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房前不守塘,屋後不開窗」,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氣候、地貌、風土人情等等都大不相同。在南方城市,雨水充足,水寓意財富,水越多越聚財。建造房子的時候,都講究「依山傍水」,有山有水的地方,在南方人看來才是理想中的「風水寶地」。

民間有很多的俗語,也是分地域的。比如,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房前不守塘,屋後不開窗」。在南方可能沒有這種說法,但是北方地區就不一樣了。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下面一起來聽聽長輩們的解釋,有沒有道理?

「房前不守塘,屋後不開窗」,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說建造房子的時候,最好不要選擇門前有池塘的位置。建造房屋的時候,房屋的後面不能設計窗戶。

一、房前不守塘

在北方地區,之所以講究建造房子門前不能有水塘,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水塘是「死水」

因為北方是平原地帶,山少、雨水少,因此流動「活水」的小溪、小河也不多。為了方便灌溉,很多人會挖水塘、水渠來蓄水,方便平時灌溉。

水塘裡面的水,基本上都是雨水、融化的雪水、排放的污水,就是沒有能夠流動的「活水」。「死水」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放久了之後會發生變質。慢慢散發出臭味,還容易滋生蚊蟲、蒼蠅。除此之外,細菌病毒自然也少不了。

試想一下,如果門口就有這麼一灘「死水」的水塘。颳風的時候,那種臭味、病毒、細菌都往家裡面吹。平時還有蒼蠅、蚊子到處飛,誰能受得了?

2、有安全隱患

因為北方少雨,自然水量就比較少,因此很多人不懂水性。如果門口有一個水塘,萬一不小心掉進去的話,很有可能會溺死。

只要有水塘的地方,就可能會存在安全隱患。如果水塘在自家門口,這個安全隱患就離家裡更近了。為了家人的安全 ,最好不要在門口出現水塘。

3、影響地基

每個地域的氣候、環境、土壤都不相同。南方的土地大多是紅土,黏性比較好。而北方的土地是黑土、黃土,雖然土壤肥沃,但是被水衝擊的話,很容易散開。

如果門口有水塘,日積月累之下,可能會影響到房子的地基。

因此,在北方才有這麼一句說法:「門前開塘,家敗人亡」。從北方的地理、氣候等條件來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屋後不開窗」

為什麼房間後面不能開窗呢?主要存在兩個原因:

1、避免過堂風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建造房子都講究坐北朝南。這個朝向的房子,可以做到冬暖夏涼的下角。之所以「屋後不開窗」,主要是針對冬季的氣候。

冬季主要刮西北風、北風,而房屋是朝南的。冬季的溫度是寒冷的, 尤其是北方,可以用冰天雪地來形容。

如果在房屋的後面開個窗,就變成了南北通風。在風水學上面,這個叫做「過堂風」、「穿堂煞」。古代的窗戶,很多都是紙糊的,容易破損。呼嘯的寒風從窗戶吹進來,直接把室內的溫度都給帶走,讓室內變得更加寒冷。

不說老弱病殘,就算是青壯年長時間吹著過堂風,身體也是吃不消的。

2、民間迷信

第二種說法就屬於民間的迷信說法,在中原地區有這麼一種說法:「家安後窗必有後窯」。後窯是指後媽的意思,如果在房屋後面安裝窗戶,就意味著家裡可能要換女主人了,因此成為了忌諱。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財氣從門口進來,如果房屋後面開了窗戶,財氣就會從窗戶被吹走。古人認為,屋後開窗,家裡就不容易聚財,屬於不吉利的做法。這兩種說法都屬於民間的迷信,心理安慰罷了。

如果按照現在人們的生活習慣,房子要南北通透,採光、通風都要好。再加上現在窗戶都安裝了玻璃,不僅可以保證採光,冬天的時候還可以抵禦寒風,完全不用擔心過堂風的問題。

總結

每個地方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習慣。這些習慣會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氣候、土地息息相關。如果你覺得這些民間俗語有道理,可以借鑒一下。如果只是心理安慰,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說法,完全可以拋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