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快速尋找到目標動植物?
要找到目標動植物就要知道它們的生活區域,而最為頻繁的具體生活地點自然是它們的家,因此搞清它們的安家的規律就可直接給它們"送貨上門"。
動物家的特徵:靠近食物產地(如蜘蛛常把網結在蚊蟲較多的廁所附近)、遮風擋雨(如燕子築巢在房沿下)、隱蔽性好、堅固(如蛇常犧身在石頭縫中)、保暖(麻雀冬天常鑽進柴火垛里)。
植物家的特徵:植物與氣溫、光照、水分、土壤等地理環境關聯較大,搞清目標植物對應的這些關聯環境要素,再定位相應環境一般就能找到它們。如水草喜水可到水庫尋找,蕨菜喜陰可做山的背陰處(如山坳)尋找,仙人掌到沙漠找。
應用:廁所旁邊有蜘蛛,扒開水塘邊的石頭有魚兒,、拿起土地磚頭髮現下面有蜈蚣丶蛐蛐,扒開捲曲的樹葉有毛毛蟲,夜晚伸進柴火垛捉麻雀,春天扒開葡萄地暖被、裡面有窩小耗子,挖海岸邊的小洞里有海鮮。
2、綠豆蠅為何專叮牛屁股?
牛屁股沒毛髮遮擋、皮肉裸露在外,綠豆蠅易於叮破吸血,故它專叮牛屁股。而牛則用甩尾巴來驅趕蚊蠅。可見,動物也都在以最直接最簡便的方式去捕獵食物。
蚊子總是叮咬人身上裸露的部位也是這個道理。記得看過一個笑話是"一蚊子叮體毛厚的毆美人,結果纏死在那人毛髮里。"
3、學習歷史有毛用處?
歷史記錄了特定主題事物的發展過程,其對主題事物的發明創造與發展規律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歷史是具體化的方法論,而數理化是概括歷史數據後的抽象方法論。
歷史分n多主題,如有自然科學史、社會發展史、藝術史、農業史、美食史、醫學史,每種歷史都是對應主題事物的故事集合(學習參照物),提煉故事便可得抽象的簡潔通用的方法論。一個能精通歷史之人,往往能成為個中的創造達人,如知曉了世間美食的來歷、發明美食還不是信手拈來(如知道大米來自於水草籽,觸類旁通:一切草籽都是糧食,都可做香噴噴的米飯,野外生存必知,吃頓野草籽飯會是怎樣的全新體驗呢?)。
所以不要小瞧那些所謂的學歷史的文科生,他們掌握歷史大量數據,若能善於思考與運用歷史,他們的創新力會是很強的。
現在的世界雖高度文明,但卻遠離了遠古歷史的最初狀態,就遠離了一個個現代產品的由來,遠離了人類那份地球爭霸求生時的強大創造力。我甚至敢斷言:若一孩子,從小讓他自己研究萬物的由來(如大米起源、人類起源…)、並能有所研究心得,這孩子定會成為世人口中的天才,而且是天才中的天才,那牛頓、愛迪生等擁有n多獨創的大神大多是這樣專研個性與行為!
4、從鑽腳心的吸血,我們能學到什麼?
鑽腳心好像學名螞蝗,它以吸食動物血液為生,因人常被它鑽入腳底吸血而得名鑽腳心,不得不說鑽腳心的柔軟蛇型外觀與吸血特性總會讓人心生畏懼。
鑽腳心會找到動物身上柔軟的部位鑽孔,用尖端聚焦一點而鑽入吸血。從它的捕食可以學到:對戰時可尋找對手薄弱的部位,集中力量攻擊弱點,更易於取勝。
5、昆蟲之王是哪種昆蟲?
我覺得是螞蟻。因為螞蟻個體攻擊力強、群體活動、適應力強、種群數量龐大,放在同一瓶中的螞蟻、蜘蛛、拉拉鼓,螞蟻活躍好戰、最終蜘蛛等昆蟲皆不其幹掉,甚至成群的螞蟻可殺死大象,可見螞蟻是擁有越級力量的可怕存在,還好螞蟻個體很小,否則統治地球的不會是恐龍、更不會是人類。
6、請問瓜類的花朵一般為什麼顏色?
如果你去觀察黃瓜、香瓜、窩瓜,你會發現它們的花朵竟然都是金黃色的,想到它們都是瓜類,果然同類則總會有多處相同,又比如它們都是藤蔓植物、結的都是瓜結構的果實。
那為何黃瓜要打架,而西瓜、香瓜不用?因為黃瓜輕,可掛於架上。而西瓜那麼重,架子是會被壓倒的。如果有培育出像黃瓜那麼大的小型西瓜,倒是也可以為其打架。
各瓜似乎同宗同源,難怪可以互相做雜交培育新品種瓜。對了,葫蘆可能也是一種瓜,用胡蘆與西瓜雜交培育出葫蘆瓜,你一定見過這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