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股市,炒股的難度體現在一要持續賺錢,保持常勝,體現為只要有上漲的機會或多或少每次都能有收益;二要收益顯著,參與上漲機會中漲幅最大或漲幅排前幾名的品種。市場中能夠達到此種要求的人鳳毛麟角。
即 便是職業炒手的那些代客理財人士在實戰過程中也有手忙腳亂的時候,因為做股票有個冷靜的研究分析的過程,此外還得有臨盤操作隨機應變的過程。身處繁雜的環 境,應對繁雜事務必然分心,何況人精力有限,加上部分個股的過分曝光,使得莊家的反向操作成為必然,所以很多在市場中露面的「股神」「能手」,一旦經過一 段時間的公開操作,往往要褪去原來的光環,這不是說他們沒有水淮,而是象練武的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一旦精力分散必然大失水淮。
炒股要先學好技術,積累出一定經驗,在牛熊市的實戰中反覆演練,水淮方能水漲船高,此外別無他法。 學慣用簡單的東西去分析看大盤,先是從個股來看大盤,個股的活躍度,第一板漲幅怎樣,熱點板塊龍頭操作思路,後看熟悉股票主力的操作思路,最後加成交量就先知趨勢會怎樣。
炒 股是應該用心的,但不能痴迷。 拋棄學習、娛樂等正常生活,一門心思鑽進股堆里不僅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更由於遠離現實生活而不可能看清股市。適當地同股市保持一定的距離,抽時間從事一些 自己感興趣的其他事情,就會使人精神振奮,頭腦清醒。而且離虛擬市場遠了離現實社會就近了,分析問題便更加客觀淮確,炒起股來也就會得心應手得多。
目前A股,可以買入3元左右低價股做中長線?
經過這三年的下跌A股市場中的低價股比比皆是,特別是今年的再次下跌讓低價股更多了。低價股是因為股票價格的長期下跌造成的,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長期的下跌造就了低價格,那低價股的風險自然是相對小的多。低價股有價值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低價股都有價值,一些績差股即將退市的低價股,即便是價格再低也不值得我們投資。
績差股中的低價股並不值得我們投資。
低價股中有一些股票價格低是因為公司業績差造成的,這樣的低價股是因為公司自身的原因,公司自身出現了問題那麼他的價值就會大大降低,其投資價值也就更小了。比如今年的仙股中弘股份,股價低於一元了,但是投資者這樣的低價股是沒有多大的價值的,有的只是風險;再比如因為巨虧導致股價大跌的保千里,公司虧損原因找不到,虧了多少都不知道這樣的公司,股價再低誰又會去投資呢!
業績穩定的低價股才有投資價值。
低價股中值得我們投資的是那些業績穩定的公司,這些股票股價的下跌多是因為行情的問題或者所屬行業近期不被看好的問題導致的。比如證券,電力行業中的低價股,這些股票的價格之所以低是因為這兩個行業長期下跌的原因,但是有很多公司的盈利是沒有問題的。再比如醫藥股,大市值個股,這些類型的股票雖然股價下跌了但是公司盈利情況並沒有下跌有的公司業績比之前更好了,對於這樣的低價股才是我們要投資的重點。
兩市三板共計3500餘家上市公司,其中3元以下的上市公司有176家,最低價格為1.14元/股。要說投資性,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具有,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什麼這麼講呢?牛市行情來時,絕大部分的股票都會呈現上漲。而熊市或者震蕩市中呢?更多的是下跌,沒有行情。如果有20萬的資金可以投資嗎?
