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2022年07月12日03:12:03 熱門 1563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台灣最新恐怖電影《咒》大家都看了嗎?

這是一部惡意滿滿的恐怖片。

全程沒有鬼,卻讓人看得膽戰心驚。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這部電影在台灣省成了年度現象級電影,在疫情之下連續奪冠四星期票房冠軍,不僅收穫了3800萬人民幣的高票房成績,也是2022年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電影票房最高的電影(本土電影)。

線上觀影人次超過70萬人。

如果以一部成本只有約3千萬新台幣(人民幣約675萬)的作品而言,可謂成績驕人。

影片在內地的熱度也在持續上升。

電影中的「大黑佛母」也成為了繼紅衣小女孩之後,台灣恐怖片又一讓人心中恐懼的形象。

許多人表示在看完之後彷彿受了詛咒,衰事纏身、身體不適;也有部分宗教民俗信仰工作者告誡不要隨著電影隨意誦念咒語、比劃手勢等忠告。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咒》中有許多恐怖片的橋段。

而若是密集恐懼症者,或者害怕蟲子的人,那我只能說這種畫面很難躲,密集畫面主要在於寫滿身體的符文,在最後女主角更是頂著全身符文在對著鏡頭說話,一堆我看不清楚是毛毛蟲還是蚯蚓的黑色蟲子更是不時出現,甚至被人給吐出來。

在這過程中除了充滿洗腦式的手勢以及箴言外,還搭配一些音效與場景,大量的出現,讓觀眾非常深刻。

直到你也"以為"這是祝福的時候,再來一個反轉,這是蠻驚喜的。

看完以後,再回頭看一開始所謂的"祝福",就會讓人覺得很細思極恐。但你會不忍苛責害你深陷"詛咒"的女主,因為她從頭到尾只不過是一個愛女兒的好母親而已。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影片講述女主角進入禁地後遇到怪事連連,為要證明自己沒精神病,便拿攝像機拍攝自己生活的一舉一動,卻拍得了更恐怖真相。

以民間傳說習俗結合靈異,再用上「偽紀錄片」的方式拍攝,去年的《靈媒》和台灣之前的《女鬼橋》已達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咒》可以說是寫下了恐怖電影與偽紀錄片的新經典。

《咒》的設定與《靈媒》相若,可觀性當然不如該作。

但《靈媒》談的是個信仰崩解的故事、《咒》則是要在電影中令觀眾建立信仰。

相比之下,《咒》有了更多耐人尋味的話題展開。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作為偽紀錄片,最重要是令事情來得逼真、達至觀眾的共鳴感,而這種「都市遇鬼」的情節,其實老早於《靈動:鬼影實錄》已玩過。

《咒》並不單是要嚇觀眾,反是要透過畫面去讓觀眾建立信仰,並使其崩塌。

不單要相信電影的事情是真的,更達至與主角互動的沉浸式體驗,一同念咒、一同做手勢、一同閱讀畫面、一同用大腦控制一切,無需過量的恐怖場面,單靠靜止、單有文字的畫面,強逼觀眾要集中精神去閱讀畫面,直至最後的驚人一刻。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跟同是今年台灣恐怖片熱潮的《哭悲》相比,《咒》的恐怖場面其實並不多,卻因為這種不安的氛圍營造出強烈的詭異感覺,無需過量的恐怖鏡頭已令觀眾坐立不安。

不過,通篇看下來,《咒》其實是成也偽紀錄片、敗也偽紀錄片!

《咒》用上偽紀錄片的手法,不得不說前半段的氛圍營造真的不錯。

而後半段卻慢慢滲入大量電影感十足的鏡頭,甚至連配樂也出現,一下子把觀眾在那種沉浸式體驗中拉出來。

再加上劇情刻意將時序打亂,過量剪接亦令《咒》失真,成了偽紀錄片的敗筆。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偽紀錄片」往往能夠利用這種亦真亦假的幻象、如同「病毒式傳銷」般吸引觀眾入場獵奇,甚至因為大量似是而非的解讀,令觀眾出現「看後恐懼症」。

「偽紀錄片」往往亦因低成本製作變成爛片,要突破就得花些心思。

這類題材去年已有部恐怖與深度俱備的《哭悲》在前,大概後來者都難有偽紀錄片可以超越得來,《咒》便以另一種方式去令觀眾入局。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咒》啟發自高雄一家六口撞邪的真實事件,事件中迷信的一家人誤以為撞邪而集體攻擊,最終被判定為集體精神妄想症。

