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期間,大型多維實景沉浸式秀演《小鎮有喜》在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九龍口旅遊度假區沙庄古村首演。每到入夜,9場秀演在古村中輪番展現。
從濃縮小鎮眾生百態的《拱橋牌樓》,到戲曲與偶戲巧妙融合的《逆光書屋》,從貫穿淮劇「連環句」戲文的《弔橋》,到流光溢彩的巡遊陣列《百戲小街》。遊客置身其中,宛如沉浸於一場穿越百年的奇幻之旅。

作為全劇的「壓軸大戲」,《喜鵲灣》更是一票難求。在這場集淮劇、戲劇、雜技、武術、舞蹈、操偶等藝術形式於一體的「融合大秀」中,觀眾跟隨淮劇《小鎮》主人公朱文軒一起穿越時空,感受高科技聲光電結合帶來的視聽體驗。在水幕、煙花映襯下,每一次火炮點燃都將觀眾情緒推向高潮,小鎮IP「淮淮娃娃」更惹得孩子們歡笑連連。
搖滾風格的主題歌響起,現場矗立的巨型「五穀樹」閃現出一張張笑臉,觀眾們也情不自禁地舞動起來。一位昵稱叫「宇宙甜羊」的觀眾在VLog(視頻博客)評論:「神奇五穀樹在這裡作為舞台中心充滿科技元素,我是在全程歡呼聲中度過的。」

國慶長假期間,《小鎮有喜》的觀眾不僅有來自鹽城周邊「遛彎」的短途遊客,還吸引了上海、蘇州、四川等地的「自駕族」「背包客」入住九龍口千年水鎮。《小鎮有喜》「首演季」的成功,讓人看到「非遺IP沉浸式秀演+在地文娛體驗」模式在促進「小鎮經濟」發展、推動文旅融合等方面發揮的作用。
總導演高燕、孟可近年致力於推動國內實景秀等新型演出形態「破壁出圈」,本次《小鎮有喜》首演季打造的「非遺IP沉浸式秀演+在地文娛體驗」模式備受業內關注。《小鎮有喜》通過打造一個開放的文化內容聚合輸出平台,既保持在地文化的鮮明特色,又不斷吸納外部優質資源,實現跨界多元文化的融合表達。「與時代互通、與市場互聯、與觀眾互動,在這場全新的聯動里,人們參與其中,獲得全新的滿足感。」高燕說。

《小鎮有喜》項目由優景文化領銜創製、江蘇省建湖九龍口旅遊度假區及建湖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共同製作。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