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有個叫集賢村的地方,這裡有兩位村民正在吵架。
起因是村民家裡養的狗吃了村民付大偉家的雞。
付大偉不願意了,他要村民賠他銀子,但是村民就是不賠,雙方因此發生了口角。
他們越吵越凶,最後村民口不擇言:「我就是再不好也比你強,誰不知道你的兒子有病!」
付大偉聽到這話,他當即就火了,他上前就和村民打了起來。
等他回到家時身上已經是傷痕纍纍了,他的妻子心疼地說:「你就好好說唄,幹什麼要打架呢?」
付大偉說:「你不知道,他說我沒關係,說咱兒子就是不行。」
提到兒子,夫婦兩人都忍不住嘆氣,他們的兒子太可憐了。
兒子付少康剛出生時付大偉也曾經寄予過厚望,他覺得兒子以後一定是人中龍鳳。
可隨著付少康的長大,他們發現兒子與其他孩子不一樣。
付少康長到五歲還不會說話,叫他也沒反應,大家都背後說孩子有病。
夫婦兩人帶著孩子四處看病,卻沒有郎中知道孩子得了什麼病。
很多郎中都勸他們:「放棄吧,這孩子也就這樣了。」
他們只能帶著孩子回家,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活蹦亂跳,付大偉是有苦說不出。
令付大偉沒有想到的是兒子的病居然有峰迴路轉的那一天。
馬上就要過新年了,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好不熱鬧。
付大偉帶著兒子去城裡買年貨,還沒走到村口,就看到一群村民圍在一起,他們似乎在說著什麼。
等付大偉湊近那麼一看才知道一隻狐狸受了傷倒地不起。
黃鼠狼的傷很重,但是沒有一位村民上前。
如果是平時大家也是願意救狐狸的,可馬上要過年了,誰也不想一隻狐狸死在自己手裡,那是不吉利的。
付大偉沒在意,他拉著兒子繼續趕路。
還沒等到城裡,付少康就拚命地往村子裡跑。
付大偉拉都拉不住,等他追到兒子,就看到付少康正帶著狐狸往家裡走。
付大偉說:「你不能帶家去。」
付少康什麼也聽不見,他繼續往前走,到了家就將狐狸放到了床上。
付大偉沒有辦法,他只能幫狐狸包紮傷口。
不過他也很高興,兒子從小到大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這還是他主動要求救黃鼠狼的。
狐狸的傷勢一天比一天好,終於他的傷好了,付大偉就決定將它放生。
放生那天,狐狸突然開口說:「是付少康救我一命,現在該我報答的時候了。」
狐狸拿著一支筆和一個算盤遞給了付少康。
它問道:「你是要讀書還是做生意?」
付大偉睜大了眼睛,他的兒子連話都不會說,要怎麼回答呀!
誰知下一刻付少康就說:「我要做生意!」
狐狸說:「那我就送給你會做生意的頭腦!」
也就是從那天開始,付少康不僅能開口說話,在做生意上也展現了不少天賦。
付大偉在城裡支了個麵攤,他讓父親去哪裡賣,付大偉就能在那裡賺不少銀子。
沒過幾年付大偉就在村子裡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富人,這讓其他村民很是羨慕。
有村民說:「那隻狐狸來歷不一般,它是來考驗你們的,誰救了它,它必會報答!」
有不少村民捶胸頓足,他們十分後悔當年的見死不救,這麼大個便宜就讓付大偉撿去了。「
10年後付少康已經是城裡有名的富人了,只要他做的生意就沒有不賺錢的。
都說樹大招風,付少康這麼有名也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這也為他惹來了不少麻煩。
其中有一位生意人叫李尋,他和付少康一樣經營著一家皮貨行。
與付少康不同,李尋的皮草價格低廉,只有不富裕的人才會買他的皮草,生意也經營慘淡。
他將這一切都歸結於付少康,他們要去收皮草,付少康總是先他一步將好的皮草都收走了。
有一次李尋千方百計的打聽到一戶賣皮草的人家,他剛到那戶人家,就看到付少康已經在那裡了。
李尋當時急需這批皮草,就請求付少康:「你就將皮草賣給我吧,你就讓我這一回。」
付少康卻覺得做生意哪有讓的道理,他最終沒有答應李尋的要求。
後來李尋差點因為這事關了鋪子,最後還是其他商家將皮草勻他一些這才渡過難關。
鋪子里的掌柜說:「東家,這做生意要留一絲情分,不能所有的好處都讓您一個人佔了。」
付少康此時年輕氣盛,他並沒有將掌柜的話放在心上。
這天有人告訴他城外的葛家莊有一批上好的皮草,付少康很高興,帶領著手下就去了葛家莊。
沒想到半路上卻衝出一群蒙面漢,他們個個身材魁梧,手持利劍。
付少康也並不慌張,他拿出了兩張銀票。
「都是出門做生意的,知道你們也不容易,這兩張銀票就當我給你們的過路費。」
之前也遇到這種情況,那些土匪在收到銀票後都會為他放行。
這一次卻沒有如付少康所願,那群蒙面漢根本就不要他的銀子。
其中一位蒙面人說:「我不要你的銀子,只要你的命!」
這就很不尋常了,但還沒來得及付少康多想,對方的劍已經快要架在他的脖子上了。
付少康跟著夥計一起跑,沒過多久夥計就一個個地倒下。
他覺得今日一定是凶多吉少了,他沒有放棄,還是拚命地跑著。
不過很不快他發現自己來到了一處懸崖,而下面是萬丈深淵。
蒙面人也追了過來,他們說道:「我勸你還是束手就擒吧!」
付少康此時就一個想法,自己絕不能落入這伙劫匪手裡,不然指不定要怎麼害他呢!
