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中國,保險業飛速發展, 保險已經是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買保險不但要買全還要買足,相信很多人在了解保險時都會經常聽到這三個專業術語:提前給付,確診給付和事後報銷。
首先說說確診給付和提前給付,這兩個賠付方式一般出現在重疾險的條款裡面,所謂確診給付就是只要投保人確診保險合同所列明的病種之一,不管治與不治,只要出示相關確診材料(診斷書,診斷記錄,病例等),保險公司就能賠付。確診給付是大部分重疾險產品的本質屬性。
提前給付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裡分兩種情況探討:
附加提前給付重疾險
一般情況下,提前給付的重疾險是附加在主險後面的,當確診合同列明的病種之一時,客戶可以立馬向公司申請「提前給付保險金」把主險(一般是壽險)的身故保額中的部分金額,提前拿出來給客戶,相應的,你的主險部分也要扣除這部分金額。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到另外一個詞語,那就是額外給付重疾險,意思就是即使確診合同列明的病種之一,客戶拿了保險金之後,也不會影響身故金或者滿期金,所以說「額外給付」更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相應地,「額外給付」保費會貴一丟丟。
2.輕症提前給付
提前給付的第二種內涵,是對輕症、特疾的提前給付。在保險期間內,如果發生合同規定的輕症或者特定疾病(手術),你可以提前拿到一部分的重疾保險金應急,當然,你的重疾保險金額也要跟著下降。
與它相對應的,是占絕大部分的、不含輕症或特疾保障的重疾險。顯然,有輕症或特疾提前給付的重疾險,更值得買,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得的病是大是小。
弄懂了提前給付的內涵,你還會覺得「提前給付」如此神聖,非買不可么?
說完「提前給付」「確診給付」再來看看「事後報銷」(即醫療報銷),故名思妮就是當被保人確診合同列明的病種之一,確診給付保險金賠付給客戶,客戶拿著這筆錢去醫院治療,治療完之後,就可以向公司申請理賠,理賠材料是病例本,診斷記錄(手術或住院),用藥清單,收費票據,客戶的身份證以及保險合同,業務員收集資料並提交公司審核後,就可以會的理賠金(按照保險合同條款報銷)
其實大家可以發現,通過確診即付和事後報銷,自己幾乎不需要花什麼錢,還獲得了一筆理賠金,這筆理賠金可以當作未來五年(五年存活率)的康復金和誤工費,
保險就是讓客戶有足夠的尊嚴和勇氣直面高額的醫療費,保險可以一輩子不用,但不能一日不備,希望大家都能買到保險,買對保險!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