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可靠的密碼鎖,差一點將一個和睦的家庭撕的粉碎。

隨著科技時代的進步,原先家中的「鐵將軍」也逐步退出了市場,變成了一種收藏品。逐步在替換成所謂的安全可靠的人臉識別電子鎖或指紋、口令、遠程控制的密碼鎖。

一個家最重要的就是大門,大門上的鎖是尤其重要,所以安全可靠就被提上了議程。實際上我是不太喜歡密碼鎖和電子鎖的,而且還比較反感。因為電子產品越複雜,一旦失靈越難以修復,還是從上著老觀念越簡單越好。

我家鄰居一對中年夫婦,感情甚好,家庭和睦,是樓內的模範夫妻。他們家是男主內,女主外。妻子好像是做銷售的,經常東奔西跑,到處出差。他們好像也是時尚的「趕潮兒」。不知何時將防盜鎖換成了指紋密碼鎖?不用將一把防盜鑰匙揣在褲兜里,分量一下子減輕了不少,更不用擔心鑰匙會莫名其妙的丟了,進進出出方便不少。

可是事與願違,前兩天我在廚房間洗菜,就聽見樓下這位女主人在拚命的敲房門,嘴裡大聲的喊,「為什麼不開門?你在裡面做什麼?」但是屋裡面無人應答。

在這之前,我在倒垃圾的時候碰到過這位女主人,她拖著行李箱,還和我打了招呼,我問她「又是去出差?」她回答「嗯,兩三天就回來了。」這次倒好,回來進不了家門了。

女主人敲房門的聲音越來越大了,驚動了隔壁的鄰居大哥,大哥出來對她說,「打電話給你老公,這兩天沒看他怎麼出來過。」這位女主人回復說「打過了,一直無人接聽。」「喲……」大哥的這一聲好像意思很多啊。

這時候,左鄰右舍包括我在內都出了家門,都去看看是否需要幫忙?有的鄰居幫著女主人一起用力敲門,隔壁大哥扒在窗口大聲喊著屋內男主人的名字,可是這些都是無用功。

大概又敲了個10來分鐘,終於裡面傳出了一個微弱的聲音「誰啊?」,「我,趕緊給我開門!打電話不接,發消息不回,你在裡面做什麼?」妻子氣呼呼的提高了嗓音。可是過了兩三分鐘,門仍舊緊閉,眼看妻子這時發飆了「怎麼回事?這個門還開得了嗎?你裡面到底怎麼……?」妻子當著大家的面沒好意思把話說下去,看的出她已經忍無可忍了,等一開門勢必帶著大家衝進去「抓一抓」。丈夫的聲音也開始急促的傳了出來「冊那,指紋、密碼都用過了,門打不開了。」「是真打不開還是不敢開?」妻子生氣的問道。「冊那,開門還有敢不敢的?是開不了了,儂外頭再試試。」妻子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也不怕密碼暴露在大家面前安不安全了,但是試了好幾次就是不行。「那我叫鎖匠來了哦?」妻子的口氣好像是給丈夫最後一次坦白的機會。「哦,好額。」丈夫回應了一句,聽上去並不是那種做了虧心事的聲音。

沒過多久,鎖匠師傅來了,他看了看這把鎖說沒辦法,可能要強拆了。女主人說只要把門打開,怎麼樣子都可以。「你讓開點,師傅要暴力開鎖了。」妻子知會了一下屋內的丈夫,「哦,好。」丈夫應了一聲。沒過多久鎖就被拆掉了,還是換了一把用鑰匙的防盜鎖,妻子提著行李箱進入了家門,在門口的鄰居們一鬨而散,各回各家。

第二天傍晚出去散步的時候,看見我們樓里這位鄰居大哥在樓下說這件事,於是好奇的湊過去聽了聽。其實事情很簡單,就是男主人午睡把手機調成了靜音,那天天氣又比較熱,所以他又把卧室門給關了,在裡面開著空調午睡。他出來不是被敲門聲驚醒的,而是被一泡尿憋醒的。原本妻子對他說三天出差,可是提前一天回來了,恰巧門鎖又壞了,所以鬧了一場誤會。

大家看看,科技帶來的先進產物,有時候也要鬧鬧情緒,發發小脾氣。它這麼一鬧,差點讓原本家庭和睦之人互相猜疑。不過這對夫妻還算理智的,否則就是鬧一場笑話給人看,然後會變成鄰居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經過這場風波,目前我還是堅持我的立場這種鎖還是不用為妙,繼續觀望。##上海頭條#​#分享城市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