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場,喜馬拉雅東、西構造結,速報與預警工程......2022年,地震學這些領域值得關注

2022年09月19日20:31:09 熱門 1089

科學實驗場,喜馬拉雅東、西構造結,速報與預警工程......2022年,地震學這些領域值得關注 - 天天要聞

2022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

在地震學研究領域,「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喜馬拉雅東、西構造結地震學研究」「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等重大工程項目和相關科學問題將成為本年度研究熱點,並有望在本年度產出突破性成果。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

2018年5月12日至14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會上,中國政府宣布以深化地震孕育發生規律和成災機理的科學認識、提升國家抗禦地震風險能力為目的,建設集野外觀測數值模擬科學驗證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一體,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地震科學實驗場。

>>>

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部署之下,建設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防震減災事業的重視,對地震科技發展的支持,十分鼓舞地震科技工作者的信心。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位於地震多發的川滇地區,通過開展系統性地震觀測實驗、理論研究和技術驗證,獲取對地震孕育發生的科學認識,探索地震的可預測性,發展數值地震預測方法,促進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禦新技術的研發和業務轉化,是世界首個研究「從地震破裂過程到工程結構響應」全鏈條的地震科學實驗場,也是國際上迄今唯一針對大陸型強震進行系統研究的地震科學實驗場。

>>>

實驗場科學設計聚焦地震科技原始創新,突出大陸型地震研究和「從地震破裂過程到工程結構響應」全鏈條設計理念,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方向,注重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地震學領域的應用,充分調研國內外地震研究最新進展,描繪了我國地震科學研究未來十年的戰略行動

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文件全文: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pc

其中第二篇第四章第四節明確了建設地震科學實驗場作為民生改善型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科學實驗場,喜馬拉雅東、西構造結,速報與預警工程......2022年,地震學這些領域值得關注 - 天天要聞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被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

隨著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的落地,一大批科研項目也已經啟動或即將立項。目前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已有60多個科研項目在研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22年度《地震科學聯合基金項目指南》中,共有《川滇地區主幹斷裂地磁異常時空演化及其與地震活動性關係》等7個項目被納入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的項目體系。

指南鏈接:https://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64/info83037.htm

喜馬拉雅東、西構造結地震研究

在青藏高原南緣,印度板塊向北和歐亞板塊發生俯衝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及一系列高聳的山脈,並分別在印緬滇藏交界一帶和帕米爾地區形成了一東一西兩個造山帶匯聚的構造結

東、西構造結是印度板塊向歐亞大陸碰撞的兩個突出支點,是我國大陸受板塊擠壓作用最強烈的地區

作為地球上現今陸內俯衝最獨特的地質-地理-資源-生態-自然災害單元之一,東、西構造結及鄰區是開展陸內俯衝動力學、各圈層相互作用及其影響、強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鏈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同時,東、西構造結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涉及我國西部和中亞、南亞、東南亞諸國。

隨著「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川藏鐵路及諸多配套工程建設的深入,東、西構造結的戰略意義愈發凸顯。

>>>

西構造結地區,為系統性開展現今陸內俯衝與強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研究,開展西構造結地震與地質災害的基礎性研究工作,為該區地震與地質災害評價和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提供重要科學依據,科技部於2020年批准建設「新疆帕米爾陸內俯衝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研究站依託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從當代地球科學發展趨勢和國家重大需求出發,圍繞帕米爾陸內俯衝過程與強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鏈預防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基於地震、GNSS、電磁、流體、地溫等固定和流動觀測平台,配合地質地貌填圖、深部物探剖面解譯、流動地震台陣觀測、InSAR和水準測量等手段,開展野外多站點、多學科協同觀測、探測和綜合實驗研究

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建立與「一帶一路」地緣國良好的科技合作關係。

按照「觀測、研究、示範」的要求,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將「新疆帕米爾陸內俯衝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成為中亞乃至全球陸內俯衝與強震等相關重大自然災害鏈的重要野外觀測、實驗和科學研究的示範基地

2022年度,研究站將完成新建地震地球物理觀測站點野外流動觀測構建基礎地質地球物理遙感資料庫地震精定位與震源機制解研究等工作。

>>>

東構造結地區,面向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實施川藏鐵路、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等重大工程的國家戰略,可開展的工作聚焦活動造山帶特殊地球動力學環境下工程地震危險性,圍繞造山帶精細地殼結構、現今地殼形變機制、造山帶大地震孕育發生機理與造山帶地震構造模型、適用造山帶的地震危險性評價等關鍵科學目標,多家地震科研單位2022年度將實施地球動力學、地震學、重磁地球物理學、地震地質、地震活動性、地震動預測、地震危險性等多學科領域的綜合性研究。

在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項目《項目指南》中,擬資助的與該領域相關的研究方向包括「全球及典型區域深部結構與動力學」「地球深部表層過程耦合及環境與災害效應」「大陸聚合與裂陷過程及動力學」「板塊俯衝、地幔柱與多脫層相互作用」等。

指南鏈接:https://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47/

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2008年汶川地震的斷層破裂帶長達300 km,破裂從汶川傳播到青川的時間超過1 min。

然而,由於當時還沒有地震預警系統,斷層破裂沿線的人們失去了寶貴的逃生避險時間,人員傷亡慘重。

因此,汶川地震之後,中國地震局向國家建議,建設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

>>>

地震預警技術要求在地震發生的初始階段即監測到地震,並快速產出估算的震級和震中位置等參數。

科學實驗場,喜馬拉雅東、西構造結,速報與預警工程......2022年,地震學這些領域值得關注 - 天天要聞

地震預警原理示意圖 來源:網路

這對預警台站的數量密度參數計算速度和準確性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科技部設立了多個重大專項開展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相關的技術攻關和研發。

2015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式批複「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並於2018年啟動實施。

工程計劃在全國建立1960個基準站,裝備標準數字地震儀和強震儀;3309個基本站,裝備標準強震儀;10241個一般站,裝備MEMS烈度儀,共15510個台站

>>>

2022年度,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將基本完成所有預警台站的建設並投入試運行

至2023年項目正式完成,中國將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預警系統,在華北、南北地震帶、東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以及拉薩周邊地區等五大重點地區實現秒級的地震預警能力分鐘級的烈度速報能力,基於PC地震預警終端軟體、地震預警APP以及地震預警信息專用接收終端等服務方式,向社會公眾、政府部門和企業提供地震預警服務產品

小結

本文簡述了國內地震學領域2022年度將重點開展的3項重大工程項目、相關科學研究及預期產出情況。

由於篇幅所限,許多其他方向的重要國內地震學研究未能展開論述,如下一代全國地震區劃圖預研究青海門源地震後的全國強震趨勢研判湯加火山海嘯後的國內火山地震研究等。

在作者有限的眼光觸及的範圍之外,全國各地還有眾多的地震科研工作在本文未能介紹到。

可以預期,與國內飛速發展的科技水平保持同步,2022年國內地震學研究也將取得豐碩的成果。

參考材料

[1]看!「十四五」規劃綱要里這些內容與地震有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919681059916094&wfr=spider&for=pc

作者簡介:李昌瓏,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烏魯木齊中亞地震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地震危險性和地震風險分析。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