對於「低價股」自己是這樣看待的:
低價股,通常就是常見的每股3元價格以下的股票。當然,低價股深受廣大股民的喜愛。為什麼?通常,低價股給人的感覺則是,跌不下去,估值已經到底,下跌幅度有限等。
在有行情的時候,通常將上市公司每股10元價格以下的股票統稱為低價股。這就對於低價股的區間有著不同的選擇。
如果是低於10元價格的上市公司股票,在3600餘家上市公司中有1600多家符合條件。要是低於3元每股的上市公司呢?則只有80餘家上市公司。
「低價股」與「高價股」,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從股票的價格對比來說,雖然低價股給人有豐富的想像空間,但是與高價股,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如果A上市公司與B上市公司,除總股本數量以外的條件都是一樣的。A公司總發行股票數量為1萬股,B公司總發行股票數量為200萬股。A公司的股票價格為400元錢,B公司的股票價格為2元錢。
那麼,從股票的價格來看,A公司的股票就是「高價股」,而B公司的股票價格是「低價股」。
但是,從上市公司各項財務數據、條件、市值來看,都是一樣的。可唯獨總股本數量不同。呈現著一個是「高價股」,而另外一個則是「低價股」。
所以,看待「高價股」與「低價股」,不能單一地從股票的價格上看待,還要從其他條件去看待,特別是同類型、同水平的上市公司,可能就因為這總股本數量的不同,而呈現的結果不同。
但是,實際呢?上市公司的價值其實是一樣的。
在牛市中,「低價股」確實具有優勢。
在A股上市公司中,確實「低價股」具有著優勢:
1、低廉的價格,每手投資需要支付的本金更低,更容易獲得投資者意向。
低價格的股票確實十分具有誘惑力。如果說兩家上市公司的條件、數據都是相同,在總股本不同的情況下,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為400元,而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為2元錢。
在牛市中,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低價股」的上漲幅度要遠遠大於「高價股」,甚至高出100%、200%的幅度。
「高價股」每手需要支付的成本高,而「低價股」需要支付的成本低。所以,在同等條件下選擇,更多的投資者會選擇「低價股」而不是高價股。
2019年公布期末投資者數量,現A股共計有1.49億戶投資者。而在2018年時公布過這樣一項數據,投資股市資金低於50萬的賬戶,佔比總投資者的95%。
如果說,一手100股投資就需要幾萬元,很多投資者都沒有辦法實現分倉,以及更好地投資其他股票。所以,在選擇上通常會將20元以上、30元以上、40元以上的股票放棄掉,進而選擇2元錢、5元錢、10元錢附近的股票。
「低價股」因為所需支付的成本低,所以更容易獲得投資者意向投資。
如何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的持倉數量和價位?
1、當股價呈波段式上漲時,要進行多次上漲和休整的交替過程,所以籌碼會呈多峰形態,最下面的籌碼一定是主力的,而不是散戶的。因為主力操作股票是一個中長期行為,所以這部分的籌碼就會被主力長期鎖倉,所以這部分籌碼的價位和比例保持基本恆定,暨獲利但不被拋售的籌碼是主力籌碼。我們還可以通過對股東研究與這部分籌碼形成的時間來進行關聯比對。這樣,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確認底部籌碼,(因為底部既由下跌空間決定,也是由主力收集籌碼的價位決定。)也可以統計出,現股價被主力拉升了多少空間。這個部位的籌碼就是我們學習過的底量等頂量或潛收集所積累起來的籌碼;
2、股票出現深度回調時,股價介於多峰籌碼之間。當股票再次上漲時,股價穿透高籌碼密集區而成交量增加不明顯,說明這部分的籌碼是主力籌碼;
3、如果股票的漲幅在30%以上時,以現股價為基準,低於現股價30%以上的籌碼絕大部分是主力籌碼。因為短期獲利的籌碼很容易被主力的震倉行為所迷惑,而不斷地發生頻繁的換手,致使這部分籌碼無法在某一個價位區間長期沉澱。這部分籌碼的動態去向會隨著股價的不斷拉升逐步上移,並和主力拉升時買入的籌碼一起最先到達頂部區域;
4、在熊市行情中,主力機構會出現多次的誘多減倉行為,主力的籌碼數量和價位不容易判斷。因為此時的行情需要迴避,所以分析主力的籌碼也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籌碼買賣戰法
1、洗盤迴歸單峰密集
