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宋彼得牧師(溫伯塤先生的遺作)

2022年06月11日11:49:21 熱門 1451


回憶宋彼得牧師(溫伯塤先生的遺作) - 天天要聞

1938年羅定聖經學院一個班的同學合照,左一為宋被得先生

1937年至1951年,宋彼得牧師在基督教華南約老會* 工作,筆者曾參加他組建的青年團契,有一段時間,在他的領導下工作,得宋牧師言傳身教,獲益良多,音容猶在,記憶深刻,今記述如下:

(一)求學與初期事奉

1936年左右,宋彼得先生(按立為牧師前稱先生)在基督教播道會(差會是美國基督教美[國]瑞[典]丹[麥]會)舉辦的廣州聖經學院讀書。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略中國,派飛機轟炸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廣州聖經學院在廣州河南基立村,該村很多華僑房屋,遭日機狂轟濫炸。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廣州聖經學院搬到香港,宋先生轉到基督教華南約老會在羅定舉辦的羅定聖經學院讀書。當時學生不多,宋先生所在的一個班六人,今存同學合照。

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的伯特利神學院搬到香港。約於1939年,宋先生到伯特利神學院深造。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日軍戰領香港,伯特利神學院停辦,華南約老會請宋先生到德慶教會工作。

1942年夏天,華南約老會擬在德慶舉辦奮興會,宋先生向教會推薦,請伯特利神學院教授包涵空牧師主領奮興會,教會同意,於是請包牧師領會。包牧師是上海人,講上海話,宋先生擔任翻譯。

日軍佔領香港後,疏散人口,大量香港居民返回內地,伯特利神學院學生朱建基,廣州聖經學院學生何道彰、勞得安、盧美德、郭漢威等也在疏散之列,宋先生邀請他們到德慶協助開奮興會。

1942年下半年,宋彼得先生、朱建基先生到雲浮福音堂工作。他們就地取材,因陋就簡,用土辦法製造幻燈機,用煤氣燈做光源(雲浮當時沒有電),用玻璃片作底片,用紅汞水、紫色藥水、碘酒作顏料,繪製彩色幻燈片,題材有《浪子回頭》、《耶穌生平》等。晚上,在街頭開佈道會。宋彼得先生會吹小號,號聲響亮,很多人聞聲而來,先教唱福音歌曲,然後傳道人講道,放映幻燈片,當時,幻燈片是新鮮事物,吸引很多人來聽道信主。

1943年,宋先生到德慶禮拜堂做傳道主任,進行很多興革,主要有如下幾項:

重視青年工作:組建基督教約老會青年團,成員有青年教友、教友的青年子女、義民所的青少年,共計四五十人。宋先生選譜填詞,作《團歌》。每周向青年人講道,培養靈命,教導他們協助教會工作。

開展家庭崇拜聚會:每周到一位信徒家庭,信徒自願報名,禮拜日宣布。至時,該信徒邀集家人、親戚、鄰居、朋友參加,傳道人到信徒家庭敬拜真神,傳福音。

做好街頭佈道:宋先生帶同青年團契青年,協助招集行人,派福音單張,放映福音幻燈片,宋先生吹小號、講道、傳福音,引人信主。

1939年左右,林覺今姑娘到德慶教會工作,最初做傳道人,隨後在惠愛醫院做醫務工作。1943年,宋先生同林姑娘結婚。

(二)臨危受命

1944年秋,時局緊張,社會上盛傳日寇即將沿西江直上,西侵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在雲南昆明的美國領事館特別通知在德慶、羅定的美國傳教士撤回美國。

在此非常時期,華南約老會領導機構作出重要決定和部署:(1)美國傳教士返回美國,按立宋彼得先生為牧師,主持德慶教會教區工作;(2)立讓貼將美國教會房屋地產贈送給中國教會;(3)德慶教區教牧人員與物資向羅定方向撤退。

