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4月18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行2021年校園開放日,在嚴格遵守防疫規定的情況下,4000餘名學生和家長到現場參加活動,同時,逾170萬人次通過網路直播在線上參與互動交流。據悉,本次校園開放日首次線下與線上結合舉行,是南科大創建以來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活動內容最豐富的一次開放日活動。

春日的校園繁花點點,分外熱鬧。本次校園開放日由南方科技大學創新發展報告會和四個分場活動組成,廣大考生、家長全方位了解了南科大的辦學理念、師資水平、教學科研設施和學生生活。

「到2025年,南科大要辦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到2035年,南科大要辦成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全球一流大學;到2049年,南科大要辦成具有競爭力、創新力和影響力卓著的世界一流大學。」活動中,南科大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為大家描繪了學校的發展藍圖。他指出,無論在學生培育模式的創新、招生制度的改革、體制機制的探索,還是前沿學科群的構建、一流教師的快速匯聚成長、新型產學研體系的發力,南科大都在努力探索,已形成了南科大獨特的辦學模式。「本科生是大學的基石,決定著大學未來發展的高度」。薛其坤重點介紹了學校未來發展的五大行動計劃的核心:「人才培養卓越計劃」,他表示,南科大將推進通識與專業結合,深化書院與院系協同育人新模式;瞄準重大科學問題,形成學科與大學科平台協同育人新模式;聚焦關鍵核心技術與國家重大戰略發展需求,構建產學研協同育人新模式;實施本科生「學術推進計劃」,支持學生自主科研。南科大將以「人才培養卓越計劃」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通過「創知」,培養探索重大科學問題的科學家;通過「創新」,培養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的工程師;通過「創業」,培養掌握原創硬科技的企業家。「培養人才的核心是擁有紮實的基礎,同時,要不斷激發出學生的創新願望、創新熱情。」薛其坤對記者說說。

南科大自2012年起,在全國首創「6+3+1」的招生模式,即根據高考成績佔60%、學校組織的能力測試成績佔30%自主測試成績、高中學業成績佔10%的綜合成績錄取優秀學生。南科大今年繼續採取這種模式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理科生。2020年,南科大在各省錄取的高考平均分超出一本分數線129分。多數省份新生高考成績居省內理科前1.8%。2020年,南科大超過65%本科畢業生赴境內外名校深造,其餘多在深圳等地就業,升學就業率超過98%,選擇繼續深造的本科畢業生中,直博比例近24%。今年,該校網上報名將於4月30日截止,能力測試將在6月中旬高考後舉行。
開放日活動還包括了校長院士對談環節。圍繞「以本為本,錨定一流」的主題,南科大黨委副書記李鳳亮,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南科大學術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中國科學院院士、理學院院長楊學明,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工學院院長徐政和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電子與電氣工程系主任孟慶虎進行對話與分享。「南科大是一所怎樣的大學?本科教育的理念、目標和培養模式與傳統大學有何區別?學生到南科大怎樣成為拔尖創新人才?」張東曉首先介紹了南科大的本科教育理念、目標和培養模式等。隨後的對話詳實介紹了南科大理、工、醫、商、生命科學等學院的基本情況、突出亮點和教學科研成果,充分展現了南科大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本科教育的卓越追求、創新實踐和特色品質。

此外,該校收穫耶魯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直博錄取通知書的2017級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生柳皓宇也從選擇南科大的心路歷程,到南科大在專業選擇、書院生活、導師制、國際視野、本科生科研等方面分享了他在南科大四年成長經歷,生動地展示了南科大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優勢與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除主旨報告、院士對談等環節,各院系、中心、書院、學生社團和南科大附中等紛紛在松禾體育場展示區布置好了展台和展示項目,展出自身領域的看家本領和「寶貝」,眾多院士、教授和專業老師們也在各院系展區進行專業介紹和展示,與前來參觀的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深入交流。而在校園參觀活動中,該校琳恩圖書館、一丹圖書館、涵泳圖書館三個校內圖書館,冷凍電鏡中心、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公共分析測試中心-微納平台、院系部分實驗室等科研平台均對來賓開放,並安排專人講解,讓他們暢遊風景如畫的校園的同時,也能零距離接觸各個學科專業、重大實驗室的最新成果。

18日下午,兩場院士科普講座在第一報告廳開講。孟慶虎以「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為主題作科普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系講席教授、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俞大鵬以「量子與信息科學的發展和應用」作分享。前來參觀的學子們沉浸於科學前沿,盡享理工科的知識盛宴。各院系、中心、部門也通過多長學生培養特色分享活動,線上線下向考生和家長系統地開展介紹,並進行互動交流。
(原標題《2021年南科大校園開放日 乾貨在這裡!》)
編輯 吳徐美 審讀 劉春生 審核 李怡天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焦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