看圖要點:經較長時間整理形成低位單峰密集,此後股價跌穿單峰密集。回調時原密集峰沒有減少的跡象,成交縮量。洗盤迴調幅度不太大,通常小於20%。操盤要點:洗盤迴調後回升至原單密集峰處,然後放量突破原單密集峰。這是較好的介入時機。
並不是所有的跌破原密集區都是壞事,要看成交配合,縮量回調跌破,原峰是不會減少的,也就是主力不會扔掉籌碼。
2、回調峰密集獲強支撐
看圖要點:股價放量突破低位單峰密集後不久做回調整理,在低位單峰密集峰處受到支撐,然後從支撐處再次放量上攻。操盤要點:股價再次放量上攻意味著主升浪開始,是介入的良機。
3、跌破高位單峰密集止損
看圖要點:股價已經有較大的漲幅。原低位單峰密集消除,形成高位單峰密集,形成高位單峰密集。此處不宜介入。操盤要點:股價跌破高位單峰密集,投資者應及時止損出局。
實戰圖解尾盤買入戰法
1,尾盤拉高買入法
尾盤拉高是尾盤階段的異動情況,有第二天出貨的嫌疑,同樣,也有第二天進入主升的股票,這點要區分來看仔細鑒別,也是看盤功力的一種。
尾盤時某股的股價突然出現大幅上漲,而且收盤價往往都是當天的最高價,或者相距不遠,稱為「拉尾盤」。拉尾盤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兩點半之後即開始拉升且拉升時間較長,另一種是直到臨收盤時才出現突然地拉升動作。
(1)兩點半後開始拉升
個股在兩點半之後出現大幅上漲,成交放大,尤其是拉升後的股價創出當天的新高,並且在拉升後股價仍能保持強勢,此時投資者需要保持高度關注。如果這種走勢出現在一個階段性的低位,同時全天的成交量出現放大情形.一般來說都意味著股價開始啟動,短期內行情仍可看高一線。此時投資者可以短線參與。
如圖2-20所示,2010年7月7日,榮華實業在早盤以及盤中的走勢都比較穩健,盤面波瀾不驚。到收盤前半小時,股價突然放量上漲。這表示有短線資金在收市前集中買入。如果硯察K線圖可以看出,這之前股價一立在回調當中,當日尾盤突然啟動,預示著短線調整的到位。此時投資者可以買入股票進行短線操作
(2)臨收盤時拉升-賣出
在個股的尾盤走勢中,經常出現臨收盤才開始大幅拉升的情況。這種拉升持續的時間太短,因此無法評價股價走勢的真正強度。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如果人場追漲,就會承擔較大的市場風險。
如圖2-21所示,2010年4月13日收盤前幾分鐘,江山化工(002061)今*ST江化,股價被突然拉升。這時投資無法利斷股價未來運行的方向,不能貿然追派。此後幾個交易日,股價持續走低。這時投資者應該儘快賣出手中的股票。
2、砸尾盤買入法:
尾盤下跌,也分為兩點半開始下跌和臨收盤才下跌兩種悄形。一般情況下,尾盤下跌有可能是主力利用尾市突擊打壓出貨,也有可能是主力在打壓洗盤。不過不管哪種情形,投資者都不要急於參與。因為即便是主力在打壓洗盤,那麼第二個交易日往往還會有低點出現。
如圖2-23所示,2010年6月3日收盤前半小時,國機汽車(600335)股價突然連續下跌。這個形態說明市場上風險加大,投資者應該謹慎觀察。隨後三個交易日,股價連續放量上漲。這可以說明行情轉好。之前股價在尾盤被打壓的形態很可能是主力在拉升股票前的洗盤動作。餚到這個形態後,投資者可以追高買入股票。
砸尾盤賣出:
如圖2-22所示,2010年8月20日收盤前半小時,三五互聯(300051)股價突然連續下跌。這個形態出現在股價連續上漲一段時間後,是市場上風險變大的信號。看到這個形態時,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股價走向。此後一個交易日,股價持續下跌。時投資者應該儘快將手中的股票賣出。
3,尾盤跳空突破選股法
(1)每天9.25-9.30開盤價出現時候找股票!
(2)打開60排行榜,把2-6個點的股票都添加到板塊股中,從裡面挨個進行篩選!
(3)首先篩選要突破下降趨勢線,並且是第一個調控缺口的股票!
(4)每天基本有1-3個符合,開盤後看開盤的量能,篩選出來的股票量能如何?上漲放量,下跌縮量!
(5)股票的買點一般在尾盤買入!
4,尾盤戰法之「一夜情」買入戰法
形態選擇好之後,我們在看看分時圖,入股此時分時白線是回踩黃線不破並處於上升趨勢,而且持續有大單買入,這就是我們要在尾盤買進的強勢個股,次日沖高獲利高拋即可。
此方法不但安全,而且收益穩健,是上班族和短線操作者的最佳利器,如果大家都能學懂並理解,那麼接下來你的收益將會出現一倍的增長以上。
最佳買點:
1、激進型投資者,當股價在臨近尾盤時,突然放量拉升,可果斷追擊;
2、穩健型投資者,關注盤中出現「頂天量峰」的個股,於午後兩點半附近股價漲勢確立後再行介入。
股市70%的人在賠錢,交易看似簡單實則艱難,我認為:賺小錢靠技術,賺大錢靠意志!