在按立宋先生為牧師這件事上,華南約老會領導機構(包括金猶流牧師、謝珍珠姑娘等美國傳教士,中國的黃明遠牧師、盧雲波、陳培華長老等)曾作嚴肅而認真的討論研究,認為宋先生讀過神學,但服事主的時間只有幾年,經驗不足,資歷不足,年紀輕(確切歲數不詳,大約二十四五歲),主要缺點是驕傲,要認真注意克服。按立為牧師,是在戰爭環境,美國傳教士回美國,德慶教區無人負責的情況下的特殊安排,破格提拔。上述情況,向宋先生和廣大公眾公布。在按立典禮上,宋牧師在感謝按立的答詞中,反覆強調自己要謙卑、謙卑,依靠神做好牧養工作。

8月,按立宋彼得先生為牧師,並完成立讓帖將美國教會房屋地產贈送給中國教會的工作。9月,美國傳教士金猶流牧師夫婦、謝珍珠姑娘、高美潔醫生**離開德慶回美國,宋彼得牧師臨危受命,負責德慶教區全面工作。

時局進一步緊張,宋牧師同林覺今師母和男孩、母親宋師太,教會工作人員謝雪瓊女士,攜帶教會物資及惠愛醫院藥品和醫療器材,疏散逃難到羅定縣城,隨後又退到農村寨崗,最後轉移到信宜縣潭濮安頓下來。同行的還有林覺今牧師的弟弟林聲本,謝雪瓊女士的義女謝秀貞、侄謝天榮。

9月22日,德慶縣城被日軍佔領。

教會經濟來源斷絕,處境十分困難。抗戰期間,廣東文理學院從廣州遷往羅定,基督徒賴支機先生(羅定人)在文理學院任教,他介紹林覺今師母到學院醫務室工作,又介紹謝雪瓊女士到學院子弟小學教書,經濟困難,得到緩解。

在飄泊不定和經濟困難的患難環境中,宋牧師在潭濮,仍做對外佈道傳福音工作。

(三)戰後複員

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勝利結束,國土重光。當時西江洪水暴漲,德慶縣城,一片汪洋。宋牧師乘坐「電船」從羅定出發,由南江河回德慶。「電船」停舶在「洋樓」前面,上岸進入「洋樓」,回到教會家園。(20世紀初,美國教會在德慶縣城登雲,建造西式樓房八幢,作住宅、禮拜堂、惠愛醫院,老百姓和教友都叫這片西式樓群做「洋樓」。)在「洋樓」附近居住的教友羅德基、梁植杞一家,首先見到宋牧師和同來的美國傳教士美耶西牧師***,他們隨即四處告訴教友,「宋牧師回來了,美牧師回來了!」教友們又互相轉告,很快,教友們就知道牧者已經回來了。

雖然回到自己的地方,但還不能安心居住。淪陷期間,日軍在「洋樓」駐紮,撤退時,未知房屋隱密的地方有沒有埋放爆炸品,水井有沒有投毒,宋牧師、美牧師,還有熱心的教友,每幢樓,每個房間都詳細檢查,每個水井,都打水上來檢查。治安不好,晚上要提防盜賊偷竊,美牧師在英軍救援組工作,有一支槍,交給宋牧師,宋牧師三更起來巡夜。

德慶淪陷前夕,宋牧師攜帶物資到羅定避難,而信徒則到德慶後鄉,四處投親靠友,逃避國難。德慶淪陷時間將近一年,在這段時間裡,牧者不見羊群,羊群不見牧者。如今國土重光,牧者回來,教友紛紛到「洋樓」見牧者,牧者也去探訪教友,互相問安,感謝真神帶領,經過死蔭的幽谷,又到青草地上,可安歇的水邊。大家見到教會家園,幾幢住宅樓、愛理女學堂,還算完好,而惠愛醫院,空無一物,特別是禮拜堂,門窗桌椅,蕩然無存,只剩下四堵牆壁、一片瓦面,怎麼聚會?怎麼崇拜真神?宋牧師提出教會的恢復方案:為使禮拜堂和惠愛醫院更方便群眾聽道和就醫,向居民區遷移,將惠積街真理學堂改為禮拜堂,將巫巷口的禮拜堂改為惠愛醫院。教友們都贊成宋牧師提出的方案。八年抗戰,民不聊生,教友們家境十分困難,但還是儘力奉獻,改造教堂。