打定了這個主意,付少康想都沒想就跳下了懸崖,只聽蒙面人在後面喊:「這下好了,死無對證我們拿什麼交差!」
等付少康再次醒來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在一戶農家。
經過聊天付少康才得知是劉老漢上山採藥的時候發現了付少康,於是就將他帶回家中。
付少康在村子裡休養了幾天,終於他也能一瘸一拐地走上兩圈。
付少康急於告知外界自己的情況,於是劉老漢幫他找了一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小夥子叫做唐玉才,他二話不說就去城裡送信了。
沒過幾天付少康的家人趕來將他接走,回到城裡的付少康第一時間向官府報了案。
經過官府調查,他們這才發現幕後主使居然是李尋。
因為做生意李尋處處被付少康壓一頭,已經讓他很不高興了,在他需要皮草時,付少康還落井下石。
他覺得付少康就是自己的死對頭,如果他死了,是不是自己的生意就會好起來。
他花了大半個身家雇了一批蒙面人,他沒有別的要求,只要付少康的命。
所謂的葛家莊有皮草也是李尋故意放出的風聲。
李尋被押入大牢的時候,正好看見了付少康站在那裡。
他高聲大喊道:「付少康,我勸你也別得意,早晚有一天,你也會像我一樣!」
付少康看著已經神志不清的李尋,只是覺得他可憐。
等這件事情處理完,付少康就來到了當初救他的劉老漢家中。
他準備了不少銀子和禮品,劉老漢也沒料到自己貧困了一生,到老了卻因為一次善舉得到這麼大的回報。
劉老漢對付少康說:「謝謝你給的這些,我以後吃穿不愁了。」
「只是當初給你送信的唐玉才,最近家裡出了事,你還是看看他吧!」
如果不是唐玉才的送信,付少康也不能這麼快回家,還將真正的兇手繩之以法。
於是他帶著禮品來到了唐玉才家,剛一進家就看到唐玉才愁眉苦臉地坐在椅子上。
付少康問道:「出了什麼事了?」
經過唐玉才的講述,付少康才終於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原來唐玉才聽信了一位商人的話,種了許多玉米。
也有不少村民勸他:「你種這麼多玉米,如果那位商人不收,你不就損失慘重了嗎?」
畢竟種了稻子才不怕挨餓,但是唐玉才卻覺得這是個賺錢的機會。
好不容易到了秋天玉米豐收,那位商人卻不肯要了。
而這些玉米他拿到市場又不好賣,眼看著就要砸手裡。
唐玉才哭著說:「你是不知道,玉米種子錢我都是找人借的,這要是賣不出去,我就是傾家蕩產也賠不起啊!」
付少康看了看他的玉米,他發現這些這些玉米都很好,如果賣不出去就太可惜了。
付少康作為商人,他從中看到了商機,於是他對唐玉才說:「你的玉米我包了。」
付少康將玉米運到了城裡,經過他賣力的吆喝,許多人都開始買付少康這裡的玉米。
「玉米香甜,口感極佳。」城裡的很多人都買玉米,付少康也賺了很多錢。
而唐玉才看著玉米被運走,他很好奇付少康能賺多少錢。
唐玉才來到城裡,經過打聽有人告訴他:「這玉米賣50文一根。」
這下唐一才不淡定了,他心想:「收玉米的時候才10文錢,轉手就賣了50枚,這也太賺錢了吧!」
回到家與自己的妻子一說,妻子也震驚了。
妻子對丈夫說:「既然付少康能賣,那咱們也可以,他賣50文,咱們賣40文,這樣一來我們賺的錢就多了。」
唐玉才一聽說這話非常高興,第2天他就雇了車馬將玉米送到了城裡。
這幾天付少康卻發現自家店裡的玉米賣不動了,他一查才知道唐玉才居然在外面支了個攤子。
一根玉米才賣40文,顧客當然都去唐玉才那裡了。
而且大家都說:「付少康得賺多少銀子呀,心也真是夠黑的!」
因為此事,連帶著其他生意都難做了許多。
這讓付少康很氣憤,沒想到他幫別忍卻被反咬一口,他找到唐玉才理論。
「要不是我花錢請人賣,你這玉米早就爛在地里了!」
唐玉才卻理直氣壯的說:「百姓們愛上哪兒買就哪買去,你管不著。」
付少康做生意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著了別人的道,不過也怨自己把人想的太好了。
唐玉財因為賣玉米賺了很多錢,他在城裡買了宅子,好巧不巧的,居然和付少康成為了鄰居。