《咒》的確有偽紀錄片出現的臨場恐怖體驗。電影使用大量的互動橋段,包含記住符號、默念咒語「火佛修一,心薩嘸哞」,讓觀眾身歷其境、體驗一場儀式的感受。

導演或許也深知不能再拍《午夜凶鈴》或《女巫布萊爾》一類的作品,便轉而在這類作品中創作種全新的沉浸式體驗。

《咒》打從片初開始,就要觀眾一同去念咒語、用上突破四面牆去與觀眾互動、一同去玩遊戲似的做各類型實驗,以極詭異的畫面先令觀眾投入這場實驗性「遊戲」中,一同去祝福主角。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一句「火佛修一,心薩嘸哞」的句子不時以各種不同的聲調出現,無論是平淡的文戲或是緊湊的情節中,都會不斷出現。

這樣務求令觀眾不斷要記住、在不同環境都得要懂念,甚至是一同與主角去做手勢。

中段更達至近乎「祭壇」式手法,與觀眾去體驗這種另類的祝福之法。

《咒》在鋪陳上不斷用上各類詭異的畫面——無論意念或表達都有點像《午夜凶鈴》,或單有文字、或單有圖像,不時出現大量靜止的畫面,不斷用各種方式去控制觀眾大腦,最後更以單字表達,要觀眾腦部,將恐怖感漸漸深植腦海,還得問你記住了嗎……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觀影過程中,你以為突然有什麼鬼怪你一跳,但電影卻繼續控制心神,當你開始「相信」這一靈異事件後,《咒》才語出驚人來個重大轉折,或已把你嚇呆。

惟導演仍不停止,再要強逼觀眾直視最恐怖的源頭。

《靈媒》以超認真考究的紀錄片方式去拍一部偽紀錄片,令其恐怖與深度兼備,直視信仰的另一面,《咒》就要觀眾去體驗、去感受這種恐怖感,與女主角同步去相信、去建立信仰,在短短兩小時內建立一個信仰,成功將偽紀錄片的手法推向另一個高峰,當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新體驗。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你相信祝福嗎?

《咒》開頭提及的這句話,加上「意念可以改變世界」的操作安排,透過疑問句和心理引導,讓觀眾在觀影之前便先進入沉浸模式,產生不安、不確定、否認的內心狀態,懷疑電影的劇情是否真實、是否即將發生。

很多影評人對於《咒》的神秘宗教信仰討論,大多以「邪靈」二字定義的——大量奉獻、出席隱密集會,甚至有脫離後卻受到威脅等劇情。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開頭的那句祝福,誰知道故事到了尾聲發現這所謂的祝福的話,其實是充滿惡意的詛咒,只要接觸到就逃不過一死。

當年懷孕的若男早就求助高僧知道女兒無法逃過,這一切都是她的算計。

若男要讓詛咒跟著影片一起散播出去,分散詛咒女兒就有機會逃過一劫,當「火佛修一,心薩嘸哞」聲音一響起,詛咒就開始了。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為了不讓自己看到佛母的臉,把自己眼睛遮住,讓觀眾看到,簡直惡意滿滿。

為了救自己,犧牲女兒,為了救女兒,在犧牲大眾,這一切都是在事情漸漸還原後觀眾才會恍然大悟。

雖然最後因為與朵朵相處後母愛被激發,但若男的邪念沒有因此停止。

比起一般恐怖片的驚嚇,這種可怕的心態更是讓人毛骨悚然。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若男的行為和導演充滿惡意的故事線,讓我從有點生氣到感受一個母親為了保護自己孩子不擇手段的愛,其實有點感人又有點情有可原?

觀眾心裡掀起一波波複雜的情緒,臨場感、寫實感,沉浸式鬼片,真的挑戰出台灣恐怖片的新高度。

但撇除這種實驗性手法,《咒》的恐怖感同樣不欺場。

亦如《靈媒》,真正的驚嚇點位置不多,出現的時刻亦有其作用。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除了催眠式影像外,無論是在家撞邪,還是在鄉村中的邪靈奇遇,影像一樣凌厲懾人。

「偽紀錄片」的最成功手法,就是以大量疑幻疑真,帶動出種「看不見,更驚心」的手法。

大量一閃而過、若隱若現的詭異場面,同樣叫觀眾愈看愈心寒。

跟《靈媒》一樣,《咒》同樣愈看愈覺是個毫無希望的故事,所有角色最終都以會各類詭異的死法慘死,逐漸直撲埋身的恐懼快感,一樣能挑動看官最深層次的恐怖感。

但值得一提的是,《咒》就是個實實在在的都市恐怖故事,某種程度可以在手機或者電影前觀看,在家中看女主角拿著攝像機找尋異象的泉源,投入感更強。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偽紀錄片」就是要觀眾一同去體驗、一同去接受這一切的恐怖真相。