一、人生豈能無目的
1、睿智的莊子給我們留下這樣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當一個博弈者用瓦盆做賭注的時候,他的技藝就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而當他拿黃金做賭注的時候,他則往往大失水準。莊子對此的定義是「外重者內拙」。一個人由於做事過度用力和意念過於集中,反而將平素可以輕鬆完成的事情搞糟了。
現代醫學將這種現象叫做「目的顫抖」。
2、太想穿好針的手在顫抖,太想踢進球的腳在顫抖,太想在面試中勝出的心在顫抖。華倫達原本有著一雙在鋼索上如履平地的腳,但是,過分求勝之心硬是使這雙腳失去了平衡,那著名的「華倫達心態」以華倫達的失足殞命而被賦予了一種沉重的內涵。
3、人生豈能無目的?無目的的人生無異於行屍走肉。然而,目的本是引領著你前行的,如果你將目的做成沙袋捆縛在自己的身上,每前進一步,巨大的壓力與莫名的恐懼就趕來絆你的手腳,那麼,你將如何去約見那個成功的自我?「目的顫抖」是因為心在顫抖。
4、心台太低,遠處的勝景便不幸為荒草雜樹所遮蔽,平庸的眼,註定無福飽覽那絕世的秀色;太在乎了,太看重了,結果,恐懼蛀蝕了勇敢,失敗吞噬了成功。「大體則有,具體則無」,把目光放得遠一些,把心台築得高一點,讓生命恬淡成一泓波瀾不驚的湖水。
二、賺小錢靠技術,賺大錢靠意志
1、一個優秀的交易高手應該是,能夠連續多年獲得穩定的複利回報,經年累月地賺錢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賺而不是大賺。投資資本市場的高額利潤應來源於長期累積低風險下的持續利潤的結果。職業高手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業餘低手才只關注利潤最大化和滿足於短暫的輝煌中。這也是多數人易現短暫輝煌,難有長期成就的根本原因。
2、重倉和頻繁交易導致成績巨幅震蕩是業餘低手的表現,且兩者相互作用,互為因果。
堅忍,耐心,信心並頑強執著地積累成功才是職業的交易態度。
3、是否能明確、定量、系統地從計劃、制度和紀律上限制住你的單次和總的操作風險,是區分贏家和輸家的分界點,隨後才是天賦,勤奮,運氣得到儘可能大的成績。而成績如何,其中相當大地取決於市場,即「成事在天」。至於輸家再怎麼輝煌都只是震蕩而已,最終是逃不脫輸光的命運。
4、從主觀情緒型交易者質變到客觀系統型交易者是長期積累沉澱升華的結果:無意識→意識到→做到→做好→堅持→習慣→融會貫通→忘記→大成。
5、利潤是風險的產物而非慾望的產物。風險永遠是第一位的,是可以自身控制和規避但不是逃避。因為任何利潤的獲得都是承擔一定風險才能獲取的回報,只要交易思想正確,對於應該承擔的風險我們要從容不迫。
6、正確分析預測只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成功投資的基礎更需要嚴格的風險管理(倉位管理和止損管理),和嚴謹的自我心理和情緒控制(寵辱不驚,處驚不變)。
三、心理控制第一,風險管理第二,分析技能的重要性再次之
1、必須在交易中克服對賬戶資產總額的過度關注或個人貪婪與恐懼的主觀情緒,從而造成戰術混亂,戰略走樣,最終將本該能做好的事搞得徹底失敗。操作在無欲的狀態下才能有更多收穫,做好(按計劃、制度和紀律規定)該做的,而不是做(按個人情緒)最想做的。市場不是你尋求刺激的場所。
2、任何事物,對其定義越嚴格,它的內涵越少,實際的操作性才越強。在我們的操作規則和操作計劃的構成和制定中,也必須如此。這樣才能保證投資的長期成功率。
3、按計劃、制度和紀律的規定去做,是自己能控制的(謀事在人);不要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控制的(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