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父母養娃有啥區別?帶你透過現象看本質

關於培養孩子方面,有時候真的該向日本人學習一下,同樣是孩子,咱們把孩子看的比命重要,捧手裡怕摔了,含嘴裡怕化了,而日本父母卻從來不會如此。

小婷的朋友關關在日本留學,假期回來到小婷家做客,當時看到小婷在照顧5歲的孩子,孩子都5歲了,竟然吃飯穿衣上廁所這些事,還樣樣離不開小婷。

每當孩子叫媽媽,小婷總會隨叫隨到。有時候孩子召喚,小婷來不及的時候,孩子還會生氣,甚至對小婷大喊大叫。

關關在小婷家待了一會就受不了,找了個借口離開了,她一下子難以接受,兩個國家對孩子教育的差異化。

因為在日本,家長根本就不會這樣慣著孩子,這些場景在日本家庭根本就不會出現。日本的孩子對家長畢恭畢敬,別說指揮家長了。

很多日本的孩子5歲都已經可以獨立上學,每天起床、吃飯、上學,家長根本就不用管,甚至有的孩子在5歲這個年齡孩子除了能夠照顧自己的一日生活之外,做飯也不在話下。

日本家長根本不用擔心孩子會餓到或是凍到,因為他們的自理能力,從小就被家長給鍛鍊出來了。

有的孩子不僅能自己吃飯,甚至連家人的飯菜都能做好。哪像中國的有些家長,別說孩子照顧家長了,家長把孩子供起來,孩子還都不一定樂意呢!

聽完關關的描述,我也陷入了沉思,因為在中國,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樣是教育孩子,人家日本怎麼就能把孩子培養的這麼獨立呢?關關說,中國和日本父母培養孩子的方式不同,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文化差異。中國家長更看重孩子的學習能力,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只要孩子能考高分,讓家長做什麼都願意。

而日本卻看重的是孩子的身體素質,從小就注重身體素質的培養。認為只要孩子身體好,一切都有可能。

二是因為理念不同。在咱們國家,相當一部分家長認為,養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長不僅要把孩子養大,還要把孩子的孩子養大。

而日本的父母則不這樣認為,他們不把養孩子,給孩子買房,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覺得這些事情本應該就是孩子長大以後,自己要面對的事情,父母沒有必要再插手。

那麼,中國家長和日本家長培養孩子不同的地方到底有哪些?聽關關聊完後,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四個差別。

差別一:國內注重孩子

中國家長很容易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全部,把自己的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而且,有些家長甚至把孩子當成是自己實現願望的工具。

中國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容易迷失自我,因為他們特別的糾結,一方面想要成為自己,一方面又要背負家長的希望。

差別二:日本注重禮節

日本家長養育孩子過程中,更注重禮節培養。不允許孩子在公共場所不注意形象和衛生,也不會允許孩子在公共場所胡鬧。

而有些中國家長,只要孩子喜歡,什麼都能容忍,也不管是不是公共場所,別人一說,就會用「他還是個孩子」來回懟。

差別三:國內容易溺愛

中國相當一部分家長,養育孩子相當溺愛,更注重吃喝,孩子吃的好不好,喝的好不好,只要孩子喜歡,家長就會一個勁的買,哪怕知道孩子吃的這些食物並不是很健康。

最終,在家長無底線無節操的呵護下,孩子的身體每況愈下。但家長卻覺得,自己小時候想吃還吃不到呢!現在有條件了,給孩子吃點喝點,怎麼了呢?

差別四:日本注重身體素質

大部分日本的家長更注重孩子的身體素質,並且認為,在鍛煉孩子身體的同時,也是在磨鍊忍耐力。

日本的父母,從來不會避諱危險的環境,他們願意讓孩子去嘗試,去挑戰,因為只有戰勝了困難,孩子看見困難才不會退縮。

當然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文化,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日本家長的教育方式還挺值得學習的,尤其是下面的三點。

首先,對孩子捨得放手。

日本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更加捨得放手。他們會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他們不會總想去掌控孩子,不像有些國內家長,恨不得把孩子栓到自己的褲腰帶上,寸步不離自己的視線。

Tips:越是這樣,孩子越成長不起來,做什麼事情都要依靠父母。

其次,不溺愛孩子。

日本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溺愛孩子,他們對孩子的愛更加有原則,更加理性。會讓孩子干一些苦活、累活、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因為,他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弱者。

最後,讓孩子做自己。

中國家長總是給孩子身上背負太多的東西,讓孩子的成長總是那麼的累,甚至有的孩子直接不堪家長的重任而選擇放棄。

而日本的家長卻不會,他們不會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傀儡,也不會在孩子身上添加自己太多的東西,他們努力讓孩子活成自己,哪怕自己的孩子將來混的不是特別好,但是只要孩子開心,她們沒有任何的怨言。

枕邊育兒寄語:

其實雖然地域不同,但是日本家長教育孩子方式還是挺值得借鑒,因為現在的孩子真的太缺乏這種力量,從小被家長在蜜罐里養大,孩子長大之後擁有一顆玻璃心,有時候都不用別人去打碎,孩子自己就能碎。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