《咒》先天在那種催眠式手法下,已輕鬆令觀眾入局,繼而大量主觀性視點,像是鄉野的異象、男女主角被困結界的畫面,即使沒有任何恐怖場面,卻採用平實方式引領觀眾入戲。

影片的前半段或許會覺得《咒》沒有什麼內容可言,這種手法終讓恐怖力量遞增,直至最後爆發一刻,成就偽紀錄片的全新視野。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整部片來說美術風格部分真的很寫實,身歷其境的感覺。

偽紀錄片的真實感,帶到宮廟的畫面,以宗教信仰作為主軸,真實到彷彿就發生在我們周遭的故事,加上拍攝和剪接運鏡的方式。

雖然鏡頭很晃但是不影響故事銜接的流暢度,觀眾以更立體的視角進入到角色里,看完再想起真的會有一種被詛咒的感覺!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電影的最後,把屏幕前觀影的觀眾攬入若男的意識維度之中,共同承擔若男造成之業果。

這些混合內容成功地構築起觀眾複雜的內心,讓觀影過程中持續加深恐懼情緒,縱使影片謝幕後也久久不能退去。

《咒》成功地將當年《午夜凶鈴》的恐懼氛圍再次帶起,並掀起熱搜話題。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那麼問題來了,《咒》是否真的能堪作台灣史上最恐怖電影呢?

個人覺得「吹得太大」,真過譽了!

光是兩部《紅衣小女孩》都比《咒》更可觀,這也同樣敗於偽紀錄片的設計上。

即使《咒》的劇情用了最大努力去讓觀眾相信這一切,以近乎催眠的方式邀請觀眾一同去揭秘,但《咒》用上了過多電影感強的手法,又有盡了剪接、電腦特技,甚至帶點煽情的配樂。

哪管再努力要告訴觀眾有多真實,具商業性的電影剪接手法,卻令《咒》難在偽紀錄片一貫夠真實的風格中維持。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影片中段大量難以出現的自拍鏡頭俱令電影失真。

明明觀眾在前半段已投入在一部超恐怖的真實自拍中,後半段太多電影式鏡頭,令觀眾不期出了戲,一下子難以感受真假。

《咒》背後包裝是個矛盾的親情故事,從影片的結尾那段話可以知道,這亦是一部拍給女兒看的電影,可在設局上先天有點悖論,也在過度電影級剪接下達到種煽情的效果,訴說段親情故事,中段也會讓觀眾齣戲,深知自己在看電影。

就從這一點來說,跟同類型的《靈媒》比差遠了。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偽紀錄片」最典型的手法是要觀眾看著真實,離不開一群智障自拍電影遇險。

然後這部電影就被找到了,正是你在看的這部,不經任何剪接之類的。

因此,「偽紀錄片」往往會出現主線劇情不必要的生活片段,亦一般是時序式去推進。

《咒》以偽紀錄片方式示人,卻敗在情節太電影化,即使設境上有經過女主角的自行剪接以達至結局真相的效果,惟全片不斷於兩個時空中跳脫,令劇情來得鬆散混亂。

中段甚至因為跳脫過多,每每在緊張關頭就經過巧妙地剪接而跳往別個情節,藉此製造懸念。

同樣令觀眾看得泄氣,也讓節奏放緩,偶有悶場。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其實也能明白《咒》有意要利用這種混亂的氛圍去營造幾可亂真的效果。

但過度跳脫,又將恐怖情節在一開場就揭露出來,反而令電影失真

在先天已有剪接的設定下,《咒》中段大量無關痛癢的片段,亦非如《靈媒》般幾乎每一句對白、每一個畫面都有其深意所在。

令其在偽紀錄片的優劣之間舉棋不定,就真失色了。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因此,《咒》並未達至「台灣影史第一」評價所推崇的高度,各類解讀穿鑿附會也似乎在前期「吹的太大」乃至於「跌的太慘」。

其實影片渲染的恐怖色彩夠濃郁,但敗筆在電影與偽紀錄片設定中舉棋不定。

這令喜歡電影與偽紀錄片的兩類梗式的觀眾都難得圓滿的感覺,更讓偽紀錄片的缺點盡現。

撇除這一點,《咒》在偽紀錄片中加入了打破四面牆的催眠、玩遊戲手法,驚現大量詭異莫名的影像,達至最後的恐怖深淵,確令偽紀錄片這回事有個全新的玩法,即使中段偶有失色,觀畢還是會令你不寒而慄。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不能在影院感受這場集體催眠,恐怖片迷或覺可惜。

但在電腦前觀看,再環視你間隔相近的環境,腦海不斷想著那句咒語,坐立不安,仍是《咒》的成功所在。

要問我打分的話,還是會給個8分。

在這裡也期待台灣恐怖片今後越拍越好。

2022台灣票房最高電影《咒》:離台灣最恐怖電影,可能還差一點點 - 天天要聞

——END——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