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範圍炎熱35度開始動起來,南濕北干高度確定!分析:颱風在後面

一、清涼乾燥要告一段落,南方冷空氣餘溫不再維持

5月11日前後,隨著冷渦系統大幅度南壓,帶動的冷空氣一路深入南方,影響甚至延伸至廣東、福建和浙江等地。這波乾冷空氣強度之強、影響範圍之深,在5月中旬確實少見。不少南方城市都經歷了罕見的春末回寒體驗,例如廣東中北部清晨最低氣溫已跌破20℃,讓人一早出門就能感受到一股久違的清新涼意。

但冷空氣再強,也敵不過春末夏初陽光的威力。5月的太陽直射強度不斷增強,即使是在冷空氣覆蓋範圍之內的地區,到了午後也已經不再涼爽。在南方這輪清涼短暫秀場中,大風、乾燥、低濕度暫時將連日來的悶熱一掃而空,但這只是一種短暫的暫停,可不是季節的反轉。

對於整個華南而言,5月中旬的冷空氣南下是一種非常規現象。以往這個時期,副熱帶高壓已經開始躍躍欲試,控制南方的勢力逐步增強,而這次冷空氣之所以能壓得如此之深,是得益於北方冷渦的配合和槽線下切的臨門一腳。不過也正因為已進入初夏氣候過渡期,這類冷空氣註定不能持久。從5月12日開始,冷空氣主力即將迅速撤離,南方多地的氣溫將迎來全面反彈,一輪強勢的升溫過程已經在路上。

二、北方乾熱氣團全線發力,35℃「開鍋」格局正在確立

在南方冷空氣還在發揮餘威時,北方已經悄然進入「乾熱模式」。5月11日,全國大範圍的回暖態勢正式展開,受晴空輻射和下沉氣流影響,各地氣溫迅速飆升,尤其是此前經歷連續降雨的西南地區,回暖的幅度尤其明顯。四川盆地東部、重慶、貴州等地氣溫在一天之內暴漲10~15℃,直接從陰冷切換成初夏的熾熱。

與此同時,乾熱氣團在北方強勢崛起。新疆吐魯番盆地的最高氣溫已經接近37℃,熱浪撲面而來。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也快速逼近35℃高溫線,局部地區已經實測超過34℃,如河北峰峰達到34.1℃,河南林州錄得33.7℃。這些數據說明,高溫不再是局地現象,而是大範圍「預熱」狀態下的提前預演。預估5月12日起,高溫將正式大範圍鋪展,尤其是黃淮、華北平原到渤海灣一帶,熱度還將繼續升級。

這一輪高溫並非曇花一現。從大氣環流形勢來看,冷空氣南撤之後,冷暖空氣交匯帶北抬,高壓迴流的格局正在形成,這為地面氣溫的持續抬升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5月12日之後,不只是北方,連南方大部也將全面升溫,華南各地白天氣溫將重新站上30℃,悶熱感快速回歸。可以說,35℃開鍋的夏季氣溫格局正在全面建立,「南濕北干」的氣候格局也已經高度確定。

三、濕熱全面接管南方,颱風或成下一階段變數

隨著冷空氣退場,南方即將在5月13日之後迎來氣溫和濕度的雙重回升,正式踏入濕熱模式。屆時,冷空氣帶來的乾燥空氣團將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南海和孟加拉灣不斷輸送來的暖濕氣流,水汽輸送增強、地表升溫顯著,南方天氣的關鍵詞將從「清涼、乾燥」轉換成「悶熱、潮濕」。

從華南到江南一帶,日最高氣溫逐漸接近甚至突破32℃,而濕度的大幅提升,讓人們的體感溫度遠高於實際溫度。這種桑拿天般的天氣,將成為5月下旬的主角。對生活在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地的居民來說,這意味著一系列與夏季高溫潮濕相關的不適即將來臨,如夜間悶熱難眠、空調開啟頻繁、戶外活動疲乏加劇等,生活節奏也將被重新調整。

而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副熱帶高壓的逐步北抬以及南亞季風的爆發也即將進入關鍵階段。通常在5月下旬至6月初,當南海季風爆發疊加副高穩定北上時,華南等地將迎來梅雨前的強降水窗口。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颱風活動也將逐步啟動。雖然目前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擾動尚未形成成熟系統,但在未來兩到三周內,隨著海溫持續升高、大氣條件逐漸成熟,颱風生成的概率也將可能要出現了。

颱風在初期可能更多是海上活動,但若路徑東偏或者副高位置偏西,就可能將雨帶帶到華南沿海,甚至形成強降雨或大風影響。從目前氣候趨勢判斷,颱風未來在緩解華南高溫、緩和乾濕交界壓力方面,有望成為重要調節力量。當然,颱風路徑和強度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是否真正「送清涼」,還需密切觀察後續的發展動態,目前暫時沒有明顯跡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