付少康一看到唐玉才就氣不打一處來,不過他又沒有什麼辦法,兩個人見面了都不會打招呼。
賣玉米嘗到了甜頭,第2年唐玉才又種了不少玉米,他想著這一次要賺更多的錢。
但是當他賣玉米的時候才發現,今年的玉米只能賣到15文錢了。
很多人看到唐玉才掙錢,他們紛紛效仿種起了玉米,玉米多了價格也就自然下來了。
眼看著玉米賣不動,有的人甚至賠本賺吆喝,只為減少點損失。
而這下子唐玉才損失慘重,眼看著債主逼上門來,唐玉才沒辦法只得去求付少康。
「當初是我做的不對,你就原諒我這一次吧,如果你都不肯幫我,我的一家老小都要流落街頭了。」
可是這一次付少康再也不相信他說的話了,去年自己幫忙差點毀了招牌的事還歷歷在目。
很快唐玉才就因為欠債太多,宅子也被債主收走了,他只能回到那個貧寒的家中。
唐玉才生氣的說:「當初我就不應該幫他送信,就應該讓他在這個村子裡多吃些苦頭。」
這天付少康因為做生意晚歸,卻看見了那隻救過的狐狸。
他們剛到家門口,就發現一條蟒蛇正在門口盤坐,付少康剛想將蟒蛇趕走,狐狸卻說:「這不對勁。」
它看了看那條蟒蛇,突然發現放到門口的石獅子不見了。
狐狸說:「蟒蛇是來提醒你有危險的,而左邊的石獅子不見了,那說明就是你的鄰居要害你,你要小心。「
可是這棟宅子自從唐玉才搬離後就沒人居住,那麼肯定是唐玉才要害他。
付少康不得不警覺起來,他每天都在店裡做生意,回家時必須有家丁陪同。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付少康也沒發現什麼不對勁,他以為是狐狸想多了。
這天妻子帶著兒子回娘家探親,家裡就剩下了付少康一人。
睡到朦朧之際,他突然聽到有人喊到:「付少康。」
付少康醒來,卻發現屋子裡已經著了火,他拚命的想出去,卻怎麼也出不去。
而他看到門外站著唐玉才,這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就是他放的火。
可是宅子那麼大他是如何進來的,而且家裡下人都沒有聽到嗎?
正當他疑惑不解時,唐玉才卻主動說出了實情。
唐玉才看著付少康的日子越過越好,而他卻越過越差,他心裡不是滋味
「同樣是人,為什麼他即使生意受到挫折還依然能東山再起,我呢就只能一蹶不振。」
終於唐玉才就起了殺心,既然我不好過,那麼別人也別想好過。
於是他就和付少康府中的下人成為了朋友,正好那位下人是採買。
唐玉才趁下人不備就在菜里下了葯,這也是為何下人們睡不醒的原因。
他翻牆進來直接找到了付少康的卧室,他想要活活燒死付少康。
眼看著大火越著越旺,付少康也只能看著大火向自己逼近。
這時狐狸又出現了,它只輕輕那麼一吹,大火的方向立馬轉向到了唐玉才這方面。
大火似乎不受控制的將唐玉才團團圍住。唐玉才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付少康這邊的火卻漸漸的熄滅了。他出來時唐玉才已經倒在了大火之中。
狐狸說:「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的,本來你要等了明年就會意外得到一筆銀子,生活不會差的。」
「你萬不該起了壞心思,到頭來卻害了你自己。」
而狐狸做完這一切就離開了,臨走之前他對付少康說:「你不適合做生意。」
當年狐狸給了付少康做生意的天賦就是希望他能過得幸福。
後來發生的事讓狐狸明白,付少康即使有做生意的頭腦,卻沒有做生意的心性。
做生意時不給別人留餘地和看不清一個人的品質,這是生意中的大忌。
狐狸因此決定讓付少康做一個平凡人,從那天起付少康做生意再也賺不到錢了。
所幸他這些年攢的家業已經足夠多了,他用這筆錢幸福快樂的度過了下半生,直到壽終正寢。
總結:人在風光時也要懂得給別人留情面,不能好事都佔盡,只有適當的謙讓才能讓自己更好的立足。
同時有的人曾經給過別人小恩小惠,他就肆無忌憚地要求別人償還。
這樣將僅有的情分都消耗了,以後真正有需要時就會求助無門。
人情比紙薄,人心難叵測。風光留一線,落難當自強。
【聲明】:本故事為虛構的原創民間故事,切勿與封建迷信掛鉤!@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