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油燈情深


人類為了驅除黑暗,首先想到發明燈火。燈的誕生給生活提供了方便。從最初的動物燈到植物燈,從植物燈到礦物燈,後來到愛迪生發明了電燈,都彰顯著社會的進步。在沒有通電以前,再好的現代化燈都派不上用場。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農村沒有電,煤油燈有了用武之地,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受到人們的青睞。現在想起來,人們很自然地想起了煤油燈。

煤油燈一般自己製作,找一個墨水瓶,不長的一節細管,墨水瓶上鑽一個小洞,穿上細管,管子里串上棉線,瓶子裡面添上煤油。點燃燈芯,煤油燈就放出璀璨的光亮。

那時候,每到夜晚,家家戶戶點的都是煤油燈。煤油燈下,男的諞閑傳,聊天,講生活樂事。婦女紡線織布,納鞋底,織毛衣。兒童玩耍,追逐嬉戲,聽大人講故事,寫寫老師布置的作業。這一切全是因為有盞煤油燈。

沒有電,學生要上晚自習怎麼辦?他們就從家裡拿上煤油燈,在燈下看書學習,做作業。我大姐當時上中學,天天晚上拿著煤油燈,學習到深夜。那年她考上了中專,走出了農村。煤油燈的作用大不大,它是外因,內因是要自己努力。那年月學生沒有它不行!

煤油燈的好處是花錢不多,能解決照明問題,不傷眼。那時候近視眼很少。現在有了各種電燈,明亮,乾淨,舒適。但是,近視眼很多,這是當代文明的副作用。

煤油燈的時代結束了,煤油也沒有賣的。懷念的是那時候人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對嶄新生活的嚮往。再見了,煤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