惠積街的真理學堂,即今勝利東路禮拜堂,建於1907年,磚木結構,首層是兩個大課室,門口偏在房屋左邊。宋牧師規劃,將兩個大課室打通,作為崇拜大堂,在臨街的牆壁開個大門口。裝修很快完成,光復後不久,即在這裡聚會。從1945年至今的70年間,禮拜堂后座改建為二層樓房,前座仍是舊樓,又經多次裝修,但基本格局,仍保持宋牧師當年規劃的式樣未變。

在巫巷口的禮拜堂,門窗被日軍完全破壞,如今要改作惠愛醫院,但缺乏資金,乃拆卸三十年代被白蟻嚴重蛀蝕的北住宅樓,將磚、木、門窗搬到那裡作修建材料,重裝門窗,兩邊門廊分別改作藥房及診室,繼續聘請趙子林醫生做院長,於1946年夏重新開業,開門診和留醫部,接待病人,還設留醫部,接待婦女留產。

(四)神的恩賜

基督教華南約老會所在的德慶、羅定、雲浮、鬱南、封川、開建六個縣,都在廣東西部山區,經濟文化教育落後,交通不便,縣與縣之間的道路、縣內道路,都是土路,崎嶇不平,沒有汽車,來往全靠兩條腿步行,德慶同羅定距離最遠,有120華里(60公里)。抗日戰爭期間,更為艱苦。當時,宋彼得牧師與宋履虔姑娘和其他傳道人一起聚會,常會談論:在約老會工作的傳道人,要能講(講道)、能唱、能走路、能吃苦,不怕吃粥、食番薯、食芋頭。抗戰八年,他們與這六個縣的人民和信徒同甘共苦,在城鄉傳福音,帶領人信主。

信賜給牧者傳道人的的恩賜各有不同。神恩賜宋牧師,講道好,牧養好,會做青年工作,還多才多藝,會吹小號,會拉鋼鋸演奏樂曲,藝術布置會場,還會做木工。這些才藝,都有助於做好傳福音工作。

宋牧師身體瘦弱,但他會運用丹田之氣吹小號。街頭佈道,宋牧師吹小號,小號聲響徹街道,招聚群眾來聽福音。

宋牧師會用小提琴弓弦拉鋼鋸演奏樂曲,鋼鋸發出特有的金屬聲,音色悠揚。平安夜晚會,信徒聯歡會,宋牧師拉鋼鋸演奏一曲,全場熱烈鼓掌,歡迎再奏一曲,再多奏一曲。

宋牧師有藝術才華,教會重大節日,把會場布置得很有特色。

有一年聖誕節,講台背景是博士朝拜聖嬰,獻上黃金、乳香、沒藥。平安夜晚會,表演的是博士前往伯利恆。把鏤空的五角星貼在手電筒的玻璃片上,工作人員在天幕後面移動手電筒,光線投射到天幕,明星顯現,引博士前行。

有一年復活節,講台後面繪製一個背景:一座空墳墓,天使坐在滾開的石頭上。講道題目是《主復活了!》,背景配合講道,相得益彰,讓信徒更深認識復活的主。

這些活動都是宋牧師設計、出主意,發動青年信徒協助完成。

宋牧師還擅長木工手藝,教會台椅損壞了,宋牧師親自修理。宋牧師在德慶的時候,親手做了一套盛載聖餐杯的木盤,每個圓孔放一個聖餐杯,髤上白油漆,純潔精美。 信徙們誇讚宋牧師的手藝好,市面上的木匠也做不出來。教友同宋牧師開善意的玩笑:宋牧師,你是一位傳福音「牧師」,還是一位木工師傅「木師」。宋牧師回答說,我們教會窮,自己動手做,教會慳出錢,做福音工作。

宋牧師對木工工程、泥水工程、建築工程都有研究心得,因此,在德慶修建禮拜堂和惠愛醫院,在廣州歷次裝修禮拜堂,他都心中有數。與工程方討價還價,為教會爭取利益,不會受騙,是教會的好當家人。

(五)開拓新區

1946年秋,美國傳教士金猶流牧師、謝珍珠姑娘、高美潔醫生,從美國再來中國,在德慶工作,宋牧師向他們提出到廣州開設禮拜堂傳福音的建議,他們接納宋牧師的建議,這個建議還得到美國差會的同意。宋牧師籌劃在廣州建堂。

