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央空調品牌選擇之其它品牌


第四極

前面我們對家庭中央空調的三大主流品牌日系合資、國產和美系做了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品牌,比如韓國的三星和LG、歐洲的Clivet等等。


這些品牌在市面上一直存在,且都有著特定的客戶群體,只不過在家裝方面要麼銷售較低、要麼品牌整體的側重點不在家裝上,所以對於大部分客戶甚至很多業內人士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


我們將這些三大系列之外的品牌且稱為第四品牌。


家庭中央空調的快速發展和佔有率的快速翻生也就是13年之後這幾年的時光,速度之快遠遠超越傳統櫃掛機的發展歷程。這其中和二代空調櫃掛機的大規模普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二代空調的使用讓廣大用戶習慣了空調帶來的四季如春的冷暖享受,而三代家庭中央的普及是產品的迭代,也可以說是升級。


既然是升級,就是在一定基礎上進步,自然在時間上有天然的優勢。


而很多品牌在用戶心中的差異,也是在這幾年形成的。


畢竟中央空調在普及之前主要針對的還是廠礦企業和辦公樓宇,對於家裝中央空調,不要說廣大用戶,就是家裝從業人員都是少得可憐。


正所謂商場如戰場,戰機就是商機,時間就是金錢,轉瞬即逝。


這是第四品牌損失的第一個機會。


在日系、國產和美系品牌開始市場上有動作、布網路的同時,第四品牌依然在之前的工裝產業或者特定群體上我行我素。


在其他品牌開始攻城掠地,遍地開花的同時,第四品牌動作依然不大。


在其他品牌已經穩住腳跟,有一定群眾基礎的時候,第四品牌方才開始走進甚至關注家裝這個市場。


在時間這個維度,它落後了。


第二在推廣和宣傳上。


品牌和產品的從無到有、知名度和普及率的由高到低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品牌造勢、宣傳、引導和推廣。


在這一點上,第四品牌到目前都沒有投入太多。


對於廣大用戶來講,隔行如隔山,家庭裝修購買建材和傢具要麼朋友推薦、要麼建材商設計師推薦、要麼按照樓上樓下鄰居標準。


這就會造成品牌的集聚效應,越做越好做,越宣傳越有市場,越推廣越容易,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相反來說,越是沒有客戶,就越難找客戶,越沒有宣傳就越沒有市場。


顯然這方面第四品牌有太多不足。


第三是渠道開發和網路建設。


家裝說到底就是零售市場,做的是一對一的買賣。網點越多、渠道越廣,銷量也就越大,市場就越有聲音。


15年前後三大主流系列品牌都在瘋狂建店,而且不限數量、不限地段,可以說在一年之中主流品牌的專業門店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


一時間中央空調零售專賣店成了各新交房小區、各建材賣場、各主流幹道一道靚麗的風景。


第四品牌依然沒有出現。


錯過了星空就不要錯過日出,我們希望各品牌能夠百花齊放,共同推進整個家裝中央空調產品不斷迭代更新,讓產品在使用上更加舒適、便捷、高效、智能、長久。