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台縫紉機都是一個家庭的故事······孫大伯的縫紉機修好了,橙友還推薦了70歲的宋師傅

孫大伯打進85100000熱線求助:我家的縫紉機壞了,沒地方修,我年紀很大了,路都不太走得動了,但我在家裡要縫縫補補的,請問哪裡可以幫我修一下縫紉機?

11月24日,橙柿互動報道後,引來很多讀者和橙友關心關注。11月26日,在熱心橙友推薦下,橙柿直通車找到中山中路293號萬寶縫紉設備有限公司,門店是71歲的吳大伯和老伴呂阿姨開的,開了已經35年。昨天中午,店裡的吳經理上門,為孫大伯修好了縫紉機,大伯喜笑顏開。

84歲孫大伯患了帕金森

記憶褪色可唯獨沒有忘記修縫紉機

孫大伯和老伴住在環北新村,他今年84歲,高高瘦瘦,講話有點含糊不清,走路也有點步履蹣跚,但胳膊上永遠帶著一幅深色袖套,身上的衣著永遠是乾淨樸素。

孫大伯說:「都市快報的報紙內容豐富,好看,是鄰居訂的,我每天幫他們拿牛奶拿報紙,鄰居就會給我看,這才打了電話求助。」

孫大伯告訴記者,他1961年入伍當兵,退伍後到重慶的汽修廠工作,大概1972年左右調回到杭州。「現在我三世同堂,但我身體不好,患了帕金森,有時候連開關燈的地方在哪裡都會忘記,全靠女兒在照顧著。」

他家這台縫紉機有50年了,是和老伴結婚後「憑票」買來的。孫大伯說,家裡縫縫補補全靠縫紉機,以前買不起新衣服,舊衣服壞了就拿來補一補。「衣服我是不會做,但修修補補是會的,平時我們家裡的床單、被罩破了,都是拿縫紉機補好。我們這個年代的人跟現在年輕人不一樣,東西破了,年輕人會丟掉買新的,我們總覺得可惜,總覺得捨不得。」

孫大伯與他的縫紉機

說著說著,大伯想說一句老話,但支支吾吾一時想不起來,記者猜他想說的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大伯對著自己的縫紉機鼓搗了一番,到房間找出了兩本略帶灰塵、略有破損的書拿給記者看,一本叫《服裝裁剪法》,一本叫《裁剪與縫紉》,書面泛黃,翻開第一頁,褪色的鋼筆筆跡寫著「一九七二·六·二十二·購於杭州」,算起來,這兩本書有53年了。

一九七二年六月二十二日 孫大伯購於杭州

孫大伯說:「這是當時買來縫紉機後,給自己買的兩本學習縫紉技巧的書。上面的字是老伴寫的。」他指著門上掛著的書法說:「我老婆退休前是教師,寫的字好看。」

孫大伯老伴寫的書法

吳經理上門幫孫大伯免費修好縫紉機

昨天,中山中路293號80後吳經理抽出中午休息時間,來給大伯上門修縫紉機。孫大伯女兒說,老爸一早就嘮叨說今天會有人上門修縫紉機,但是實在記不起來是幾點鐘,一直盼著望著。

從師傅修理的第一秒開始,孫大伯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縫紉機,修好後他開心得像個孩子,迫不及待想上手試試。

孫大伯老伴說:「這台縫紉機,他喜歡得很。」

吳經理叫吳康峰,20年前加入中山中路293號萬寶縫紉設備有限公司。店裡售賣縫紉機和零件,他主要負責售前售後服務,修縫紉機也是自己慢慢摸索學會的。他說自己喜歡機械,動手能力也不錯,天天與縫紉機打交道,日子久了就學會了。

「後來生意不好做了,沒有人買縫紉機,來修得人也少了,基本都是老年人保留著,但總要養家糊口啊……」吳康峰後來慢慢開始了別的生意,但都與縫紉相關,偶爾也會回店裡修大家送來的縫紉機,忙得不可開交。

