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是棉花給植物做飯用的廚房,很重要的,別忽略,尤其是鹽鹼地

葉:----植物的重要東西,類似於人的胃,把根部吸收的營養,通過光合作用,進行合成各種植物需要的物質。

棉花的葉片分為子葉、真葉和先出葉。真葉按其著生部位不同可分為主莖葉(這個是我們很多技術員說的多少葉多少葉的,一般和果節對應)和果枝葉。

陸地棉的子葉為腎形,綠色,基點呈紅色,寬約50mm。一般2片子葉對生,一大一小,小子葉的面積為大子葉面積的80%左右。子葉枯落後,留下一對痕迹,亦稱子葉節。


先出葉為每個枝條和枝軸抽出前先長出的第一片不完全葉,大多無葉柄,沒有托葉,以披針形、長橢圓形或不對稱卵圓形居多。最大寬約5~10mm,生長一個月左右及自然脫落,因其著生節間並不伸長,所處部位和形態均與托葉相近,故易與托葉相混淆。

通常見到的主莖和果枝節上著生的真葉都是完全葉,具有托葉、葉柄和葉身。葉柄和葉片交接處有稍膨大的部分稱為葉枕,能調節葉片的旋轉。這個是很重要的,好的棉花能夠葉片上豎立隨光轉,我們經常到田間看的是葉片,所以,這個葉枕是我們觀看植物是否有力量的要點。

主莖上的葉片,按照3/8螺旋式(就是8個葉片剛好3圈的意思。)的葉序繞莖互生。來我們來重複一下棉花葉片的口訣:

二葉平,四葉橫,六葉亭,七八出果枝,九葉旋一葉

啥叫壯苗,這個就叫做壯苗。

葉片裂缺的多少,隨個體發育的進程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一般第一片真葉全緣,葉片也較小,以後裂缺增多至3~5個,最上部裂缺又減少。(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見到棉花葉子像手掌的原因)

裂片:葉片被缺刻分開的幾個部分均稱為裂片。葉身的中脈所在的裂片稱中裂片或稱主裂片,主裂片左右兩邊的裂片稱為側裂片。

裂口深淺:裂片裂口的深淺,因棉種或品種不同而有差異。裂口深淺程度的簡易比較方法是:將中裂片從裂口處反轉過來,以裂片尖端與葉基紅點的位置進行比較,葉尖超過葉基紅點的,就是裂口大於1/2,葉尖達不到葉基紅點的,則裂口小於1/2,葉尖超過葉基紅點以後,尖端又從葉基紅點折轉,超過兩裂口連線的,則裂口深達2/3以上。比較各品種葉片裂口深淺時,應取主莖中部的葉片。

棉花的真葉上,大多著生有茸毛,背面葉脈上茸毛更多。棉葉上有棕褐色多酚色素腺,又稱油點。葉背面中脈上離葉基約1/3處有蜜腺一個,這個大家翻開葉片就可以看到,有點油乎乎的感覺。有些品種在側脈上也有蜜腺。這個蜜腺是蜜蜂可以採摘的。

不過說實話,我沒有吃過,因為不僅僅是棉花農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轉基因的問題,我一直不太希望自己吃的是轉基因的,當然,這個說法是存在爭議的,只能說個人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