1945「8.15」抗戰勝利,廣東文理學院從羅定遷回廣州,在該院醫務室工作的林覺今師母,未跟隨宋牧師返回德慶,而是隨文理學院到了廣州。當時文理學院借用光孝寺做院址,林師母在光孝寺居住。宋牧師到廣州開闢新址,最初住在光孝寺,出入多有不便。宋牧師認識廣州婦孺醫院(院址在惠福西路)的女院長,她借出一套兩層樓房,宋牧師全家搬到那裡居住,開展籌建新堂工作。

1946年底,在惠福西路租到一個鋪位,裝修作禮拜堂,叫「惠福堂」,聖誕節前啟用。

1947年,在維新路(解放後叫起義路)租到一個鋪位,裝修作禮拜堂,叫「維新堂」。維新路道路寬闊,來往人多,更有利傳福音。

1947年,宋牧師同雷連啟先生合編《頌主詩篇》,這是華南約老會第二次編纂的讚美詩集,在廣州印刷出版。

1948秋,包義森牧師再來中國,在廣州工作,隨後成立華南約老會廣州教區。宋履虔姑娘在鶴山縣雅瑤建立的禮拜堂,亦歸入廣州教區。包義森牧師與宋牧師共同主持約老會廣州教區工作。

1948年底,在維新堂斜對面買到一幢三層樓房,首層作禮拜堂,上面兩層分別作廣州教區辦公室和員工宿舍。

宋牧師1947年到廣州籌建新堂,德慶堂沒有傳道人,都城堂也沒有傳道人。宋牧師在廣州聖經學院和伯特利神學院讀過書,同學很多,經宋牧師介紹,由華南約老會聘請的傳道人計有:包覺聲先生(包涵空牧師之子)、雷連啟先生、張民福先生,他們先後在德慶堂工作。張民福先生工作時間最長,從1947年至1951年。還有謝道益先生,他在都城堂工作。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繼續南下。8月,美國傳教士包義森牧師、謝珍珠姑娘等離開大陸,在香港暫住,觀察大陸局勢發展,與國內教牧人士聯繫。華南約老會工作,全部由中國教牧人士負責。

1949年全國解放後,開展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抗美援朝等政治運動,全國各地教會,在這些政治運動中……(刪了56個字)

1950年,宋牧師常會到香港與包義森牧師、謝珍珠姑娘商量教會事務。宋牧師的姐姐家庭經營米業,宋牧師到香港,自然會到訪姐姐,討論大陸局勢,準備退路。

1951年X 月 X 日,宋牧師到香港處理教會事務,第二天,公安人員到禮拜堂……(刪了28個字)

宋牧師到香港後,繼續為主工作,建立教會,傳揚福音。

宋牧師是神的忠心僕人,一生事主,神賜給他智慧、力量和膽識,在抗日戰爭的險惡的環境中,臨危受命,保存教會財產;戰後恢復德慶教會,又到廣州開拓新區;在1949年大陸……(刪了12個字);到香港後打開傳福音新局面,建立教會。宋牧師1966年息勞歸主,讓人深切懷念。神會賜給他榮耀冠冕。我們當效法宋牧師,忠心,勤奮,謙卑,良善,勇於擔當,多作主工,廣傳福音,榮神益人,阿們!

溫伯塤 2016年6月上旬初稿

*陳世汝註:基督教華南約老會是基督教華南盟約派改革宗長老會教會的簡稱,當時基督教華南約老會總部在德慶。

**陳世汝註:據愛麗絲·伊麗莎白·羅布的著作《開門》,這些美國傳教士是1944年8月22日離開德慶的。他們分別是:J. K. 肯普夫牧師和太太、艾特·司各特醫生、瑪格麗特·圖斯爾特小姐、珍妮·迪因小姐。

***陳世汝註:美耶西牧師即耶西·米切爾牧師,當時他沒有隨其他的傳教士一起回美國,他留下來並參加了英國陸軍救援組(見《耶西·米切爾牧師在抗日戰爭期間的冒險故事》)。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