在孫大伯家,吳康峰操作嫻熟穩重,很快就找到問題所在,換好零件、調好鬆緊度,囑咐大伯「千萬別倒著踩踏板,容易斷線……」

臨走時,吳康峰拒絕了大伯家人給的上門費。從大伯家出來,他告訴記者,看著大伯對縫紉機那個喜歡的樣子,他心裡感動得很,自己也是如此熱愛這個行業。「這是力所能及的,做好事,做好人,生意才能做得更好。」

中山中路293號萬寶縫紉設備有限公司 吳康峰

吳康峰說,很多縫紉機當年是嫁妝,每一台縫紉機都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有次他去一位大伯家,老伴去世大伯更加珍惜縫紉機,不會踩也不捨得扔,修好陪伴自己。「他們跟我講起那時候的回憶我都很觸動,縫紉機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縫製機械,而是一份情感寄託。」

吳康峰說,老式縫紉機只要把機頭拆下來拿到店裡就可以修,不用整個抬過來。腿腳不好的老年人,還能電話聯繫預約上門(店裡電話是0571-87034642),一般上門費和維修費大概100多元,零件另計。

橙友還推薦了70歲的宋師傅

10年前他在都市快報登過「免費修縫紉機」

宋師傅住在王馬社區,以前在舊貨市場開了一家小鋪,賣賣家電,做了20多年,後來搬到文暉路做了幾年,又搬到紹興路,這時候正式開始賣縫紉機修縫紉機,最後搬到石祥路做了十四五年。

宋師傅和他的工具包

「當時我在舊貨市場賣家電,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一下子就有好多人來問有沒有縫紉機賣,當時我們市場沒有一家賣縫紉機的,我就開始做縫紉機生意了。」宋師傅回憶,當時生意好,一天差不多能賣七八台縫紉機。但後來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宋師傅也正逢退休。

「我對這個行業真的喜歡,對縫紉機也是有感情。退休了我也閑不下來,還在跟縫紉機打交道,生意不好,退休金都貼給房租了。」

宋師傅家小區一層有一排小倉庫,他平時就在這裡修縫紉機,倉庫里擺滿大大小小的零件,他搬出一台剛剛刷完漆的機子說:「這是我給鄰居縫紉機新刷的漆,跟當時新買的顏色一樣的。」

宋師傅在小區一層倉庫外修縫紉機

宋師傅說,上海當時做縫紉機有三個廠,其中上海牌由縫紉機廠一廠製造,蝴蝶牌由上二廠製造,蜜蜂牌由三廠製造。

「縫紉機還是老式的好,別看以前一台就賣100多,那可是一個人兩三個月工資才能買下來的。」宋師傅說。

平時修縫紉機的,大部分是二十多年前保存著宋師傅開店名片的老顧客,有的年紀大了需要上門維修,有的會讓子女搬著送到宋師傅的小倉庫來修。路過的鄰居阿姨誇讚宋師傅「他手藝好,為人也善良。」

每逢雷鋒日、婦女節,宋師傅經常免費給大家修縫紉機。2014年3月5日學雷鋒日,他還在都市快報上刊登過一條新聞:

宋師傅免費修縫紉機。「宋師傅昨天到快報說,今天免費為大家修理縫紉機,把機頭拆下送過來就可以了。他修的是普通的家用腳踩縫紉機,各種牌子都會修,零件也有的,免費維修50台,如需換零件要另外收費。地址是海外海杭州商城(石祥路589號)5159號攤位。」

都市快報2014年3月5日版面

他回憶,當時快報登出來後,他一早去上班,店門口竟然排起了長隊。

「我就像是全科醫生,修縫紉機就像給它看病,一般檢查完後10分鐘就能搞定一台,一天能修四五十台。」但是有的機子放在家裡實在太久了,內部結構壞了很多,這時候宋師傅就會說:「壞了,這個機子得『住院』,要放在這裡拆開大修。」

直到現在,每年學雷鋒日,他都還會在社區服務中心,免費幫大家修縫紉機。

如果您知道杭州還有哪裡能修縫紉機,或者有其他需要我們幫忙的事,都歡迎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