王道」不要再糾纏;「王道」不相信,表示如果「落寞」轉賬給他十萬作為分手補償,他就相信張女士是其前女友,並且不再糾纏她。為了徹底了斷此事,「落寞」還真的給「王道」轉了10萬元。

(落寞追債)
事實上,這十萬塊不過是況某P的記錄罷了,而張女士卻信以為真。
之後「落寞」就以這10萬元的名義,讓張女士還款彌補他的損失。期間閨蜜「童欣」還寬慰道:「沒有關係我先幫你還一部分,等後面有錢了你再還給我。」「落寞」陸續收到張女士的打款4萬多元。
但謊言總有被揭穿的一天。
十一月初,由於經濟原因,張女士實在拿不出錢來繼續還款,於是聯繫前男友「王道」,想拿回「落寞」轉給他的十萬元,卻發現「王道」的微信號註銷了,電話也聯繫不上,此時張女士才察覺自己很有可能被騙,而此時她已經累計轉賬5萬餘元。
「我原本以為是他們幾個人合起伙來騙我,沒有想到和我接觸的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人,就連我所謂的閨蜜也不是女的。」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張女士有些錯愕,但更多的是後悔,表示以後在網路上一定謹慎交友。
目前,況某因涉嫌詐騙罪已經被義烏市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的辦理中。
警方提示
網路是虛擬環境,交友的前提是真實。所以在網路交友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核實對方身份,並與身邊親友多溝通,以防落入對方陷阱。
切莫被「感情」沖昏頭腦,更不能抱著「虛榮心」去交友。如果涉及錢財問題,不輕信對方任何說辭、借口,及時說不。
如果不慎被騙請立刻撥打110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