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青史耀華
編輯|青史耀華
«——【·前言·】——»
「通風透氣」這四個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常常被提及,在人們看來,一直不開窗會導致室內的空氣無法流通,讓室內的空氣「不新鮮」,而通風透氣,就是打開窗戶,讓空氣得以流通。
無論室內被打掃得如何一塵不染,一整天不開窗,也會讓我們下意識的覺得屋內「不幹凈」。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開窗有利於空氣流通,長時間不開窗,屋內則容易滋生細菌病毒,長期待在這種環境中,人難免會生病。
但開窗同樣是一門學問,什麼時候開窗,也有其講究,陽光好的時候開窗,可以用陽光進行殺菌消毒,雨過天晴時外面的空氣分外清新,這時候開窗,則會讓屋內的空氣也充斥著雨後的清香。
無論是陽光好的時候還是雨過天晴的時刻,無疑都是適合開窗的時間點,同樣,也存在著不適合開窗的時間點。
老一輩所說的「四時不開窗」中的四個時間,就是不適合開窗的時間點,在這四個時間點開窗,不僅沒有好處,還可能讓家人生病。
«——【·俗語中的四時·】——»
老一輩人所說的四個時間,並不是一天中的什麼時辰,而是四個季節當中的特定天氣。
而這句俗語中的四時,其實也帶著地域的色彩,比如說春季不宜開窗的時節就是梅雨時期,這是南方特有的氣候。
春季萬物都在肆意生長,細菌病毒同樣在歡快的繁殖增生,梅雨時空氣潮濕,就更加適合細菌病毒成長。
這時的室外,無數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病毒正爬在窗戶上等待進屋,所以說,梅雨時期,要少開窗。
夏季不宜開窗的時節則是颱風天氣,開窗壞處顯而易見,颱風肆虐時期,開窗的後果就是風與雨一同灌進家中。
秋天不宜開窗的時節則是霧天,秋天溫度驟降,空氣中潮濕的部分易凝結成霧,這時開窗,就容易讓霧氣流動到室內,造成室內的濕度驟然上升,家中如果還有患風濕的老人,很可能會感到難受。
冬天天氣寒冷,氣候乾燥,總是開窗無疑會讓屋內溫暖的室溫驟然下降,而寒冷無疑容易讓人生病,所以冬天氣候寒冷時不適合開窗,尤其是寒露與霜降時,最好不要開窗。
這就是老一輩所說的四時不開窗的四時,如今時移世易,不適合開窗的時間段也有所變化,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總結一下不適合開窗的時間。
«——【·霧霾天·】——»
雖然目前我國的環境治理已卓有成效,但霧霾天仍然會時不時的出現,霧霾天氣時,空氣中沉澱了無數工廠排出的廢氣以及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
如果說霧天中的霧僅僅是濕度大,霧霾天就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織成的一張大網。
在這種天氣開窗,顆粒狀的污染物就會迅速從窗戶中闖進來,與人體親密接觸,這些顆粒狀污染物會造成我們呼吸道的不舒適,輕則嗓子難受,重則呼吸道感染,甚至引發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所以說,在這種天氣狀況下,屋子裡悶了點就悶了點,千萬別開窗,等霧霾天氣消散後,再行開窗。
不過有時霧霾天氣會持續很久,總是不開窗,屋內空氣不流通,氧氣含量低,同樣容易讓人生病,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這時我們可以打開加濕器或者用濕化噴霧,增加室內的濕度,然後把窗戶打開一個小縫,濕度增加時,空氣中的顆粒狀污染物就會自然而然地沉澱下去,不容易隨著人的呼吸進入呼吸道。
這樣一來,我們就既可以做到通風透氣,也不至於直面霧霾的威力。
«——【·早晚高峰不開窗·】——»
第二個不適合開窗的節點就是交通高峰期,而交通最高峰的時期,必然是早晚的上下班時間。
交通高峰時期車輛多,汽車尾氣重,空氣中可以說充滿了汽車尾氣,尤其是大城市,汽車尾氣就更重了。
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含量既污染環境,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汽車尾氣中的浮游微粒、鉛化合物和硫化物等,都對人體有著極大的危害,會影響我們的呼吸道。
尤其是住在繁華街道兩側的居民,更應該注意開窗時間,當看到車輛繁多時,就應該關上窗戶,等車輛散去後再行開窗。
當然,如果各位讀者朋友們居住在山清水秀的鄉村,自然就沒有這個顧慮。
«——【·結語·】——»
說到底,應不應該開窗看得就是一天的天氣以及空氣當中的污染物含量。
在老一輩的俗語中,四時主要指的是各類天氣,而我們現在開窗,則還要注意空氣中的污染物含量。
開窗是必要的,但什麼時候開窗,什麼時候不開窗,也是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