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嬰兒車變手推車,裝了滿滿一車紙殼」的視頻火了,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熱議。
視頻畫面中,老人用嬰兒車裝著一大摞紙殼,而嬰兒卻在車底。
這一幕,不僅吸引了眾多年輕父母的關注, 更在不經意間,揭示出老一輩人內心深處固執的觀念。
這究竟是老一輩人真節儉,還是分不清輕重?
一、嬰兒車裝紙殼
年輕人是沒福硬享,老年人是沒苦硬吃。
視頻中,一個身穿粉色衣服的老人,推著裝滿紙殼的嬰兒車在馬路上走著。
起初,看這個視頻還沒覺得有什麼不對,以為只是老人用閑置的嬰兒車來賣廢品。
但是,仔細一看,嬰兒車底下的網兜里竟然還有個小寶寶在動!
不明所以的人會覺得可能是老人家裡生活比較困難,撿點紙殼能多少節省點日常花銷。
隨後,就有網友在評論區扒出了一些細節。
家裡有孩子的都對一些嬰兒品牌很熟悉,畢竟是給嬰兒用的馬虎不得,尤其是一些大品牌。
這位網友表示,老人推著的嬰兒車實際上是專業母嬰用品的知名品牌中,一款售價兩千多的嬰兒車。
而小寶寶腳上穿的鞋子是基諾浦的,屬於兒童鞋裡的高端品牌,一雙也要二三百。
還有老人身上的衣服褲子都是乾乾淨淨的,腳上穿的鞋還是新百倫的,一雙也要好幾百。
種種細節來看,老人也並不是那種生活困難的家庭,家裡條件應該是很不錯的。
老人很明顯也比較關心嬰兒車底下的寶寶,走走就會停下來彎下腰看看。
但是,這嬰兒車不用來放嬰兒,用來放紙殼,嬰兒還在車底下的網兜里趴著。
到底哪頭輕哪頭重啊?這讓孩子爸媽看到了不得氣炸?
原本買這種嬰兒車因為車的設計,能避免一些灰塵,讓小寶寶在車裡更舒適一些。
現在好了,紙殼代替了小寶寶應該坐的嬰兒座椅,小寶寶卻被放在了最下面的網兜。
從寶寶趴著的姿勢看,寶寶的頭都要頂著車座了。
在寶寶的世界裡,可能覺得這樣還挺好玩的,但安全隱患很大。
且不說衛生方面,在大馬路上車來車往的,這也沒有一點實質性的安全保障。
頭頂上堆積如山的紙殼,可能會隨時散落下來,剮蹭到下面的寶寶。
不止這些,有細心的網友更是發現了,老人走的馬路位置,還是在機動車道上逆行。
老人似乎卻不以為然,依然自顧自的推著車往前走著。
一個捨得花大價錢為寶寶買優質嬰兒車和鞋子的家庭,卻用嬰兒車用來裝紙殼,讓寶寶蜷縮在嬰兒車底,說白了就是老一輩根深蒂固的觀念問題。
二、老一輩觀念:節儉
老一輩這種節儉的傳統觀念,在現在的社會中並不少見。
很多網友看了裝紙殼的嬰兒車都感同身受,在評論區分享著自己的經歷。
有人說,在她坐月子的時候全天無休,因為她婆婆每天要花幾個小時手洗衣服。
明明有洗衣機不用,就是為了省幾毛錢水電費,洗完還腰酸背痛,孩子也帶不了,飯也做不了,沒苦硬吃,還美其名曰地說是帶娃累的。
還有人說,你給老人的配置再高,手裡啥都不缺,但是她一輩子的勤儉,不能浪費,還是忘不了。
水果照樣先吃壞的,好的就放在那壞了再吃,就這樣一直吃壞的。
甚至還有些老人,帶著自己的孫子撿垃圾,兩歲多的孩子還在旁邊跟著一起收拾,但其實家裡不缺錢,還是拆遷戶分了好幾套房子。
之前還有老人,兒子當了老闆,她還要彎腰駝背的出來撿紙殼子。
兒子一邊收拾一邊還在抱怨,叫我這麼大一個老闆出來撿紙殼子,把皮鞋都給干壞了,划算嗎?
雖然嘴上嫌棄,但還是一直幫著老母親收拾紙殼子往車上搬。
可是老母親沒想過,自己兒子來這一趟開車的油錢,花費的時間都遠超這些紙殼子本身的價值了。
很多老人,更是陷入了極端病態的節儉行為中。
有網友吐槽自己的母親生活的像底層人一樣,明明家裡的生活不差。
但還是會把放了一年已經過期的零食拿出來吃,可是這樣對身體負擔更重,嚴重的話可能會生病。
可是還是捨不得這點東西,但生病不是會花更多錢嗎?
開車為了找免費車位,結果因為不想花錢停車,被罰款了。
因小失大就算了,還道德綁架,買了二十多塊錢的藥膏,還要強調是因為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買的。
其實現在的年輕人和老一輩的觀念不同,更多都是在說老一輩的觀念不好,帶孩子都帶不好。
但再往上一輩的爸爸媽媽那一輩又是怎麼被養大的呢,也沒有像現在養的這麼精細。
只不過就是一代人比一代人過得講究,過得好了,但是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已經伴隨了他們的一生,很難再去改變。
在他們以前的那個年代,物資匱乏,生產力水平地下,生活條件非常困難。
吃過苦頭,餓過肚子,在這樣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他們知道每一分錢,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所以很珍惜現在的生活。
但話說回來,勤儉節約雖然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但要有分寸,在保障好自身生活條件的基礎下去節儉,很多人都是因為節儉,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老一輩人骨子裡流傳下來的節儉,到底有錯嗎?
結語:
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無疑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然而,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學會在傳承這一美德的同時,靈活地適應時代的變化。
我們不能讓傳統的節儉觀念成為束縛我們的枷鎖,更不能因過度節儉而忽視了家人的安全、健康和生活品質。
在追求資源合理利用的過程中,家人的幸福與安康才是最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