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快報》6月28日報道,專家稱,馬航MH370航班上的乘客可能無法使用手機與當局或親人聯繫。

MH370航班於2014年3月8日離開吉隆坡機場,飛往中國北京,機上載有239名乘客。然而,這架波音777客機最後一次與空中交通管制聯繫是在凌晨1點19分,之後在中國南海神秘消失。多年來,許多人質疑,如果發生緊急情況,為什麼機上沒有乘客使用手機。
許多人提到911襲擊事件,當時人們遇到危險的最後時刻都在匆忙打電話。然而,專家們揭示了為什麼他們可能無法在MH370上做同樣的事情。

根據雷達分析,這架飛機據信飛行高度高達4.5萬英尺,低至2.3萬英尺。然而,即使是在可能的最低估計,飛機高度太高也無法與移動發射塔建立聯繫。
無線通訊專家劉昌華(音譯)在2014年接受採訪時說:「如果你看看這些數據,你就會知道飛機飛行的高度太高了。在地面上偏遠地區都可能很難有信號,就更不用說在高空了。」
亞太區電信研究主管Bill Rojas表示,這架飛機在更低的的高度飛行,才有可能接收到信號。
他在同一採訪中說:「就高度而言,它必須不高於1萬英尺左右,任何更高的地方都是有問題的。如果這架飛機在馬來西亞北部或泰國南部上空飛行基本上是在農村地區。那麼,假設手機處於開機狀態,手機信號塔很有可能會記錄下來。從技術上講,這是可能的。」
然而,羅哈斯承認該理論存在缺陷。他詳細說明,這架飛機必須以低於15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飛行,才能讓乘客打電話或接電話。大多數飛機的飛行速度在450到500英里每小時之間,這不可能能打通電話。
然而,乘客不能使用手機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一些專家稱,機上發生火災後,乘客大腦缺氧。

這一點得到了馬來西亞政府2015年任命的一個調查小組的支持。他們發現,MH370航班甲板上的緊急氧氣系統在起飛前不久進行了維修。
該團隊表示,這架飛機起飛的前一天早上,維修人員接到了8個故障報告,其中一個是增壓故障。
這使得牽頭搜尋MH370航班的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Australian Transport Safety Bureau)提出,飛機上的缺氧等災難性事件可能導致機上人員喪失了工作能力。
然而,這一想法只是過去5年提出的數百種理論中的一種。一些人說,這架飛機被劫持,或者是被機上的恐怖分子劫持的,或者是通過遠程網路黑客劫持的。
更離譜的說法是,這架飛機是一顆「飛行炸彈」,因為它裝載了5噸山竹果和221公斤鋰離子電池。多年來,從馬爾地夫島民到越南的石油鑽井工人,各種各樣的人都聲稱可能看到過這樣的景象。
然而,我們仍然沒有接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