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對於梅花有著特殊的感情,松竹梅「歲寒三友」,梅蘭竹菊「四君子」,梅花都名列其中,從古至今深受喜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所以此時在陽台上養盆梅花,好好照顧,花開清幽,引人著迷。
梅花,是薔薇科杏屬植物,在這裡也給大家區分一下梅花和臘梅,梅花與蠟梅是兩種完全沒有關係的植物。梅花屬薔薇科,而臘梅屬蠟梅科。蠟梅高最高僅三米,且花多為黃色,而梅花有白色、粉紅色、紅色。室外正常的話梅花在初春開放,而臘梅是開在初冬,兩者相差一個季度。蠟梅香味濃烈,而梅花香味清甜。此外,蠟梅的「蠟」質感很強,梅花的「紙」質感很強,簡單說就是蠟梅的花瓣比較硬,梅花的花瓣比較軟。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梅花中的紅梅,喜歡養紅梅的人非常的多,因為它開放非常漂亮,花一開就如同燃燒中的一把火,十分喜慶。我們從市場上或者從網上買到的往往都是黃泥土或者是紅泥土栽培的,我們買到家以後,不管帶不帶花苞都要去給它換一下盆。
紅梅的根系非常發達,對基質的要求不是很嚴格,所以在大部分的土壤裡面都能很好地生長,但是盆栽養護的話,最好選擇排水性好、鬆軟、肥沃的基質種植,花盆也要選擇大一點的,因為它的根系非常發達,為了保證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選擇大一點的花盆對它的生長很有利。上盆前要先修根,剪掉老根,枯根,栽種時根系要全部伸展開,小心填土,壓實四周土壤。入土後儘快澆透水,澆水之後要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進行緩苗,注意此時不能曬太陽,大概緩一周的時間小苗就可適應,再慢慢增加光照,恢復管理。此外,注意不可著急施肥,等長出新芽之後再薄肥勤施補肥,補充養分,促使生長速度更快,長勢更加旺盛。
紅梅很怕積水,通常情況下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原則,不幹不澆。久干枝葉萎蔫時,要先澆小水2~3日,使其逐漸恢復生機,切忌立即澆大水,造成大量落葉,甚至死亡。花芽開始分化時,要實行扣水,即減少澆水量,使其頂梢萎蔫後,再澆小水,這樣連續2~3次,使頂梢全萎,不再生長,再恢復正常澆水。此法較難掌握,簡單的辦法是,在枝條長至15~20厘米時,實行打頂,若頂端再長新芽,再將其摘去。只有頂端停止生長,花芽才能生長良好,正常開花。每次均應澆陳水,使水溫與盆土溫度基本一致。
紅梅是強陽性的花卉,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花苞才能夠快速長大,快速開放,開出來的花才會顏色更加鮮艷,所以要把它放到光照最足的地方去,溫度也是要合適,如果室內溫度在零度或者是零度以下的話,它是不生長的,如果我們想讓它花苞快速張開,溫度必須要保證在10度以上。這樣去養上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發現他的花苞慢慢地就張開了。
紅梅需要養分的支撐,所以日常盆栽在生長期的時候施1~2次肥,花芽分化時要控制施肥,適當補充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花芽形成之後再補充1次養分就夠了。
紅梅很耐修剪,我們買到的老樁就是修剪控型養成的,對於剛種植的紅梅,在植株長到30㎝左右時,就可以進行修剪了,把枝條頂端都剪掉,也就是破壞頂端優勢,壓低株型。花後必須要修剪,把重疊枝、交叉枝,影響株型的枝條剪去,開過花的枝條要短截,促進分枝,在夏季的時候剪掉細弱或者太密集的新枝。
總之紅梅在移栽服盆後,只要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澆水遵循「不幹不澆,干則澆透」的原則;施肥的濃度要低,稀薄肥就好;對紅梅的修剪影響著開花量,因此在開花後一定要進行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